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力与化肥利用效率的区域特征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kam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如何提高农业资源尤其是化肥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关键。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耕地非农化、人口的增长、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人均粮食消费持续递增等因素,中长期粮食安全问题将成为最重大的现实问题,而根本出路在于不断提高农田粮食单产。在众多的增产措施中,农业资源尤其是化肥投入的增加至关重要。但是,化肥施用的不合理,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对生态环境构成污染。因此,研究我国典型粮食主产区不同区域粮食生产力变化特征,探讨各区域化肥利用效率差异,可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化肥投入布局提供决策依据。为此,本文在大量收集历史统计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文献,对我国典型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力特征和化肥利用效率进行了系统分析,所得结果如下:南北典型区域中,长江中游平原粮食播面单产平均值和耕地单产平均值显著高于其他区域,且变异系数最小,最为稳定。东北平原播面单产、耕地单产最不稳定;东北平原劳动力单产平均值最高,其最低点达到2.5吨/人。东西典型省份,无论是粮食播面单产、耕地单产还是劳动力单产,江苏平均值均明显高于其他区域,湖北播面单产、劳动力单产其次。2004年,江苏粮食播面单产接近6吨/公顷,四川粮食播面单产最低,达到4.9吨/公顷,增幅最小,但也接近50%。耕地单产三省份的平均值湖北省最低,达到4.7吨/公顷,四川劳动力单产平均值明显低于其他两省份,其劳动力单产的平均值为1.1吨/人。东北平原、长江中游平原氮磷钾比变化趋势相同:磷肥比值先下降后上升,钾肥比值则持续快速增加;华北平原变化趋势与其他区域有所不同,其磷肥和钾肥比值都实现快速上升。2004年长江中游平原磷肥和钾肥比值均是最高的;东北平原都是最低的。磷肥比值东西差异很大,江苏磷肥比值波动中略有上升,但变化不大;湖北磷肥比值则实现快速增加;四川先下降后上升。2004年湖北磷肥比值远高于其他省份,而钾肥比值三省份均较低,四川最低。南北区域化肥施用的粮食产出率变化趋势相似,八十年代下降速度较快,九十年代有所放缓,华北平原一直低于其他区域。东北平原是三区域中最大的。与1980年相比,各区域2004年化肥的粮食产出率都有大幅下降,华北平原、长江中游平原降幅都超过50%,东北平原最小,但也接近40%。东西省份差异上,趋势同南北区域,江苏化肥施用的粮食产出率一直都是最低的。四川自1987年后始终高于其他区域。湖北八十年代化肥的粮食产出率很高。与1980年相比,各区域化肥的粮食产出率下降幅度都很大,四川最小,但也超过40%。所以,在南北区域上,长江中游平原粮食生产力高,是优先发展地区;其次是东北平原,其劳动力单产显著高于其它区域。对东西省份比较,江苏粮食生产力高是优先发展地区;其次是湖北,其耕地单产和劳动力单产较四川高。东北平原区域和四川省份相比各自其它区域,化肥施用的货币产出率和粮食产出率都较高,增加投入化肥的效益要大于其他区域。
其他文献
时间同步技术是伪卫星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根据卫星共视法时间同步原理,得出影响共视法时间同步模型精度的各项残差,进而对各项残差做深入分析。采用网格模型对共视法中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对急诊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急诊就诊的CAP患者104例。选择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员26例作为对
环日本海地区因其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多样的民族风情、优越的地缘条件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具备发展旅游产业的先天优势。目前该区不仅已发展为世界上重要的旅
目的:研究采用环磷酰胺结合泼尼松对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单独泼尼松治疗,试验组进行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观
在简化太极拳教学中进行了“先行者”的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实验组男女生无显著差异,而对照组男女生则出现差异,且女生好于男生,说明运用“先行者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私家车的数量大量增加,各地交通网络也趋于完善,很多人选择了自己开车出去游玩,于是一个新兴的产业自驾游就出现
聚醚酰亚胺(PEI)是在聚酰亚胺类聚合物的主链中引入醚键结构的改性聚醚酰亚胺高分子材料。这种聚合物能克服一般聚酰亚胺因为不融不溶而难于加工的缺点。一般情况下是由含有
<正> 关于类型片的任何概括性理论都必须从这样一个事实出发:即好莱坞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一种娱乐形式。提到“娱乐”这个概念,就要与我们的清教徒传统联系起来谈,这种传统认
基于美国1949~2002年以州为统计单元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多种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及其图示表达,包括: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指数、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