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超薄壁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集成电路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材料薄,传统成形技术加工超薄壁材料,存在加工难度大,易变形、易冲破等难题,已远远不能满足超薄壁材料的成形需求。激光冲击微成形技术采用激光作为成形工具,利用脉冲激光产生的等离子体爆轰波使材料发生塑性变形,具有加工效率高、成本低、柔性好等优势,在超薄壁材料的成形加工中受到关注,但也存在烧蚀和绝热剪切失效现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薄壁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集成电路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材料薄,传统成形技术加工超薄壁材料,存在加工难度大,易变形、易冲破等难题,已远远不能满足超薄壁材料的成形需求。激光冲击微成形技术采用激光作为成形工具,利用脉冲激光产生的等离子体爆轰波使材料发生塑性变形,具有加工效率高、成本低、柔性好等优势,在超薄壁材料的成形加工中受到关注,但也存在烧蚀和绝热剪切失效现象,且当样件厚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容易出现冲破和起皱现象。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激光空化冲击微成形技术,利用激光击穿液体介质诱导产生空泡,将激光空泡激发的等离子体冲击波、空泡溃灭冲击波和微射流作用力等复合加载力源作用于材料,实现10μm及以下厚度的材料成形。研究结果表明激光空化冲击微成形样件的边缘轮廓清晰、表面质量好、截面厚度分布均匀、对称性好。本文开展激光空化冲击微成形机理及特性的一系列基础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理论研究激光空化冲击成形机理。首先,通过分析激光诱导空泡形成机理与空泡动力学理论,研究激光空化冲击成形的可行性。其次,基于Keller-Miksis方程研究空泡尺寸随时间变化关系;分析等离子体冲击波在水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冲击波压力特性;分析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中的空泡溃灭冲击波压力;研究球形空泡的非对称性溃灭,揭示微射流形成机理。最后,研究空泡在单壁面附近脉动规律,揭示单壁面空化冲击成形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多壁面的激光空化成形技术,通过研究空泡在双壁面间脉动规律,揭示双壁面空化冲击成形机理。(2)仿真分析激光空化冲击作用特性。基于Fluent软件中的VOF多相流模型,结合空泡动力学特性公式等仿真参数,综合考虑液体粘度、表面张力、可压缩性等各方面因素,模拟研究近壁面的空泡脉动形态、压力场和速度场分布,获得不同壁面距离下微射流冲击速度和水锤压力大小;在此基础上模拟空泡在双壁面间的脉动形态和冲击波压力特性,获得不同壁面距离下空泡脉动形态、压力场和速度场分布,进而获得微射流冲击速度和水锤压力大小。(3)实验研究激光空化冲击波压力特性与影响因素。开展单壁面空泡脉动实验研究,揭示空泡在单壁面附近的脉动规律和冲击波压力特性。研究壁面距离和激光能量对空泡脉动特性和泡心位移的影响,获得空泡在不同无量纲参数下的脉动规律;研究壁面距离对空泡脉动周期的影响,获得空泡脉动周期延长因子随无量纲参数变化规律;研究空泡在不同壁面距离和激光能量下的声脉冲信号,揭示壁面距离和激光能量对冲击波压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开展双壁面空泡脉动实验研究,揭示空泡在双壁面间的脉动规律和冲击波压力特性。研究壁面距离对空泡脉动形态的影响,获得空泡在不同无量纲参数下的泡心位移规律;研究壁面距离对空泡脉动周期的影响,获得不同壁面距离下空泡脉动周期随半径的变化规律。研究不同壁面距离下的声脉冲信号,揭示壁面距离对冲击波压力特性的影响规律。(4)构建激光空化冲击成形系统,研究超薄壁材料的激光空化成形特性。研究壁面距离和冲击次数对样件表面形貌、成形深度和粗糙度的影响规律;采用EDS对微射流作用区域进行线扫描分析,获得氧元素含量随冲击次数的变化规律;研究样件截面厚度分布,获得样件截面厚度随激光能量变化规律;基于纳米压痕测试技术,分析激光空化冲击成形对样件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同时构建双壁面激光空化冲击成形系统,研究壁面距离对样件表面形貌、成形深度和粗糙度的影响规律;研究样件截面厚度随激光能量变化规律,获得理想的成形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激光空化冲击微成形技术特别适用于超薄壁材料的加工,制造效果好、表面无烧蚀、成形深度大、边缘轮廓清晰、对称性好,满足微纳器件的制造与需求。
其他文献
磁纳米热疗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并受到广泛关注的一项肿瘤热疗技术。该技术主要利用磁纳米粒子(MNPs)在交变磁场作用下通过不同机制产热,从而实现对肿瘤组织内癌细胞进行局部加热并最终使其凋亡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尽管肿瘤磁纳米热疗技术具有副作用小以及治疗深度高等显著的优点,但也仍然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在研究了磁纳米热疗分析理论及其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磁热疗多物理场耦合方法和磁热疗关键影响因素
天然竹纤维具有可生物降解、可再生、密度小、强度高等特点,其增强的新型树脂基摩擦材料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然而,天然竹纤维与树脂间界面粘结性差,且竹纤维耐热性不佳,限制了其在高性能树脂基摩擦材料中的应用。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铜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寻求摩擦材料中铜的替代材料成为开发无铜摩擦材料的关键。本论文采用稀土氯化镧溶液(LCS)改性竹纤维,改善其与树脂基体间界面粘结性能,同时提高其耐热性,从而有效
如何从不同植物原料中有效提取多酚类物质并保持或提高其生物活性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目前,在该领域采用的一些提取技术均已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然而有关这些提取技术的作用机制及其对多酚类物质的产率、萃取动力学和生物活性的影响,还需深入研究。苦荞麦在中国和整个亚洲已有几个世纪的食用历史,其营养和药用价值一直受到高度评价。基于苦荞麦的生物活性与其多酚含量密切相关,为获得具有高生物活性的苦荞麦游离和结合多酚,本文
稻麦联合收获机主要由割台、脱粒、清选和集粮等系统组成,作业过程中要在满足籽粒夹带损失、破碎和含杂率等各项作业性能的前提下提高作业效率。稻麦联合收获机脱粒装置作业参数对作业性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脱粒装置作业参数和各性能指标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作业参数调节效果在各性能参数上的体现往往是矛盾的。在线控制脱粒装置作业参数,高效、均衡地优化机器作业性能,成为稻麦联合收获机智能化研究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电动汽车在城市工况下进行制动的过程中,车辆的驱动能量约有三分之一被消耗。制动能量回收作为电动汽车节省能耗的一种关键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而驾驶员的驾驶风格对制动能量回收具有重大的影响,本文以纯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以实现车辆能耗经济性与驾驶体验的提升为目标,在保证制动安全前提的基础上进行了基于驾驶风格的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管理优化的研究。选择前向建模法构建了由驱动电机、动力电池、主减速
锂硫(Li-S)电池因其高比能量密度和低成本,被认为是下一代储能电池强有力竞争者。本论文针对锂硫(Li-S)电池电化学循环过程中多硫化物(Li2Sx,4≤x≤8)易溶解穿梭和S正极导电性能差等问题,探索了功能插层及正极材料组成及结构对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采用静电纺丝-热处理技术分别制备了Ni/C和Al2O3/C复合纳米纤维布作为Li-S电池正极和隔膜间的功能性插层
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多轮系、过约束的结构特征和小曲率多弯道的轨道线路特征,造成车辆走行轮轮胎不均匀磨磨损严重,其不仅带来了诸多安全、经济、环境等问题,还将阻碍跨座式单轨交通在全世界的进一步推广。本文从车辆结构参数、轮胎结构参数、轨道梁走行踏面构型等方面探讨走行轮轮胎不均匀磨损的机理,并找寻相应的控制方法。建立了考虑走行轮轮胎径向与侧向特性的15自由度跨座式单轨车辆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对比验证。为充
玉米赤霉烯酮是由镰刀真菌产生的一种非甾体类真菌毒素,大量分布于玉米、大麦、小麦、高粱等作物中,对动物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本文综述了玉米赤霉烯酮的理化性质、毒性危害和检测方法,总结了物理吸附剂对玉米赤霉烯酮吸附脱毒效果等,以期为减轻玉米赤霉烯酮的危害提供参考。
燃料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小分子燃料(如氢气和氨气)与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它具有转化效率高、燃料来源广、清洁无污染等优点,是未来实现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途径之一。低温氢燃料电池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和成熟的一类燃料电池技术,而低温直接氨燃料电池由于氨成熟的生产、存储和运输产业链近年来也受到科研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制约低温氢燃料电池的主要瓶颈在于缺乏高活性
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是太空工作站、空间卫星、临近空间飞艇、长航时太阳能侦察飞机等航天飞行器主要能源的提供者。随着国家太空战略规划的确定与发展,目前所用的GaAs基空间太阳能电池远远不能满足未来航天的功率需求。因此,进一步提升其光电转化效率迫在眉睫。GaAs基空间太阳能电池的表面反射率是制约其转化效率的重要因素,降低其表面反射率可以增加透过电池窗口层参与光电转化的光子数量达到提高电池光电转化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