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保鲜及果酒工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nxiao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蓝莓属于刚刚起步的朝阳产业,其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功能,被誉为“浆果之王”;但蓝莓属于浆果类不耐贮藏的一种,在采后极易因腐败而失去经济价值。本文以蓝莓为实验材料,通过壳聚糖涂膜处理研究其在低温及常温条件下的贮藏性;对蓝莓果酒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在其基础上研究蓝莓果酒发酵过程中有机酸及挥发性风味物质随时间的变化。旨在探究蓝莓保鲜及深加工技术,为蓝莓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蓝莓保鲜实验(常温20℃、低温2℃):O.5%壳聚糖浸泡“圆蓝”蓝莓果实3min,通过测定蓝莓在常温和低温贮藏期间感官和生理生化指标,探索壳聚糖对蓝莓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处理能维持蓝莓果实感官品质、硬度,降低失重率和腐烂率,显著抑制果实丙二醛(MDA)的积累,花色苷含量略减,促进总酚含量和相对电导率上升。延缓常温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上升,阻止后期TSS含量下降;提高低温下TSS含量,维持常温下果实可滴定酸(TA)含量;减少低温下果实TA含量。常温下降低类黄酮含量,低温下提高果实类黄酮含量。常温下促进贮藏前期多酚氧化物(PPO)活性,降低贮藏后期PPO活性;低温下抑制贮藏前期PPO活性,促进贮藏后期PPO活性。常温下降低果实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低温下促进贮藏前期PAL活性,降低后期PAL活性。与对照相比,壳聚糖处理能显著延长蓝莓果实贮藏期。2.蓝莓果酒发酵工艺优化以冷冻蓝莓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结合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蓝莓果酒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料液比:1:2、初始糖度20°Bx、酵母添加量0.09%、发酵温度23.8℃、pH3.30、SO2添加量38.7mg/kg,在最优条件下发酵7d后,经陈酿可得到的酒精体积分数为11.8%vol,风味纯正且具有保健功效的蓝莓发酵果酒。3.蓝莓果酒发酵过程有机酸及挥发性风味物质演变的研究本试验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质联用技术(GC-MS)分别对蓝莓果酒发酵过程的有机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成分进行分析,结合阈值与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对挥发性风味物质成分的贡献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选定的HPLC条件下,草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柠檬酸、乙酸和琥珀酸很好的分开,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在0.9998以上;蓝莓果酒发酵过程中,乳酸、乙酸、苹果酸、琥珀酸含量呈先降后增;柠檬酸和酒石酸保持相对稳定;草酸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发酵结束后,共鉴定出56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酯类21种,醇类9种,酸类5种,醛酮类8种,烯烃类12种和萘化物2种;含量较高的是酯类、醇类、挥发酸等;结合阈值进行ROAV分析,蓝莓果酒关键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物质(ROAV≥1)有:己酸乙酯、d-柠檬烯、苯甲酸乙酯、癸醛、癸醛乙酯、十二酸乙酯;发酵过程中,癸醛、己酸乙酯、d-柠檬烯和苯甲酸乙酯呈先增后降再趋于平稳;癸醛乙酯和十二酸乙酯呈现先降后增,然后趋于平稳的趋势。
其他文献
纳撒尼尔·霍桑(1804-1864)是美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被公认为是19世纪美国最灿烂的文化遗产。霍桑出生在清教徒建立的最早的殖民地之一的新英格兰的萨莱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媒体融合的趋势愈加明显,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的挑战。作为传统媒体的主要传播方式之一,电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此同时,这也是传统
文章以城市规划编制、规划实施、规划发展研究等作为研究基层,以城市规划动态监测数据及相关RS、GIS技术为切入点,将动态监测及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进行了对接分析,以期为城市规
土石方工程是建设工程施工的主要工程之一,其施工特点导致工程造价控制较为困难,产生的纠纷比较多。本文通过分析土石方工程造价控制的不利因素,提出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及解
<正> 作者比较四种真菌培养基的性能,培养结果以及每种培养基的作用,进而了解用少于四种培养基的任意联合应用能否得到与四种培养基联合应用相同的阳性率。四种培养基是:(1)
环保是当今社会的主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岩土工程建设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人 们更加重视开展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完善当代水工环地质及岩土工程理论体系,是降低工
随着城市城镇化规模的蓬勃发展,出现了许多空置楼房,业主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把住宅出租给经营者使用,催生了新型的经营模式——楼宇商户。这些楼宇商户经营物流、餐饮服务、培
近年来,我国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造成医药价格不合理、过度医疗以及医药界的腐败等诸多问题,使得“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凸显,医患关系紧张。为解决以药养医的弊端,自1998年
移动办公是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出现了大量多元化的移动终端,改变了人们生活与工作的传统模式,打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给予人们更多的获取信
2008年11月,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政府推出了4万亿元的政府投资计划,这对地方政府的资金配套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其时,在中央政府的鼓励下,地方政府通过组建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