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外周血NETs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探讨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zhi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H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全球性常见病,直接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病变导致心脏供血障碍,但冠状动脉AS病变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未明。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研究证据显示,除早期发现的脂代谢异常参与CAHD发病外,免疫炎症反应在AS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中性粒细胞外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作为天然免疫炎症反应的参与者,被发现能通过促进冠状动脉AS局部的血栓形成参与CAHD的发病,但其与补体旁路活化间的关系及其在A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未见临床研究报道。本研究将进一步探讨CAHD患者周围血NETs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旁路补体活化间的关系,探索此炎症反应途径在AS发生机制中的作用。目的探讨CAHD患者外周血NETs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补体旁路活化间的关系,探索此炎症反应途径在A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病例选择:随机选择病情处于活动期且近期未接受规范治疗的CAHD住院患者38例为病例组,另选择38例性别和年龄与病例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获取所有受试者的临床资料,抽取外周静脉血并分离血清待用。2.外周血研究指标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的方法分别检测病例组和对照组外周血中NETs、补体B因子活化片段a(fragment a of activated B factor,Ba)、补体C5活化a片段(fragment a of activated fifth complement,C5a)及髓过氧化酶(myeloperoxidase,MPO)水平。3.检测指标的统计学分析:病例组及对照组间比较各研究指标(NETs、Ba、C5a和MPO)的水平差异;病例组和对照组内,分别统计学分析各组内观察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探讨CAHD患者NETs与补体旁路活化间的关系以及此炎症通路对AS发病的可能影响机制。结果1.观察指标的组间比较:病例组NETs、Ba、C5a及MPO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其中,NETs:0.414±0128 vs 0.293±0.170,P=0.001;Ba:68.42±29.54 vs 52.16±18.51(pg/ml),P=0.006;C5a:303.48±139.45 vs 238.35±78.73(ng/ml),P=0.014和MPO:70.91±34.20 vs 31.76±10.94(ng/ml),P<0.001]。2.观察指标组内相关分析结果:病例组内,NETs与Ba水平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5278,P=0.0007);C5a与MPO水平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3587,P=0.0270)。对照组中未发现观察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1.CAHD患者NETs水平显著增高可能通过活化补体旁路途径升高C5a水平,后者可能进一步激活中性粒细胞脱颗粒和产生NETs,导致MPO水平的升高,促进氧化应激等,参与AS发病。2.CAHD患者外周血NETs水平的升高可能通过:NETs水平升高-激活补体旁路-活化中性粒细胞-促进NETs形成和产生更多MPO,如此恶性循环地持续慢性免疫炎症反应,促进AS病变的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主要是调查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病率及其独立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于2018年5月开始,至2018年12月结束。本研究对象是来自两所精神专科医院和一所三甲医院的精神科住院的332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从某某医院体检中心共招募了190名健康对照者。采用自制量表,收集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一般信息(性别、年龄、教育年限、婚姻状况、吸烟情况)。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组的精神症状采用
目的探讨KL-6在RA-ILD中的诊断价值、评估肺部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作用。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纳入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连续就诊于我院并明确诊断的RA-ILD患者115例及性别年龄匹配的RA患者115例,收集患者基线期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信息。其中具有我科两次随访记录的RA-ILD患者80例,依据是否存在肺部进展分成进展组(n=44)与未进展组(n=36)。结果1.RA-ILD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肌肉抑制素和鸢尾素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肌少症及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及潜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182例住院RA患者、142例年龄性别相当的正常健康者,详细记录RA患者临床、实验室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血清中的肌肉抑制素(myostatin)和鸢尾素(irisin)水平,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测髋部和腰椎BMD,四肢骨骼肌质量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
目的: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的一种严重而且结局不理想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主要机制表现为肾脏在高糖的作用下,因受到氧自由基的攻击而遭受损害。现临床上并没有针对其治疗的特效药,病人最终发展为尿毒症而死亡。肌肽是一种在人体中天然存在的二肽,具有抗氧自由基的特性,对DN的治疗存在潜在的价值。本实验拟探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即HK2细胞被氧化损伤时发生凋亡的潜在机制及肌肽对其可能的保护作用,
研究背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中枢神经损伤疾病,其病因多为跌倒或交通事故。脊髓组织受外力的机械性压迫或者牵扯后,脊髓完整性受损。脊髓组织局部损伤后会发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集中表现为炎症爆发,轴突脱髓鞘,胶质瘢痕形成。当前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较差,如何减轻脊髓损伤后的病理损伤的进程成为改善预后的研究焦点。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性小分子用于减轻炎症,
在城市快速发展背景下,大量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城中村作为农村在城市的遗留,成为大量外来人口聚居的生活区。公共空间是城中村居民重要的活动场所,其环境质量影响居民生活品质。通过实地走访和调研广州北亭村,对村内公共空间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痛点并提出城中村公共空间改造策略。
背景:大面积严重烧伤可打破机体内环境稳态平衡,其损害除了引起皮肤受损之外还可引起多种内脏功能严重障碍,其中肝脏是大面积严重烧伤后受损严重的器官之一。肝脂肪变性是严重烧伤后代谢紊乱的重要病理表现,脂质过载可进一步导致肝细胞功能障碍和损伤。然而,与烧伤相关的肝细胞脂肪变性的潜在机制仍不清楚,需要进一步探索。左旋肉碱(L-Carnitine,LC)是一种天然的生物活性氨基酸衍生物,在降脂方面具有重要的作
用相控阵全聚焦(Total focusing method,TFM)技术复核钢轨缺陷的超声检测结果时,存在缺陷定量不够准确的问题。对此本研究将传统的距离幅值校正(Distance amplitude correction,DAC)方法引入到了TFM技术中:结合声场模型、系统函数和缺陷散射模型,建立超声测量模型以预测钢轨缺陷的全矩阵回波信号集;通过延时叠加模拟了TFM成像结果;对缺陷位置和尺寸进行遍
背景与目的:急性肾损伤(AKI)是一大类由于组织急性缺血、有毒物质损伤、免疫系统紊乱等各种致病条件引起的疾病状态。临床表现主要为肾功能急剧下降,血清肌酐、尿素氮浓度急速上升,水肿,血压升高等。临床表现主要为肾功能急剧下降,血清肌酐、尿素氮浓度急速上升,水肿,血压升高等。其发病率在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的群体均逐年上升,AKI在为危重患者中的致病率与致死率也相对较高。导致AKI的危险因素
为了解2020年我国西北地区牦牛群中牛病毒性腹泻病(BVD)的流行情况,本试验采用ELISA和RT-PCR方法分别对来自青海和甘肃的72只牦牛的血清和粪便样本进行了BVDV抗体和抗原检测。结果表明,BVDV血清抗体阳性率平均为70.8%,抗原阳性率平均为15.3%;经过测序,成功获得一株BVDV 5′UTR序列,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该毒株属于1a型BVDV,与我国和巴西已报道毒株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