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传统村落地理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d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社会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历经数千年融合的体现。如今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与经济飞速发展阶段,农村聚落生产生活方式日新月异。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对传统村落特色传承不断提出新要求。在农村聚落剧烈变动时期,传统村落作为农村聚落的特色群体亟待熟识自身以便在挑战中继承、发扬其特色与价值。本文对安徽传统村落选址、形态、规模与民居进行地理研究,以掌握安徽省传统村落的特色与规律。本文选取安徽省111个国家级别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村落谷歌卫星图像以及“全国传统村落管理信息系统”内村落相关资料,采用文献分析法、地图方法、定性与定量结合法以及田野调查方法,从选址、形态、规模以及民居四个方面对安徽省传统村落进行了系统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在地域分布上,安徽传统村落呈现南多北少不均匀现象,多集中于皖南与皖西南山地丘陵区。在时间分布上,安徽传统村落多始建于元代以前。(2)安徽省传统村落盛行“择地而居”,“择地”时主要遵循安全原则、风水、景观优美原则、交通便利原则。(3)根据村落的基本组织——住宅布局的几何形状,安徽省传统村落的形态分为块状、带状、阶梯状以及象形四类,每种类型例出数个典型村落形态分布图作为实证。(4)安徽省传统村落人地规模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表现为传统村落多是人口数处于500-1999区段的中型村落,传统村落占地面积一般低于500亩,用地规模皆较小。(5)依据地域以及建筑风格,安徽省传统村落民居可分为江淮民居与皖南民居两大类,江淮民居包括江淮院落民居、皖西民居以及皖西南民居,皖南民居包括徽派民居和土楼、石屋、吊栋阁等特色类型。总结归纳出每类民居的风格与特征,并列举具体村落作为实证。
其他文献
文化区(CultureArea)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题之一,是由文化现象从文化源地发展开来,并向各方面扩散,主导文化现象均质分布、相对稳定的文化特征分布区域。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已经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国土面积,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带领人们进入一个交通便捷的新时代,但是也给地球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迎来了新的挑战,生态压力接踵而来。随着
历史文化村镇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当地居民的生活社区,在旅游开发之前它是一个趋向封闭的系统,与外界的交流十分有限。伴随着“古村镇”游的盛行,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村镇卷
凤翔泥塑是中国民间手工艺品的杰出代表,深刻反映出了陕西关中地区独特的民俗习惯,对它的研究有利于丰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通过对六营村泥塑的研究,总结出解决当前手工艺品
湖泊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湿地之一,现代湖泊的演化趋势问题已成为当前地学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在湖泊的演化研究中,湖泊的差异沉降研究已成为目前国际地学前沿之一。洞庭湖盆地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地面沉降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该地区的快速发展。因此洞庭湖盆地非均匀沉降与抬升研究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也是堤垸加固与洪道清淤工程设计实施,防洪抗灾与湖区生态恢复研究的需要。前人研究的资料整理分析指出,
土地利用的问题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诞生与发展。土地具有独特的自然特性与社会特性,因此土地资源的利用问题一直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如何及时发现土地利用中
在人类绘画艺术的历史悠久的发展进程中,由于东西方绘画艺术两者间的文化历史发展所具有的差异性,因此其发展方向也各不相同,彼此的绘画理念和绘画表现技法都截然不同,而伴随
元代是中国隐逸文化盛行的又一个高峰,也是文人画发展历史上的高峰时期。吴镇作为元四家中真正“为隐而隐”的文人画家,是一位真正甘于寂寞、清贫守志的隐士,“渔隐”情怀可
实验是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培养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组成部分。但现阶段实验教学效果一直不太理想,便携式数控机床的出现为改进实验教学提供有利条件。开发了一套基于便携式
超高速撞击实验中,通过对撞击发光信号的监测,利用光谱分析法测量超高速微粒撞击形成等离子体的温度和密度是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深入研究微小空间碎片撞击诱发放电效应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