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六朝时期三峡地区的聚落及相关问题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kinglove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落的研究是复原和认识人类生存状态的一个重要视角。过去,由于汉六朝时期三峡地区的文献资料缺乏,学界对该地区历史关注不够,对人们的生存方式与状态的认识较为单薄,对其变化的探索也不够深入。近二十年来,随着三峡地区的大量的考古资料的刊布,为我们重新认识这一问题提供了材料和契机。本文就是运用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现结合的方法对汉六朝三峡地区聚落及相关问题研究的新成果。
  聚落研究的前提是对聚落资料的时空框架的建构。本文在附录中运用较大篇幅对三峡地区已经报道了资料的七百多个遗址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期研究,初步建立了这一时期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及其基本面貌。分析的结果是把三峡地区汉六朝的遗存分为十段三期,分别代表西汉、东汉和六朝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各自具有特征鲜明的文化特征,十段的细化初步勾勒了变化的细节与过程。
  本文第二章对以上三个时期的聚落的特点与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的方法是从典型聚落个案材料入手,分析和复原个案的构成和基本特征,然后进行分类,归纳各类聚落的特征,最后观察各类聚落的空间布局、关系及其变化。分析的结果表明,郡类、县类和村类聚落是三个基本的类别,它们在基本设施的构成、布局以及规模上有显著不同。最显著的差异是城的数量的差异,郡城往往有大小城,县城有单城,多数村落无城。我们看到汉六朝蛮人居住的山区往往也会局部修城,有些村落本来就被安排在外形颇似“城”的高山盆地或平地,这一认识补正了一些学者的看法。郡城往往登高据险,以朐忍城为代表的县城则把重要的衙署类建筑安排在临江的台地中央一带,而不安排在靠山的高坡地带,择地时也并未将其选在澎溪和与长江的交汇处,这颇有特色。墓地普遍被安排在城外或村侧。
  由于地质、水文以及人文环境的特殊性,各类聚落中心经常处于移动中。郡县城表现为郡县治的迁移,如巴东郡、宜都郡之类。显著的证据是各个遗址的各个时段的遗存普遍缺乏连续性堆积,年代断裂现象很普遍。在村落的一些大墓中,六朝人往往被埋入东汉墓中,其年代的连续性也很差。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仅仅用由于地质条件恶劣而导致保存状况差来解释是不充分的,其背后还应有人文的原因。
  从聚落的空间分布看,郡县城附近往往分布很多居址和墓葬,形成不少人口聚居区,但这并不妨碍在其他土地和资源状况较好的、非郡县治所的地方形成聚居区,万州武陵镇一带从西汉、东汉到六朝聚落一直很密集,另一方面,几处峡谷地带则一直人烟稀少,或仅有规模很小的散村。
  通过对城、房屋、窑炉、灰坑、墓葬等要素及其空间、区域布局上的分析与观察,以上三类村落在三个时期中变化很大。各要素中,墓葬变化最大,由西汉流行的以土坑、岩坑墓为主变化为东汉六朝以砖室、石室、崖墓为主。这一变化带来了聚落布局、手工业生产的变化。城的变化也很明显,六朝时期,关津镇戍类的城有明显增加。其背后的政治军事背景是各类政权的割据、征伐和蛮汉的冲突。我们还看到,六朝时期尤其是南北朝州郡县建制的增加,并未带类聚落数量的增加。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六朝时期瓷器的广泛使用是区别于两汉的重大变化,它表明三峡地区六朝较两汉对于长江上游和中下游的经济文化影响程度明显加强。更明显的变化的聚落数量的变化,东汉较西汉数量增加迅速,而六朝则迅速回落,这一变化趋势与三峡地区著籍人口的变化同步。
  如何理解汉六朝三峡聚落的上述特点与变化?本文第三、四章从人口增减、经济各门类的发展变化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探索。我们认为人口的变化是造成聚落变化的主要原因,经济的发展则是内在动力,政治军事以及民族等因素极大地影响了变化的范围和程度。本文还用较大篇幅对三峡的内外交通状况做了研究,认为交通格局的特点与变化是聚落发展变化的反映,也是经济文化交流的反映。三峡考古的新发现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袁燮(1144年1224年),字和叔,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时期浙东地区较有影响的一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为"明州淳熙四先生",也即"甬上四先生"之一,是陆九渊心学在浙东的主要传人和重要代表人物。袁燮把陆学向笃实的方向作了极大的拓展,他的心学思想和军政思想相互影响,互为表里。可以说,其心学思想是军政思想的哲学指导,而军政思想则是其心学思想的实践体现。  袁燮长期在朝野为官,对军国大事
学位
随着近年来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加强,有关中国历史上域外文化碰撞与冲突的得失探究越来越引起学界的关注。明清之际出现的中外文化交流高潮是一次大规模的耶儒直接对话。当时利玛窦采用文化适应的传教策略,积极寻求与儒学思想的切合,以此来赢得士大夫阶层的认同,并发展天主教徒。朱宗元是继“三柱石”——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之后较早信奉天主教的中国士人之一,是第二代信教士大夫中的佼佼者。他青年时期受洗入教,与传教士密
学位
近年来随着水利社会史研究的兴起,对水利问题的探究就开始突破之前仅从水利技术与工程层面进行研究的范式,而注重从与水利息息相关的地方民众生活、社会结构的演变维度去分析解构。这就为我们更好的认识湖泊水利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本文在对浙东地区东钱湖水利研究中,采用了水利社会史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历代,重点是近代东钱湖治理过程中经费筹集、治理模式和治理方法等内容的研究,再现了治理过程中治理主导权的变更以及在治水
学位
在中国史学史上,新时期史学已经成为较具有创造性和深度的史学阶段,同时也将成为新世纪史学的开端和基础。但由于这一时期史学的当下性质,史学界对于新时期史学的发展特点和变迁的研究还很薄弱。本文以新时期以来浙江地区的中国史研究这一特殊视角进行研究,通过选取30年以来浙江地区史学工作者在中国史研究领域公开出版的400余部学术专著样本作为直接的研究对象,文本的量化分析与定性研究向结合,达到对省域史学各领域成就
学位
在分析县自治财政的收支中,使用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分析了两次县自治财政的收入构成与支出构成,并力图量化。第一次县自治时的收入来源是县税、公款公产、地方杂捐税等,其中县税、地方杂捐税所占比重相当大;县税是县自治时出现的一种独特税种,第一次县自治时纯粹是自治税,第二次县自治时成为省县共有的税种,县占七成,省占三成。其主要支出在警察、教育、公益、自治机关、实业等事物上,其中警察、教育的支出
学位
海塘,是中国沿海的"海上长城"。本文以清代杭州湾南岸宁绍地区海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海塘体系形成、海塘经费筹措、土地围垦、水利系统完善等诸多方面的考察,探究了海塘修筑对当地社会经济结构变迁的影响。  一、清代海塘体系的形成。早在入清前,杭州湾南岸自西向东修建了萧绍海塘、百沥海塘、浙东海塘。入清以来,当地居民在前代基础上,又新建或修复了多道海塘,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海塘体系。清代海塘不仅在修筑规模上大
学位
宁波是近代基督教早期传教的重点区域之一。基督教教会在宁波创办各类学校、医院等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在自我调适中发展。教会所传播的异质文化进入宁波,与传统中国文化产生冲突与融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宁波民众社会观念和风俗的变迁,对宁波社会近代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近代基督教传教士在甬创办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动因分析。在早期的布道活动中,由于基督教与西方殖民势力的密切联系以及中
学位
汉唐时期是正统婚姻观的逐步确立时期。在此期间,女性婚姻观念发生了微妙变化。西汉时,儒家正统婚姻理念正式提出:至东汉,女性开始有意识地自觉践行儒家规范;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经学衰落和玄学兴起,尤其是内徙少数民族婚姻风习的影响,使得女性初步形成的正统婚姻观念遭到严重冲击,正统婚姻观在现实中濒临崩溃;隋唐时期,统治者虽有心复兴正统经学,但由于魏晋遗风及唐前期自由开化的社会风气等因素影响,妇女在现实婚姻生
学位
傅振伦是一位横跨传统方志学和现代方志学的一代方志学大师。自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便涉足方志界,民国时期先后主持或参与编纂了《新河县志》、《河北通志》、《北平志》、《北碚志》等四部志书,撰写了中国最早的方志学专著之一的《中国方志学通论》。建国以后,傅振伦继续从事方志研究和撰修工作,先后出版了《中国方志学》、《傅振伦方志论著选》、《傅振伦方志文存》、《中国史志论丛》等专著,发表方志研究方面的论文200余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