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治平散文的生态美学蕴藉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mahuan616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文学的产生与发展源于文学对日益严峻生态现实的积极响应。它以文学的形式对造成生态危机的文化系统进行反思,探讨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并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共荣的生态文化的重建提供变革的依据,表达了对人类中心主义发展观、唯科学技术崇尚论及支配、控制、掠夺自然的人类生存方式所导致的生态危机与人性异化的关注与忧虑。散文作为文学的一种样式,自然不会置身于这种文学观念和思潮之外,它一定会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展示生态反思时代散文作者的思考。通过对徐治平的散文进行研究,我们会发现其中蕴藏着大量的生态美学理念。关注生态文明,探讨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追求自然和人的和谐共存,关注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是徐治平散文的一大特征。在当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生态危机己经严重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大自然向人类敲响了警钟。“生态焦虑”日益显现出来,它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性的文学母题,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在其背后深度关切的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盛衰。生态危机,引起了人们对人类的文明的反思。本文以徐治平的散文为研究对象,探求其作品蕴含的生态美学蕴藉。本论文结构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研究的对象、选题意义以及研究现状和研究条件和方法。第二部分主要阐述生态美学和生态文学的主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第三部分对徐治平散文进行概略介绍。第四部分从徐治平散文的生态反思、生态价值观、生态理想、生态预警等四个方面详细论述徐治平散文的生态美学蕴藉。
其他文献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消除经济二元结构、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必然要求大量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产业用地,为发展工业和扩大城市规模提供建设土地。而
<正>2014年5月6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副总经理宋钰勤在《世界黄金年鉴(2014)》中文版首发式上作主题演讲时表示,去年上海黄金交易所的现货黄金成交量居全球交易所第一位,增速居
在量子光学领域中,光场与原子相互作用系统的量子特性研究一直吸引着人们的关注。研究光场与原子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非经典效应是量子光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运用全量子理论
提出了一种新的语义相似度计算方法.该算法结合了被评估概念的高度、路径长度和公共细化度(specificity);改进了基于路径的语义相似度算法,利用本体结构,引入基于信息量算法的
<正> 一、序考古学是二十世纪才从西方传来的知识,中国古代史却是本土的旧学问。世界任何民族的古代史都掺杂许多神话传说,科学的历史知识和观念唯有等待考古学的洗礼才能建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图像的远距离通信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其中基于PSTN的远程图像监控系统是普通电话网上视频信息传输的一种典型应用。由于受传输带宽的
微博救援行动的有效达成,有赖于舆论动员阶段对民众同情心和救援紧迫性的"唤醒"。微博救援行动凸显出虚拟场域内纯符号化的特征,即完全通过信息符号的交互传递过程来明确救援
《银娜的旅程》与《用筷子吃蛋糕》是德国当代作家苏珊娜·霍恩菲克(Susanne Hornfeck)的两部上海小说。这两本书中的故事均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末的上海,通过对日常生活的
玉米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饲料、能源以及工业原料之一。干旱是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抗旱品种选育向来是玉米育种工作者的主要育种目标。玉米抗旱品种选育不仅能够节
轨道交通系统运行过程中,通信系统运行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交通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最近几年,计算机技术在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应用,在轨道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