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降解菌筛选及促进餐厨垃圾发酵产甲烷的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_BO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处理可以改善餐厨垃圾原料结构,提高产甲烷潜力。纤维素降解困难是影响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甲烷效率的限制性因素之一。本文筛选出了3株纤维素降解菌株,分别标记为Z1、Z2、Z3。利用细胞培养、形态学特征及18sr DNA序列分析,确定3株菌分别属于米根霉(Rhizopus oryzae)、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和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命名为米根霉(Rhizopus oryzae)Z1、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Z2和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Z3。3株菌均能产生高活力纤维素酶。米根霉(Rhizopus oryzae)Z1还能产生较高活力的糖化酶,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Z3还能产生较高活力的蛋白酶。对3株菌的生长特性及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对产酶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后纤维素降解菌Z1、Z2、Z3产酶活力较单因素最高酶活力分别提高了54.00%、11.80%和42.60%。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芹菜(Apium graveolens)、白菜(Brassica rapa pekinensis)是厨余垃圾中常见的纤维素含量较丰富的蔬菜,为了验证3株菌对纤维素的降解能力,分别将3株纤维素降解菌按一定比例接种到3种蔬菜原料中,以TS为评价指标,确定了不同菌株对几种蔬菜的最佳降解条件。比较了降解前后蔬菜的红外图谱,发现降解后红外谱图在不同波数处百分透光度均大于降解前的百分透光度。其中芹菜经Z1+Z2+Z3降解后,红外谱图显示在波数为1070cm-1-1380cm-1之间出现了较多新振动峰。白菜经菌株Z2降解后,红外谱图显示在波数为1250cm-1处出现新振动峰,说明纤维素降解菌可以改变原料结构。不同菌株对几种蔬菜降解动力学拟合结果发现,纤维素降解菌Z1、Z2、Z3对甘蓝、芹菜和白菜降解前12h拟合效果均优于18h。米根霉Z1对甘蓝和芹菜的降解过程均符合片状模型,对白菜降解过程符合柱状模型。黑曲霉Z2对甘蓝、白菜和芹菜的降解过程分别符合片状模型、柱状模型和片状模型。米曲霉Z3对甘蓝、芹菜和白菜的降解过程分别符合片状模型、柱状模型和球状模型。基于以上研究结果认为,3株菌能够对纤维素结构产生破坏作用,不同菌株对不同蔬菜的降解方式不同。将Z1、Z2、Z3接种到餐厨垃圾与牛粪混合发酵系统中,通过测定日产甲烷率、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Total volatile atty acids)、p H、F420辅酶、丙酸浓度的变化,研究了3株菌对混合原料厌氧发酵产甲烷效率的协同效应。发现纤维素降解菌预处理能促进混合原料厌氧发酵产甲烷过程。Z1、Z2、Z3预处理组日产甲烷率第1个峰值出现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了5d,日产甲烷率分别提高60.00%、40.00%和23.00%。米根霉Z1在发酵初期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黑曲霉Z2在发酵后期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预处理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三次产甲烷率峰值出现之前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均有一定的累积,但其浓度不超过30.00g/L。F420浓度变化趋势与日产甲烷率变化趋势一致。米曲霉Z3预处理组发酵液中F420浓度波动幅度较大。与对照组相比,纤维素降解菌Z1、Z2、Z3预处理组均有较高的挥发性固体浓度VS(Volatile solid)去除率。预处理阶段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75.00%、300.00%和325.00%,整个厌氧消化阶段分别提高15.00%、13.70%和17.50%。在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中,丙酸转化成乙酸的ΔG0大于丁酸和甲酸,而预处理组发酵液中丙酸浓度均较对照组低,从热力学角度证实预处理组具有较高产甲烷率。餐厨垃圾与牛粪混合原料产甲烷潜力较单独餐厨垃圾、单独牛粪产甲烷潜力及甲烷产率均有一定的提高。对混合垃圾经纤维素降解菌Z1、Z2、Z3预处理,经厌氧发酵产甲烷动力学分析发现,混合原料甲烷潜力分别提高了173.00%、177.00%和119.00%,甲烷产率分别提高了193.00%、158.00%和134.00%,产甲烷延滞期分别提前了1.74d、1.74d和1.91d,从而可以提高产甲烷效率。纤维素降解菌Z1、Z2、Z3预处理对混合原料厌氧发酵产甲烷协同效应明显。米根霉Z1具有最明显的促进作用。对菌株Z2、Z3、Z1预处理组、原料未经预处理但经自身水解12h、未经预处理且未自身水解而直接进行厌氧发酵的五个处理组(编号为A、B、C、D、E)进行高通量测序发现,预处理组微生物相对丰度均高于未经预处理组,C处理组物种相对丰度最高、物种多样性及均匀性均较高。预处理组优势菌群的丰度均高于未经预处理组。不同处理组中丰度高于1%的细菌类群共有7个门,7个优势菌门在不同预处理组中的丰度存在差异。热袍菌门(Thermotogae)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A处理组中丰度最高,互养菌门(Synergistetes)和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B处理组中丰度最高。厚壁菌门(Firmicutes)及未分类的细菌在C处理组中丰度最高。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E处理组中丰度最高。处理组中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梭杆菌属(Clostridi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Defluviitoga丰度均最高。但A处理组中Defluviitoga的丰度最高(42.51%)。厌气杆菌属(Anaerobaculum)B处理组最高。预处理组中栖热粪杆菌属(Coprothermobacter)丰度与对照组明显减少,甲烷囊菌属(Methanoculleus)丰度明显增加。
其他文献
燃料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小分子燃料(如氢气和氨气)与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它具有转化效率高、燃料来源广、清洁无污染等优点,是未来实现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途径之一。低温氢燃料电池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和成熟的一类燃料电池技术,而低温直接氨燃料电池由于氨成熟的生产、存储和运输产业链近年来也受到科研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制约低温氢燃料电池的主要瓶颈在于缺乏高活性
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是太空工作站、空间卫星、临近空间飞艇、长航时太阳能侦察飞机等航天飞行器主要能源的提供者。随着国家太空战略规划的确定与发展,目前所用的GaAs基空间太阳能电池远远不能满足未来航天的功率需求。因此,进一步提升其光电转化效率迫在眉睫。GaAs基空间太阳能电池的表面反射率是制约其转化效率的重要因素,降低其表面反射率可以增加透过电池窗口层参与光电转化的光子数量达到提高电池光电转化效率的目的
超薄壁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集成电路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材料薄,传统成形技术加工超薄壁材料,存在加工难度大,易变形、易冲破等难题,已远远不能满足超薄壁材料的成形需求。激光冲击微成形技术采用激光作为成形工具,利用脉冲激光产生的等离子体爆轰波使材料发生塑性变形,具有加工效率高、成本低、柔性好等优势,在超薄壁材料的成形加工中受到关注,但也存在烧蚀和绝热剪切失效现象,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和生产力的持续增长,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化石燃料占据了绝大部分比例,而化石燃料的不断开采和使用,也导致了全球性的能源危机日益加重,因此,新能源的开发迫在眉睫。在众多新能源中,氢能因具有可再生、来源广、燃烧值高、产物为水无污染等特点,被认为是一种最理想的化石燃料替代能源。近年来,利用太阳能将自然界中的水分解为氢气的光催化产氢技术被认为是一种廉价、可行的
以微胶囊化叶黄素微粒为原料,研究开发一种叶黄素软糖。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叶黄素、凝胶剂、甜味剂、酸味剂、柳橙汁的添加量对叶黄素软糖的风味、口感、色泽和组织形态等感官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叶黄素软糖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叶黄素微粒的添加量为0.2%;凝胶剂为明胶,添加量为15%;复合甜味剂白砂糖:葡萄糖浆为1∶1;复合酸味剂柠檬酸:DL-苹果酸为3∶2,添加量为3%;柳橙汁添加量为12%
提高发电端可再生能源和终端电能的使用比例是解决我国能源和环境问题,实现低碳发展的关键。本文提出了在发电端通过无碳铝电解技术把风能和太阳能产生的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金属铝中,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在使用终端通过铝空气电池技术将铝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加以利用的以铝为能量载体的能量循环过程即“电-铝-电”铝储能理念。同时在储能-应用的生命周期内与以氢为能量载体的氢储能和以锂离子电池为能量载体的电化学储
随着信息隐私的载体从线下发展到线上的网络与算法场景,我国信息隐私的功能也在变迁:从以控制人格图像为主的名誉隐私,发展到以信息自主决定为主的网络信息隐私,再到融合了信息自主决定和控制人格图像双重功能的算法隐私。为清楚界定算法隐私的边界,采取历史分析、文化分析和功能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信息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标准的异同。信息隐私涉及不同社会的文化差异,国际标准难以统一,应采本土化标准。个人信息通常不涉及
随着全球能源与环境压力的加剧,以石油产品为代表的不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受到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发展油品净化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受到相关行业的普遍关注。液压润滑系统广泛应用于机械、动力等工业设备中,运行时产生大量的杂质颗粒等污染物,极易造成设备故障,企业普遍采用油品整体更换或在线净化的方法,资源消耗大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静电净油技术因其无耗材、环保等特点,近几年在航空液压油、变压器油等污染度较低的油
稀土元素掺杂发光材料发展迅速,在荧光粉、显示器、X射线成像、激光器和光纤通信放大器等方面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并且人们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将Yb3+离子作为敏化离子与稀土离子(Er3+,Tm3+等)共同掺杂时可以实现稀土离子在低频光的激发下辐射出高频光,即著名的频率上转换效应,该效应为低能量的长波光的利用提供了可能。但是由于稀土元素的辐射能级较多,从可见到红外波段会产生各种不同波长的辐射光,如何调控这
目的限制原则作为个人信息处理的基本原则,要求信息处理活动不得溢出信息收集时的初始目的,以保障信息主体对个人信息的自主控制与支配。然而,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多维度利用日趋常态化与复杂化,导致信息处理目的难以在信息收集阶段完全确定下来,严格的目的限制原则忽视了个人信息的利用价值。信息保护与信息利用均为法律追求的价值目标,不能顾此失彼,因此,有必要在个人信息类型化视角下重塑目的限制原则的规范内涵。申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