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北部下陆坡区沉积有机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海第四纪以来古气候环境、古海洋化学演化复杂,前人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河口、陆架以及陆坡区,对南海下陆坡区乃至深海平原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论文选取位于南海北部下陆坡—深海平原过渡带的典型沉积柱状样N-1和上陆坡的沉积柱状样N-2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高分辨率采样。通过对其沉积有机质的整体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表征,包括沉积有机质的总有机碳(TOC)、总氮(TN)含量及其稳定同位素组成(δ13Corg、δ15N),探讨了南海下陆坡—深海平原区沉积有机质在冰期/间冰期旋回中的赋存状态、来源变化以及与古气候环境之间的相应关系。同时选取了N-1柱状样在不同时期的10个样品,针对其抽提物开展了系统的分子有机地球化学研究,检测出了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甾烷和萜烷等有机化合物,对样品中各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  通过以上研究工作,本论文主要得到以下几点认识:  (1) TOC、TN和δ13Corg与冰期/间冰期旋回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冰期时对应高值,间冰期时对应低值;而δ15N表现为全新世时其值偏低,末次冰消期其值偏高,与气候旋回没有相关性。  (2) N-1柱状样C/N比值范围位于6.66~14.43之间,δ13Corg值位于-20.4~-24.5‰之间,两者均表明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北部下陆坡沉积有机质来源是陆相和海相的混源。TOC与TN关系图中,数据点主要分布在海相来源的周围,长链正构烷烃的轻烃/重烃比值(L/H=∑C23-/∑C24+)为1.05~4.20之间,平均值为2.30,两者均表明在末次冰期/间冰期尺度上沉积有机质主要以海相来源为主。C27/C31位于0.36~0.60之间,平均值为0.5,表明陆相来源中的草本植物对有机质的贡献大于木本植物。  (3)与南海北部上陆坡区选取的N-2沉积柱状样进行了整体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表明下陆坡TOC平均含量在全新世时为0.69%,TN平均含量为0.09%;上陆坡TOC平均含量为0.80%,平均含量为0.11%,明显高于下陆坡区,而在全新世以前其变化不明显。且TOC和TN含量的变化与沉积速率有正相关关系。  (4)不同层段样品抽提物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南海北部下陆坡沉积有机质来源于海相和陆相的混源,以海相来源为主。并且定量得到末次冰期旋回中每克沉积物(干重)中正构烷烃总量为2.33~7.47μg/g,平均含量为4.05μg/g。  (5)样品中检出了丰富的三环萜烷和五环萜烷等生物标记化合物,且以17α(H),21β(H)-藿烷为主峰。陆源有机质含量(∑25-33)高值对应于冰期,低值对应于间冰期;C31最高值对应于冰期,最低值对应于间冰期;L/H的高值对应于间冰期,低值对应于冰期。这都表明陆源有机质在冰期的贡献较间冰期大。
其他文献
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是显生宙以来具有重大意义的海洋生物宏观演化事件,古生代演化动物群完成了对寒武纪演化生物群的全面替代.之前学者认为,钙化蓝细菌的丰度在中奥陶世以后急剧
该文讨论了小秦岭构造变形序列及其机理,认为早期变形、中期塑性变形(D-D)是在地壳伸展体制下横向构造置换的结果.将太华岩群中韧性剪切带归纳为五类:边缘 韧性剪切带、顺层
二维GIS已经相当成熟,应用于地质领域的三维GIS也呼之欲出.但三维地质的情况极其复杂,其形状有凸有凹,可以有洞,因此其表面就在内表面和外表面之分.这种复杂的情况便得,表示
贵州碳酸盐岩发育红土分布广泛,是典型的亚热带岩溶分布区.近年来,与岩溶红土相关的环境及灾害问题日趋严重,如土壤侵蚀、酸雨、水土污染及工程地质稳定定性等.与此相关的研
基于新、新方法的定量化研究是地球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该文是对地震次生水空及特大洪水预测研究中如何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新技术的探讨.采用了专家权重模型和人 工神经网
油气化探与其他油气勘探方法相比具有成本低廉、可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实施以及能够反映非构造油气信息的优点,因而备受重视.然而,油气化探在向成熟迈进的过程中,却仍然颇受争议
学位
地外样品的稀有气体同位素组分含量,可以用来计算陨石的基本科学参数宇宙暴露年龄;对特定母体的多次碎裂事件加以辨别,判断成对陨石。高温炉单阶段或多阶段加热法可以提取陨石
锡矿的成因与花岗岩有关这一观点已被广泛接受,但锡石能否直接从演化至晚期的岩浆中结晶、锡成矿需不需要热液的富集作用等,仍然存在争议。  这个争论的解决,有赖于准确获得锡
在井网密度和地震资料精度均有限的情况下,仅靠传统的地震解释技术无法识别断距小、延伸短的低序级断层,更无从认识低序级断层的空间分布组合特征、形成期次和成因机制等。这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