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例ARVC/D患者的临床分析及DSG2基因突变检测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24834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背景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D)是一种以纤维、脂肪组织进行性取代心肌组织的显性遗传性疾病,伴有不完全外显,由此导致右室扩大及起源于右室的室性心律失常,可表现为心悸、晕厥发作、心力衰竭或心源性猝死。ARVC/D最早由Marcus等人描述,他们在观察到一组右室扩大的病人,临床表现为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右心衰或无症状右室扩大,最后由活检或尸检证实为本病。由于临床表现的多样性,欧洲心脏病学会工作组于1994年综合患者的结构、功能、电生理特点、家族史、遗传特点制定了本病的诊断标准。尽管ARVC/D的发病机制未完全明了,但是遗传因素被认为是重要因素之一,在一些病例表现为丝性遗传,研究表明至少有11个位点和ARVC/D有关,部分致病基因已被证实。这其中,ARVC/D8-11型的致病基因可能为桥粒斑蛋白(DSP)、斑菲素蛋白-2(PKP2)、桥粒芯糖蛋白-2(DSG2)、桥粒糖蛋白-2(DSC2),它们共同编码桥粒蛋白,由此推断桥粒蛋白的结构破坏在ARVC/D的发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D)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主要由编码细胞桥粒蛋白的基因突变引起。但由于对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D)的基因突变了解还不够全而、深入、细致,目前尚不能根据基因变异对本病做出诊断并预测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性,基因检测作用只体现在做为临床诊断的支持证据、早期估计潜在危险性及进一步加深人们对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关系的了解等方面。我们通过收集病例,对其进行基因突变检查,并和西方文献报道的结果相比较,试图发现中国南方人群患ARVC/D疾病的遗传学特点,进而比较可能因种族、地域等产生的差异。二.目的1、进一步分析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2、对确诊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15名患者进行DSG2基因突变检测。三.方法1.收集2000年1月~2007年12月入住我院心内科的ARVC/D患者15例。其中男7例,女8例,年龄13~61岁;病程2~21年。所有患者诊断的确立均参照欧洲心脏病学会及国际心脏病学会联盟制订的诊断标准。符合2项主要标准或1项主要标准加2项次要标准或4项次要标准即可诊断本病。本研究入选患者均符合此标准。2.结果分析及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学处理用SPSS13.0软件完成。3.收集确诊为ARVC/D患者的外周血标本,酚-氯仿法抽提基因组DNA,采用Yu等设计的引物,结合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单链构象多态性电泳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分析DSG2基因所有15个外显子,若PCR-SSCP发现异常带型,则通过DNA序列测定了解有无基因变异,并分析基因变异是否导致氨基酸改变。若PCR-SSCP无异常发现,则对有明确家族史的病例直接进行DNA序列测定以了解有无基因变异,并分析基因变异是否导致氨基酸改变。通过此两种方法发现的基因变异如有引起氨基酸改变,则与200个以上正常样本对照,以排除基因多态性。四.结果1、15例ARVC/D病例中(7男),入院年龄为13~61(31.2±12.1)岁,首发症状年龄为10~5 1(28.4±11.2)岁;2例有家族史;6例(40%)有晕厥发作史;5例(33.3%)患者仅有心悸症状:1例常规心电图检查中发现Epsilon波,见于右侧胸导联V2~3,伴有T波倒置;13例(86.6%)超声心动图结果异常,主要为RV扩大;4例行MRI检查:见右室壁脂肪信号2例,右室壁变薄3例,右心室扩大3例;有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接受胺碘酮、B阻滞剂或采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但46.6%的患者(7/15)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3例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VT复发。4例患者植入植入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ICD),其中一例患者因多次自动除颤,电池耗竭,而更换ICD。2、SSCP未发现异常条带图形,对有家族史的患者经DNA直接测序分析,发现SNP(单核苷酸多态性),即第8号外显子的861C>T,而氨基酸序列仍为Asn287Asn,未引起编码的蛋白质序列改变,对其他患者进行PCR-SSCP及基因测序,未发现新的突变位点,可能和遗传的异质性有关。五.结论1、ARVC/D的临床表现具有非特异性,心电图异常是诊断ARVC/D的重要依据之一,超声所见右室内径及右室流出道扩大与高危组病人显著相关,可能是猝死的高危因素,但ARVC/D的确诊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手段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药物治疗有一定的效果,预防猝死最有效的手段是植入ICD。2、对DSG2基因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发现DSG2基因存在SNP(单链构想多态性),未发现新的基因突变位点。3、ARVC/D患者的分子遗传特征可能因不同的种族、地域而具有不同的外显率及差异表达。
其他文献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2/血管紧张素(Ang)(1-7)/Mas轴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主要成员之一,是经典RAS成员ACE/AngⅡ/Ang1型受体轴的反调控轴。其中,ACE2主要通过水解An
现阶段,对于电梯安全管理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电梯运行状态远程监控。在现代信息发展过程中物联网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在电梯远程监控中运用物联网能够实时监控电梯安全,运用先
以2014年以来国内主要学术期刊上的日语教学翻转课堂研究相关论文为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和综述,概括其主要特点,即:相关研究成果近年来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教学感想类论文过
疼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长期以来,临床肿瘤治疗过程中对于疼痛症状的控制仍然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疼痛促进肿瘤的作用机制也尚未得到全面的解析。Substance P(SP)
PCP多发生于器官移植、肿瘤、AIDS等免疫功能缺陷患者,近年来,随着各类免疫低下人群扩大,PCP发病率亦呈升高趋势[1]。其是AIDS晚期患者严重的机会性感染性疾病之一,病情恶化
为充分利用滕州墨子湖明挖隧道工程中的现有材料,保证工程质量并节约成本,针对当地普遍分布的砂质泥岩和砂岩开展了一系列物理与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从含水率、颗粒密度等物理
目的研究戴明环(PDCA循环)对手术室首台择期手术准点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于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手术室行择期手术的患者114例,按照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常规
2020年9月25日,《全国杂技剧目创作研修班》网络专题培训课堂在中国文联网络培训云平台线上开班。本次培训由中国杂技家协会和中国文联人事部主办,中国文联杂技艺术中心承办,
沿海防护林建设是缓解沿海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弥补海岸带生态脆弱性,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沿海地区人民生活环境,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实现沿海防护林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