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钝挫伤是指由机械性的钝力直接伤及眼及其相关部位,造成眼组织的器质性病变及功能障碍。部分患者眼钝挫伤后出现低眼压,是眼钝挫伤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正常眼压的范围为10-21mmHg,但国内外的文献中对低眼压的描述却没有统一的标准及定义,Schubert认为定义低眼压应包括其对眼球结构和视功能的影响,他总结并分析了自1920年以来的低眼压定义,将其定义为眼压≤5mmHg(包括一过性的或持久性的、急性的或慢性的)并引起视功能的改变(包括有症状的和无症状的)和眼球结构的改变(包括可逆的和不可逆的)。由于不同个体耐受低眼压的程度及时间有差异,因此低眼压的界限不能一概而论,多数学者认为只有当眼压低于5mmHg或出现眼组织结构的改变或视功能的损害则称为病理性低眼压。眼钝挫伤后低眼压又分为暂时性低眼压和持续性低眼压:暂时性低眼压是指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短期(30天)内眼压可恢复,不会对视功能造成明显损害;持续性低眼压,又称慢性低眼压或顽固性低眼压,是指患者外伤后长时间眼压低,经药物治疗不能恢复正常,必须采用手术或其它方法进行治疗。眼钝挫伤性睫状体脱离或分离都会引起房水分泌减少,而睫状体分离会导致房水经睫状体脉络膜上腔引流,房水流出增加。房水分泌的减少和过多的房水流出都是造成低眼压的原因。持续性低眼压会造成视力降低,角膜水肿、混浊及后弹力层皱褶,晶体混浊,前房或玻璃体反复出血,视网膜皱褶,黄斑区囊样水肿,视网膜血管扭曲充盈,视盘水肿,眼球容积变小眼轴变短,最终可导致其萎缩等。1991年超声生物显微镜(UBMultrasound biomicroscopy)由Pavlin引入眼科。UBM采用40-100MHz的高频探头进行检测,频率比眼用普通超声频率高5倍,组织分辨能力达到50μm,深度达到4mm,对眼前节疾病,特别是睫状体及其前后区域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近年来已得到广泛应用,是诊断睫状体脱离和睫状体分离的主要标准。目前临床治疗睫状体脱离或睫状体分离最常用以及疗效较明确的是药物治疗及睫状体缝合复位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安全可靠,但是对于某些病情严重的患者不能纠正其低眼压,需行睫状体缝合复位手术,但睫状体缝合复位术同样存在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如出血,晶体损伤,睫状体损伤及手术后高眼压等。因此眼钝挫伤性睫状体脱离/分离的手术指征尤为重要。目的:通过系统研究钝挫伤睫状体脱离/分离的患者,为睫状体脱离/分离患者手术指征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3年1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12例12眼眼钝挫伤性睫状体脱离或分离后低眼压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后,通过随访观察记录患眼视力,眼压,验光,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观察记录患者睫状体脱离或分离情况,利用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观察记录患者眼底情况。对结果与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11例11眼钝挫伤性睫状体脱离/分离后低眼压患者经药物治疗后患眼:1.1视力:1.1.110例10眼入院视力:手动/眼前-0.1,1个月后复查视力:0.15-1.0;1.1.21例1眼入院视力0.4,1个月后复查视力1.0。1.2眼压:1.2.13例3眼入院时眼压小于5mmHg,其中1例1眼1个月内提高至5-10mmHg;2例2眼1个月内提高至正常范围(10-21mmHg);1.2.28例8眼入院时眼压5-10mmHg,其中4例4眼随访期间(1-18个月)眼压维持在5-10mmHg;4例4眼眼压1个月内恢复至正常范围(10-21mmHg)。1.3睫状体情况:1.3.12例2眼入院时全周睫状体脱离,1个月后仅有轻度部分睫状体脱离;1.3.27例7眼全周睫状体脱离伴小于1个象限的睫状体分离,1个月内恢复至部分睫状体脱离无睫状体分离;1.3.31例1眼全周睫状体脱离伴1-2个象限的睫状体分离,1个月内恢复至部分睫状体脱离伴小于1个象限的睫状体分离;1.3.41例1眼全周睫状体脱离伴1-2个象限的睫状体分离,1年半内无明显变化。1.4眼底情况:1.4.110例10眼在伤后即出现持续性黄斑部视网膜皱褶,其中3例3眼在眼压恢复正常后皱褶消失;1.4.21例1眼伤后即出现持续性轻度弥漫性黄斑水肿,于伤后2.5个月行睫状体缝合复位术后黄斑水肿消失。21例1眼钝挫伤性睫状体脱离伴睫状体分离患者在伤后1周行睫状体缝合复位术,术后眼压升高40余天,波动于29~42mmHg,降眼压药物无法控制。结论:1对于眼钝挫伤性睫状体脱离/分离后低眼压的患者,应在药物保守治疗后根据患眼的眼压情况及是否出现因低眼压引起的眼球结构改变及视功能损害决定治疗方案:2若患眼眼压大于5mmHg并且未出现因低眼压引起的眼球结构改变及视功能损害,可继续密切观察;3若经药物保守治疗后患眼眼压仍小于5mmHg或期间出现因低眼压引起的眼球结构改变及视功能损害,如黄斑囊样水肿,脉络膜皱褶等,可行睫状体缝合复位手术治疗,防止低眼压引起的进一步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