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Fe2O3和WO3光电水氧化体系的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chung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是21世纪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目前人类主要依赖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但这些不可再生能源在地球上的储量有限,燃烧排放大量污染环境的气体(NO、SO2等),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因此,寻找清洁、可再生能源不仅能解决能源问题,同时从源头上也能解决了因为能源问题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其中,氢气被认为21世纪最理想的清洁能源,其热值高、燃烧产物是水和制备氢气的原料是地球上储量丰富的水资源等优点具有广阔开发和利用前景。工业上大量生产氢气主要通过水煤气法和电解水法,这两种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和电能。相比而言光解水利用太阳能分解水产生产生氢气更有优势,虽然在实验室已经试验成功,但体系对可见光的利用率低使工业化生产受到限制。现在发展起来的光电水分解体系(PEC)是研究较为热门的一个体系,通过将捕光物质做在电极上,施加一定电压并光照电极捕光面,使得水分解阳极产生氧气,阴极产生氢气。该体系比光解水体系产氢速率快,比电解水产氢体系能耗低等优点受科学界关注、研究。但水分解设计到水的氧化和质子还原两个部分,其中水氧化产生一个氧气分子需要转移4个电子,而质子还原产生一个氢气分子只需要转移2个电子,所以水分解的动力学瓶颈主要在水的氧化。因此,本论文主要研究光电水氧化体系:1.非贵金属钴分子催化剂修饰α-Fe203电极及其在光电水氧化体系中的研究合成了非贵金属[Co(F3TPA)Cl]Cl(1)分子,通过Nafion将其粘合在α-Fe203表面,构筑1&α-Fe203光电体系。施加0.4 V vs.Ag/AgCl电压,体系光电流密度提升近5倍,经过4h的电解后,1&α-Fe2O3电极仍保持较高的稳定性。用H202作为空穴捕获剂研究发现,α-Fe203表面的空穴能够快速被[Co(F3TPA)Cl]Cl分子捕获,进一步传递给水分子释放氧气和质子,提高整个体系的水氧化性能。2.光化学合成C-2P-CoOx纳米颗粒及其在W03光电水氧化体系中的研究合成C-M2P有机链,并以C-M2P、CoCl2为原料光化学方法合成C-M2P-CoOx纳米颗粒,通过DLS表征其平均水合粒径约78 nm。XPS数据研究发现,该纳米颗粒中Co元素的价态为+2、+3价。再将C-M2P-CoOx纳米催化剂化学键合到W03电极表面构筑C-M2P-CoOx/WO3光电体系,在0.75 V vs.Ag/AgCl光电流密度达2.42 mA/cm2。同时,Mott-Schottky和EIS曲线测试说明C-M2P-CoOx能够有效抑制WO3表面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加快WO3电极表面电子/空穴传输。EPR实验监测电解质溶液发现C-M2P-CoOx/WO3电极在水氧化的过程中产生.OH。进一步用开路光电压衰减曲线实验证明C-M2P作为一个relay,快速将WO3表面的空穴通过C-M2P传输到CoOx中心,高效氧化水产生氧气并释放质子。3.碳点电解质溶液在α-Fe2O3和WO3光电水氧化性体系中的研究用EDTA·2Na通过水热方法合成碳点(C QDs)溶液,并将合成的C QDs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能有效提升α-Fe2O3和W03体系光电性能。在0.62 V vs.Ag/AgCl电压下α-Fe203和WO3电极光电流密度分别提升48倍和3倍,IPCE分别提升36倍和2.5倍。两电极分别在CQDs溶液中长时间电解2h,用核磁监测、荧光光谱分析电解前后的C QDs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DLS测得C QDs在溶液中带负电,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使得C QDs与α-Fe2O3和WO3电极接触距离变近,空穴传输更加通畅。同时,开路光电压衰减实验说明C QDs能够增大α-Fe2O3和W03光生电子/空穴分离率并加快传输速率。
其他文献
一氧化碳气体是钯催化羰基化偶联反应中重要的羰基来源,但其自身毒性较高,且气体钢瓶的使用存在操作复杂、安全难以保障等问题,故非气体式羰基源的发展和应用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常见的羰基源分为三类,有机小分子类CO等价物所含CO的质量百分比较高,且分解产物毒性较小,但其存在释放条件剧烈、释放条件与催化条件不兼容、原子经济性不佳等问题;羧酸衍生物类CO代用品的CO利用率较高,且常与双室反应装置配合使用,避免
朱旭:您在世纪之交进入到武汉大学文学院攻读博士学位,这也是中国学术思潮激烈涌动的时期,您缘何决定继续升学攻读文学博士学位,能不能谈谈您此时的学术思考或者人生规划?周新民:世纪之交也是中国学术开始转型的重要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术大概有三次重要转向。一九八〇年代之初,学术研究呼应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需要,开始从西方广泛引进各种思潮和学说,而启蒙思想是被引进的重点思想资源。因而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
期刊
学位
茂钛(Ⅲ)配合物因其在单电子转移的自由基催化反应中的广泛应用而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其中配合物结构是决定其催化反应性最重要的一环。新型茂钛(Ⅲ)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基本性能研究不仅能丰富茂钛配位化学理论体系,而且对理解相关催化性能,进一步合理设计单电子转移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论文致力于合成一系列相对稳定的新型茂钛(Ⅲ)配合物,通过结构表征、性质表征和理论计算,探究其构-效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此类配
报纸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通过金属节点与有机配体之间配位相互作用力构成的结晶多孔材料。这类材料具有可调控的结构及功能、大的比表面及大的孔容。而其中二维MOF材料不仅保留了 MOF材料本身特有的特性,而且也引入了二维材料所具有的优点。但是二维MOF材料的可控制备依然存在挑战。因此,制备可控的二维MOF材料及其衍生物,并探索这些材料在催化及生
近红外(Near-Infrared,NIR)光谱技术以其无损、非侵入性、高灵敏度和响应快速等优点,在食品检测、生物传感、生物医学成像、虹膜/人脸识别、夜视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发光材料的发射波段和特征可将其应用于不同的领域:近红外一区(NIR-Ⅰ,650-1000 nm)的发射光具有穿透能力强、吸收系数小、热效应小等特点,且与多种类型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子结构的振动频率相匹配,可以设计成为
扩散是生物的一种运动形式,也是生物最重要的生活史特征之一。它不仅有利于扩大种群的分布区、调整种群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扩散还避免了近交和种内竞争。其进化机制包括避免近亲繁殖假说、避免竞争假说和改变繁殖地假说。本研究以宁陕朱鹮再引入种群为研究对象,利用GPS卫星跟踪器和环志标识探讨了朱鹮的扩散方向、扩散距离以及年龄与繁殖扩散、种群密度与繁殖扩散、子代与其异性亲本的扩散,旨在阐明朱鹮个体的扩散模式,验
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正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不管是患者还是社会医疗保障系统,都为此付出了不菲的医疗支出。近年来,大量文献报道肠道菌群在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肠道菌群测序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应用,肠道菌群在T2D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的证实。鉴于肠道菌群在糖尿病发病机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某种干预措施调
1-四氢萘酮结构单元具有药用价值并可用于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的合成,可用于抗HCV活性检测、帕金森综合症和抑郁症类药物的相关研发。Haworth反应是合成1-四氢萘酮类衍生物的常规方法,但反应过程中需要使用当量数强路易斯酸、还原剂以及酸性条件,反应操作较为繁琐,且反应条件苛刻,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以环丁醇类衍生物为底物,经氧化反应可生成1-四氢萘酮类衍生物,但此类反应也需要使用当量数的氧化剂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