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BOC信号性能分析及接收方法验证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kingsun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OC族新体制信号因其在频谱分离、测距精度、抗干扰性、抗多径性等性能上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卫星导航系统。其中高阶BOC信号具有更大的带宽以及更多的相关峰,给信号的接收带来了很大难度,虽然目前已经提出了较多去模糊性捕获跟踪算法,但对算法应用场景和性能的分析不够深入,相关的试验验证也不够充分。本文针对现有研究中验证场景不足,对性能分析不够细致的问题,更加深入地研究了高阶BOC信号的性能和接收方法,并围绕高阶BOC的接收技术进行了试验验证,工作如下:(1)总结了BOC信号的原理和特性,对比了不同阶数BOC调制,子载波余弦(Cosine)调制和正弦(Sine)调制在功率谱和自相关函数上的差异,分析了码多普勒对自相关函数的影响。(2)研究了高阶BOC信号在码跟踪精度和抗干扰性能上的优势,以及余弦(Cosine)调制和正弦(Sine)调制方式对高阶BOC信号性能的影响。从捕获时间、捕获概率和虚警概率等指标对高阶BOC信号的捕获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高阶BOC信号的误捕概率。(3)研究了BOC信号捕获和跟踪模糊性的来源,总结了现有的几种去模糊接收方式,比较了其性能差异和适用范围。提出了高阶BOC信号接收的两种解决方案:单边带接收时,应采用BPSK-like方法进行捕获和跟踪;双边带接收时,采用BPSK-like捕获,Bump-Jump去模糊算法进行跟踪校正。(4)研究了接收机射频前端、捕获模块和跟踪环路的设计。比较分析了在不同环路噪声带宽和超前减滞后间隔下,高阶BOC信号的理论码环跟踪误差。在软件接收机设计上,针对真实环境中的非理想因素,提出在环路参数应随载噪比进行调节,并将这些设计予以实现。(5)为了验证高阶BOC信号捕获和跟踪接收性能,利用软件接收机对卫星发射的BOC(15,2.5)导航信号的进行接收试验,得到不同载噪比下两种接收方式的码相位输出,经数据分析获得实测试验的测距精度-载噪比关系曲线。又设计试验模拟多径干扰,得出了两种接收方式的抗多径性能。通过以上工作,实现了对理论和分析的验证,细化了高阶BOC接收方式的适用场景,对高阶BOC信号的性能和接收方式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可信结果,对日后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合作交流,还是展示探索的过程与结果,都需要用一定的数学语言准确地予以表达。由此可见,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将直接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所以,加强对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  【关 键 词】 小学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本文主要是结合农村小学实际,根据本班学生的知识水平的特点,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摸索,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寻
对于短圆柱滚子轴承轴箱装置在组装后,其前后盖凸缘是否应该压紧轴承外圈端面,历来有两种不同的意见。本文试图对两种方案的利弊作一些简略分析,并据此提出螺栓紧固力矩应规
本文介绍了25.5m空调双层客车及其发电车通过小曲线半径的试验情况。通过2种编组方式,反映6种连控状态,经自制位移计测量各测点的车钩横向位移量(车钩旋转角)及风挡错动量,得
磁粉探伤工作中,准确判别真假磁痕形成的规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转8A制动梁滚子轴探伤为例,介绍了这方面的一些经验,供探伤工作者参考。
班主任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班主任要在工作中倾注全部的心血,不仅在班级管理中要讲究艺术,在与家长合作时更要讲究艺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健康、更全
基于2001-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在利用曼奎斯特指数计算工业TFP基础上,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工业TFP对区域环境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省域环境污染
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必须要对信息技术予以借鉴,通 过多种方式的应用,让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有效结合在一起,让语文课堂的构建更加呈
近日从江西省教育厅获悉,为增强江西省农村小学音乐、美术、体育紧缺学科教师队伍保障能力,自2016年起,江西省用3年时间为全省乡村(乡镇及以下)每所小学培训合格的音乐、美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但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这一点并没有全面地贯彻落实。当前个别幼儿园仍存在着小学化的倾向,最根本的就是忽略了孩子的天性,看
【摘 要】 2016年9月北师大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提出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如何培养?笔者认为,关键是要聚焦“课程”与“课堂”。学校一切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都是课程,在大课程观的理念指引下,近年来,我校以课程规划制订为抓手,坚持教师、专家、家长、社区共建课程,建构以“智慧教育”为核心的特色課程体系,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