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视域下社会治理优化研究

来源 :齐鲁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88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发展必须统筹全局,每一个具体战略目标的设定同样也要与国家整体战略布局相适应,社会治理与国家治理之间也是如此。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治理问题,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治理工作开展的行动指南,同时不断推进我国在治理体系上的现代化,更进一步地就社会建设方面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新要求。就目前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正面临着新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之下,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在社会治理中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使其充分融入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而这对于中国特色国家治理制度体系及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而言,更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社会治理的根本就在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本质是政府各部门、社会组织和公民群体对社会的一种共同治理。在社会治理中更好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最为简单的就是做到“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更好地将管理和服务结合到一起,突出二者之间的相互关联协调。准确把握党的群众路线与社会治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在领会二者核心要义的基础上,遵循共同的践行依据,才能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终目标。走好群众路线是衡量社会治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指标,只有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生产生活需求,社会发展活力才能被激发。
  在社会治理中更好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必须精准定位当前群众路线视域下社会治理优化面临的治理主体较为单一、民众参与率较低等问题,在深入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由此才能使治理效能最大化。此外就是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发挥好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以此保证社会治理能够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环境。在以往关于这两者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理论性研究偏多,实践性研究较少,以群众路线推进社会治理的创新性不足,方式过于单一。从群众路线角度优化社会治理,是一条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道路,同时也能够提高政府在人民群众之中的公信力。党只有将自己的生命线贯穿到对于社会的治理之中,才能够促进社会体制的发展和创新,使得整个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其他文献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一个国家凝聚力与战斗力的表现,也是进一步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爱国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的重要内容和核心要义,被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特别重视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也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以马克思主义祖国观为基础研究和审视1949-1956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清晰地感受中国共产党在爱国
本论文以美好生活为视域,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理论渊源、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鲜明特色和理论贡献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理论联系实际,呈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全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基本内涵包括幸福的主体是新时代追求美好生活的现实的人;幸福的基础是建设当代美好生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即“四个全面”;幸福的动力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从对奋斗和共享发展,人民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当今世界,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文化的力量逐渐强大,文化的影响也更加深远。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羌族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历史悠久,发展至今仍然保存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以及自然
学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强调中国要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往来,为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和不同文化交流互鉴作出贡献,并多次鼓励青年人学习不同国家的语言、历史与文化。陕西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地域文明。陕西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枢纽,吸引着全球各地的学子来陕留学。如何帮助留学生更好地适应陕西文化环境,成为学术
学位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呈现复杂性和综合性特征,既面临着瞬息万变复杂的外部环境,也存在着自身的断裂与碎片化现象,变革与创新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之需与未来之要。正如习近平所强调:“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变革也是一场深刻的改革,并且这场改革不是局部性的零敲碎打,而是整体性的系统创新。新的时
学位
海洋强国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国内外形势,分析世界主要国家的强国历程,吸收中国历史上的经验教训,着眼未来世界发展趋势作出的战略抉择。海洋强国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自建国至今70余年里,我国一直在为海洋强国建设而奋斗,积极的发展海洋事业,并已取得显著成就,走出了一条带有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建设之路。随着我国海洋事业的迅猛发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后文简称《正处》)的讲话中,毛泽东首次明确地、系统性地提出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对解决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各种复杂矛盾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改革开放后,党的历代领导集体根据形势的发展对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理论进行了进一步探索,用加快经济建设、加强法制建设、改进思想教育、提高网络治理能力等方式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积累了丰富经验。  十八大以来,社会环境、政治形势、主要矛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农业农村的发展,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始终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在新时代作出关于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决策部署。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中国共产党组织系统中的基层力量,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坚实基础,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中坚力量,其建设质量和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  以乡村振
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是促进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自信,节日文化具有全民性,与群众的接触更直接,普及优秀节日文化对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和总结学界研究中国节日文化成效的基础上,梳理出中国当下节日文化主要是由传统节日文化、政治性节日文化、外来性节日文化和新兴节日文化四类构成。  传统节日文化起源于农业经济。在鸦片战争至改革开放前这段时期受西
学位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产生两种结果,“贫穷和富裕;压迫和自由”。马克思的劳动观指出通过劳动能满足人的生存和自我实现,劳动者自身也能够获得应有的尊重。恩格斯从劳动基础性地位的角度出发,肯定了人类劳动的作用,提倡完善劳动者权益保护,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此基础上,列宁结合自己在长期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经验,提出了如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合理分配劳动报酬、实施劳动教育等思想,用科学的理论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