资产证券化制度研究——我国资产证券化试点实例分析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_luo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产证券化是当今金融创新浪潮中的一个明星,其独特的理念和思路,在金融界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广泛应用。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结构性衍生产品。它是一个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制造固定收益型证券产品的过程。其核心原理在于资产证券化所“证券化”的不是基础资产本身,而是该基础资产所创造的未来现金流。围绕着这一基本点,它运用了三个基本原理构造了整个证券化过程。利用资产重组原理重新构造资产池,大幅提高现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利用风险隔离原理将证券化的资产分离出来,在其基础上单独创造衍生产品。利用信用增级原理改善衍生证券的信用等级,降低成本,赢得投资者的亲睐。资产证券化的整个构造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它在资产营运中所具有的优势被高度认可,业已成为现代金融机构必不可少的金融工具之一。 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又是一项外部环境压力和内在趋利动机共同催生的金融创新。它与制度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磨合的过程。这些制度主要包括法律制度、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国际市场上,美国、欧洲、亚洲不同的制度环境对资产证券化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资产证券化实践也有所差别。这对于我国进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制度建设提供了借鉴。 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目前正在谨慎有序地推进。2005年11月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颁布了《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同年12月推出的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的证券化试点项目标志着我国资产证券化已经由可行性的讨论进入实践阶段。文章着重研究了国开行2005年开元一期信贷资产证券化项目。详细分析了该案例中如何进行信贷资产的选择,采用何种形式做到破产隔离以及多层结构的内部信用增级手段的运用等细节,认为该案例确实对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模版。文章同时选择了几个带有典型意义的试点项目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在市场上还没有得到投资者认可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制度建设和金融市场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同时政府的推动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国资产证券化进入实践阶段也为外资银行在境内拓展业务提供了一个切入点。外资银行可以利用其自身的人才、技术优势,加上其在国外多年证券化业务中积累的经验在我国发挥作用。文章提出了外资银行在国内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几个有效途径。在被资产证券化具有的进步意义深深吸引的同时,还应该特别关注其风险。有的风险带有普遍性,如基础资产的质量、信用风险、利率风险等,有的风险则带有结构性衍生品的特性,如交易结构风险、早偿风险等。文章对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特征作了系统阐述,并结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有关内容论述了对应的监管措施。为进一步论证监控的必要性,对近期发生的美国次级债危机作了详细评述。文章认为次级债危机根源正是资产证券化领域内对风险监控的放松所造成。它的爆发使理论界、金融界和广大投资者更全面客观认识证券化产品的投资价值。它迫使监管当局重新重视对资产证券化及其他金融衍生品的风险防范和监管。它对于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具有很好的警示和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要想富,先修路”,公路是我国发展经济的基础保障,是我国近些年最主要的建筑项目,公路沥青路面是当下我国公路主要展现形式,本文旨在介绍公路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所面临的
21世纪的中国将迎来一个经济空前发展、体制全面转型的新时代。人民币升值、股权分置改革与经济高速成长等因素的融合将促进中国证券市场日新月异、蓬勃发展。在此背景下各路
期刊
期刊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网络安全也已经成为国家、国防及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而言,网络安全已经
期刊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增加就业、鼓励创新等方面,都发挥着大企业难以替代的作用。然而,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管理体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