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工业控制网络通信应用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s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工业自动化系统正向分布化、智能化的实时控制方面发展,通信成为关键,用户对统一的通信协议和控制网络的要求日益迫切。传统用于商业的以太网进入了控制领域。近来工业以太网发展迅速,以太网传输速率高、具有相同的通信协议、通用性好、组成灵活。基于以太网的工业控制系统逐步代替现有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成为控制网络最佳解决方案。 本文对昆钢板带工程热轧控制系统控制网络以太网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研究了以太网技术的发展,以太网技术对以太网应用于工业生产的支持。介绍了热轧工厂生产流程。热轧控制系统由以太网把APC系统、MMI系统、网络服务器系统和二级Alpha计算机系统连接组成。控制网络是交换式以太网,由交换机把整个网络分割成两个网段:C-LAN和M-LAN,形成环型冗余结构。控制网(C-LAN)网段提供现场控制设备、二级机系统和操作员工作站之间的通信环境;热轧管理网(M-LAN)网段提供APC程序员编程、二级机终端在线编程、管理信息、其它信息的通信环境。APC通过工业以太网接口芯片、同轴电缆接入以太网,其它系统通过双绞线、网卡接入,以太网主干以光纤连接。控制网络为上层企业管理决策层预留了接口。控制网络使用UDP/IP协议,网络软件配置符合柏克利环境。热轧控制系统通信子系统形成UDP邮箱特殊联接构架,使用邮箱和事件标记完成控制系统各个进程的通信。交换式技术、以太网的高传输速率、网络分段降低通信负荷、UDP协议下的数据传输保证以太网应用于工业控制通信的实时性。环型冗余、工业以太网设备保证以太网应用的稳定性。 本文还介绍了视窗平台下人机界面监控程序的功能。监控程序通过NDE协议和控制网络中其它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它是是基于UDP/IP协议,Windows DDE动态数据交换设计修改的协议,用途扩大到热轧控制网络环境,称为网络数据交换。根据协议规定的格式,信息被集成为UDP/IP报文在以太网上传输,应用程序都要完成连接、数据格式化、检测和处理错误和终止连接。监控程序和其它系统进程交换信息两种通信方法:动态显示通信方法、一次显示通信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混沌同步技术研究的发展,硬件水平的提高,混沌同步技术逐步走向实用化,混沌保密通信是其实用化研究的热点,如何构造高效、实用、安全的混沌保密通信是关键。近些年,复杂网络受
压缩感知是一种以远低于奈圭斯特频率采样然后重构信号的技术,它首先通过一个观测矩阵进行非自适应线性采样,然后建立一个优化模型通过解决一个最优化问题,从而完成重构信号
近年来,机载激光测距(Light Detect and Range, LiDAR)主动遥感技术以其高空间分辨率、高自动化数据采集效率而广泛应用于地形测绘、森林监测以及城市建模等多个领域。但相比
合成孔径雷达(SAR)以其高分辨、全天候、全天时等特点在军事、环境监测等方面有着重要应用。在对SAR图像进行拼接、融合、变化检测等操作前,需将来自同一地区、同一传感器不同时
虽然传统的起动方式如星/三角起动、串阻降压起动、串频敏变阻器等起动方式一定程度上减小了交流电机起动时产生的冲击电流,但这些起动方法都是仅依靠接触器的直接切换来实现,
目前在棉种加工过程中会出现“红种”(棉种成熟度不高)现象,国内大多数棉种加工企业针对此现象仍然依赖工人目测对棉种进行分选判别,但是工人目测存在自动化程度低、主观因素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信息化己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网络在提供开放和共享资源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安全风险,网络安全问题己引起人们的广泛
近年来,人们对城市空气质量以及地球石油资源危机等问题日趋重视。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在世界范围内以电动车为代表的动力电池产业正在以异常迅猛的速度发展起来。动力电池工业的迅速发展,对动力电池产业化批量生产能力以及产品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加速推进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适应和满足国内电池行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本文根据动力电池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数字化动力电池测试系统——DBT-2
该文针对数字式交-交变频器的特点,在对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及矢量控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CPLD的适合于交-交变频器的零电流检测环节、无环流换相逻辑以及数字触发器。该文中所设计的零电流检测具有发应快、灵敏度高等特点。而无环流换向逻辑、数字脉冲触发器则因采用了CPLD,使得这两个环节反映出了速度快、灵活性高、性能好等特点。 本文的零电流检测环节是基于测量变频器中每个臂的晶闸管压降。
当今制造业正面临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减少资金投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成为用户追求的目标,对于PLC系统的处理速度、开放性等方面的要求也大大超过从前。PLC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