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龚代”病的诊治研究

来源 :青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医学作为一个传统及独立的医疗体系,对人体的认识、疾病的探究与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尤其对某些特殊疾病的认识具有独到的见解。以藏医典籍《四部一典》为依据较深入的研究“龚代”病的病理特征、发病机制以及诊治。结合词义学讨论此病的本质和定义,并结合藏因明学之辩证法讨论了病缘和病理现象。“龚代”既口渴之意,藏医学认为缺失机体的水分和与此性质相近的养分而引起的痛苦之感既是“龚代”病的本质。藏医学理论中此病因心理作用使身体内的紧久隆与赤巴紊乱影响培根枯竭而产生口渴、繁渴等临床表现。藏医三大基因(隆、赤巴、培根)是藏医学最根本的理论,也是藏医学所有疾病共同的病因,藏医学理论中“龚代”病根据病因可分为隆型龚代病、赤巴型龚代病、培根性龚代病、合并型龚代病、缺乏营养的龚代病等共计五种。根据病因不同症状也存在差异,结合病因、藏医三大基因的机能,用藏医学理论对此病的定义、性质及诊断进行较深入的研究,深入挖掘藏医古籍中“龚代”病的病因与病缘、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治。通过理论和临床实际调查多方位认识藏医理论中“龚代”病独具特色的见解。正确地认识藏医“龚代”及所有此类疾病的本质及其性质。藏医“龚代”病的五种分型根据病因不同治疗方式也不同,结合病因以及藏医学中“隆”的特性治疗时以热性原则用温药治疗,赤巴型龚代治疗时以进食凉性饮食或凉性药物来治疗。培根型龚代,治疗时依据其特性选择用温药温食等热性原则治疗。缺乏营养的龚代病,用肉汤、牛乳等热性原则施治。另外针对病症的强弱而采取四种治疗方法,病症较弱的在行为和进食上采取治疗,病症较强的采取药物和外治法等,采取循序渐进的治疗方案。如以上所述采取医学经典中所指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非常饥渴的的因为病理原因不能直接饮用饮料类。但正如《续》中指出“首先止渴其次治病症”,止渴宜饮用酒、牛奶和水,结合病症采取适当止渴方法。另外通过查阅大量记载有“龚代”治疗措施的藏医古籍,“娑蒲森汤”为古籍中出现率最高的“龚代”病的药物,依据藏医学药物的性能以及药味理论对“龚代”病独特的治疗优势进行分析研究。并且针对该药的临床疗效进行归纳分析。通过经典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等方法在此论文中论述了饥渴症的病由、病症和治疗方法,希望成为这方面有兴趣者参考对象。
其他文献
近年来,硅量子点(SiQDs)已经逐渐成为一类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荧光纳米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较低的生物毒性,尤其是由量子受限效应引起的尺寸依赖性的荧光性
阅读是人们从外界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阅读期间每次注视可获取的信息量被学界定义为阅读知觉广度。阅读知觉广度是阅读研究的重要课题。学者运用不同方法对不同文字系统
由条形柄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引致的小麦条锈病是一种气传性真菌病害,在全世界小麦种植区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在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危害十分严重,已
农田水利工程是我国的重点建设工程,关乎着我国的民生问题。堤坝工程作为农田水利工程中重要的项目,主要用来避免洪灾泛滥,抵御洪水,保障着堤防沿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但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水稻和油菜的主要产区之一,种植模式多为稻-油轮作,该区域重黏土广布,土壤板结、含水率高,留茬高、秸秆量大,耕整地作业所受土壤阻力大,功率消耗大,导致
第一部分医院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目的:分析某院血培养主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BSI)的经验性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
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开花是其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变的重要时期,小麦开花发育调控直接影响着其产量,而小麦产量一直是小麦科研关注的重点。因此,开展小麦开
目的:系统总结荣震主任医师临床治疗乳腺癌的病例处方,从而实现对荣震主任医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的总结及传承,同时基于《中华医典》分析古代医家治疗乳腺癌相
随着化石能源的不断消耗和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或清洁能源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微电网是一种分布式能源供应的管理技术,通过并网运行与孤岛运行模式灵活的转换,实现对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化利用。微电网转换电能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分布式能源的利用,直流电压变换器是微电网能量转换装置不可缺少的一环。本文主要研究一种级联直流电压降压变换器。以两个级联直流电压降压变换器为研究对象,相应的方法可推广到多个
目的:人体肌肉含量与骨密度变化的相关性研究是骨质疏松领域内一个热点,肌肉含量对骨量影响也有许多新观点。本研究主要分析“不同年龄腰部肌肉含量与腰椎骨密度”、“不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