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寄生与寄主红树植物之间水分和营养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ibin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瘤果槲寄生Viscum ovalifolium和红树植物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的寄生系统。槲寄生属Viscum是桑寄生科常绿灌木或亚灌木,属于半寄生植物。试验地点为海南清澜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样地内海水平均盐度为17.2ppt。自然条件下测定植物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和光合气体交换速率,并于控制环境下测定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同时测定叶绿素含量、叶片渗透势、木质部和叶片的元素(Na、Cl、K、Ca、Mg、N、P)含量等。1.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不同,此处的槲寄生叶片蒸腾速率(Tr)全天低于寄主,但是两者均具有非常高的叶片氮含量。所以(1)验证假设:当氮供应充足时,寄生在红树植物上的槲寄生会降低自身的Tr以避免盐分的过量积累。(2)尽管槲寄生Tr低于寄主,但仍然支持槲寄生的高蒸腾吸氮假说。2.从生理和生化方面研究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探讨盐胁迫下槲寄生与其寄主的光合效率、光抑制以及光保护等,结果表明:(1)健康植物叶片的最大光合效率Fv/Fm值一般在0.83~0.85之间,红树植物海桑的Fv/Fm值为0.841。并且数据显示海桑植物的光合速率(A)没有受到明显的限制,即使在高光强下海桑仍不易发生光抑制,证明了红树植物的耐盐性。(2)槲寄生的光合生化指标如最大羧化速率(Vcmax)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均显著低于寄主,支持槲寄生本底光合较低的结论。但是其单位叶片面积的叶绿素含量很高,说明可以通过提高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来提高A。(3)槲寄生的气孔导度(gs)全天均低于寄主,叶肉导度(gm)也显著降低,说明盐胁迫下槲寄生A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扩散限制即gs和gm的限制。(4)槲寄生Fv/Fm值为0.795明显低于正常值,说明槲寄生发生了光抑制。但是,因为其Fv/Fm值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最大荧光Fm的降低而非本底荧光Fo的升高,说明槲寄生发生永久性光破坏的程度相对较轻,其主要发生的是可恢复性的光失活。(5)槲寄生的非光化学猝灭(MPQ)随光强增加而直线上升,说明盐胁迫下槲寄生提高了光保护机制。利用Demmig-Adams的方法分析显示:尽管槲寄生用于电子传递的光能较低但其用于热耗散的能量较高,所以叶片内并没有积累多余能量,证明槲寄生提高热耗散的光保护机制是有效的。3.K、Na、Ca和Mg离子通过吸器从寄主进入槲寄生的过程中,K含量基本不变、Na降低、Ca降低、而Mg升高,证明槲寄生对离子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吸器内积累了非常高的离子含量,支持槲寄生与其寄主之间不存在木质部与木质部的直接相连。结合槲寄生的蒸腾吸氮机制,本文提出假设:吸器既不是直接相通的木质部导管也不是完全的实质组织,而是两者兼有,也即营养吸收方式即有被动吸收也有主动吸收。4.虽然此处槲寄生的Tr低于寄主,但是其具有非常低的A导致较低的水分利用效率(A/E)。推测槲寄生可以通过从寄主吸收异养碳,以保障植物体的碳收支平衡。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会议
通过好氧、厌氧和兼性厌氧三种不同培养条件的初筛和发酵复筛,在兼性厌氧条件下获得了三组可以快速、高效降解滤纸的复合菌群,其中MO的CMCase酶活最高达1.36IU。 对MO菌群纤
随着苏州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苏州市城市建设规模迅速扩大,以及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提高,苏州市排水管网建设最近二十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投资巨大、与苏州市民日常生
会议
会议
有些冬眠哺乳动物在夏、秋季节会增大摄食量,并在体内贮存大量的脂肪,作为越冬期间的能源物质。而食物质量会影响动物的能量收支。为研究食物质量是否通过影响动物的能量积累过
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湖南岸取得泥水样,分离得到一株可以合成磁性纳米颗粒的菌株。菌落直径2~4mm,乳白色,色泽光亮,不透明,有黏性;菌体为杆状,有鞭毛,大小0.5×(1.5~3)μm。16S rDNA分
煤层开采导致周围岩体的变形和破坏,并引起地表变形和建筑物破坏,严重影响矿区生态环境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研究煤层开采尤其是水体下开采地表的沉陷变形规律,作出准确预计具有
花生是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花生生产和消费最多的国家。花生功能基因研究,种子是关键对象;花生胚胎早期发育是花生产量和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南方沙质旱地土壤地区花生常因缺钙而严重空荚或不饱满,导致花生减产降质。为揭示花生胚发育的功能基因组,同时揭示缺钙使花生胚败育的分子机理,本研究在平潭县典型缺钙地,设足钙与缺钙处理使花生幼胚向可育与败育方向发展,在对缺、足钙条件下花生形态及相关生物学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