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因利局研究(1876-1937)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1393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利局,俗称借钱局,是以借贷现金的方式救助贫民的慈善组织。因利局在推广过程中,又缘于其救助功能及运作方式而出现了便民局、利民局、借本公所等名目。名称尽管不尽相同,但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通过整借零还的借贷方式来救助需要帮助的人。近代中国自然灾害迭发,再加上连绵不断的战争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痛苦和灾难。随着西方慈善思想的传播,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中国传统慈善救济的不足,开始探索新的救助方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因利局逐渐兴起。因利局救助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前期提供需要缴还的本金,使贫苦小民能够靠自己的力量去摆脱困顿,最终实现不依赖于救济,而能够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因利局最先出现于光绪二年(1876年)的江苏扬州,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章程一经刊布,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极大的反响,各地纷纷效仿之。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因利局就经历了从创办到小热潮、低谷、高潮,最后被融入到国家实施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因利局自扬州开办以后,各地群起效仿,很快出现一个兴办高潮。光绪十五年(1890年),安徽巡抚将因利局的运作方法奏报朝廷,希望由官方接手主持。不料清政府以“以各节殊属琐屑”怕扰民为由,拒绝了由官府承办。自此,各地兴办的热潮逐渐消退,因利局步入低谷。清末新政时期,贫民生计问题更加突出,因利局又出现了复兴的趋势。这时期的因利局不再像之前一样将救助对象局限于城市的无业贫民,开始出现针对某一特殊群体的因利局,比如,以失业烟伙、旗民等为救助对象。民国肇建后,水灾、旱灾、兵燹之灾频发,为救济灾民、贫民,灾后救济中也出现了因利局的身影。后因救助效果显著,贫民受益颇多,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因利局最终被吸融进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中。因利局的设立促进了近代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慈善事业的近代化转型,缓和了社会矛盾,同时协助政府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适应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嬗变。纵观近代因利局50多年的兴衰浮沉,以史为鉴,可为当今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其他文献
塌角是精冲件基本特征之一,其大小会直接影响精冲件的使用性能,因此如何预测和控制精冲件塌角的大小一直是精冲研究的热点。目前塌角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分析影响塌角的因素、各
人类同时存现于物理、心理和社会空间,其中事体总是以长、宽、高为参数表现为一定的几何形状并占据一定的空间。事体空间位置的锚定在语言系统中用介词实现。与此同时,表征事
明清时期工商业繁荣,地方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江左名区”之姑苏,不仅为彼时区域经济之缩影,而且留下了大量真实明晰的工商业碑刻资料。明清工商经济的繁荣催生了一系列的工商
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了人们对微型化产品需求的增加。生产微小产品的相关技术日益受到研究学者和技术人员的关注,其中超声振动辅助微成形就是其中的热点。超声振动辅助微成
委婉语作为一种美化语言的技巧,广泛地渗透于当代人类文明和文化生活的各个角落。政客利用大众思维体系的漏洞粉饰辞藻,打着所谓人道主义旗号肆意暴力入侵。在国际外交冲突频
《齐格弗里德牧歌》是作曲家瓦格纳1870年为妻子柯西玛庆生而写的小型管弦乐作品。随着国内近年来掀起的瓦格纳作品热潮,《齐格弗里德牧歌》作为瓦格纳优秀的管弦乐作品其上
目的:探讨自我录像示范的干预对学龄初期儿童课堂学业自立行为养成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6-12岁儿童自立行为量表-课堂学业自立行为分量表》对常德某小学一年级目标班级4
自然语言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灵活多变的自然语言描述中蕴含丰富的地理空间信息,空间关系作为空间信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人们认知地理空间的重要内容。自然语言具有
语言的时和体是人类对物质世界中时间感知的反映。在英语中,时提供了时间相对于说话时间的语法标记,体则指定了时间结构中的视觉框架。在人类生活的世界中,不管是有界的物体
多道次旋压成形是加工回转体零件的一种成形工艺。近年来研究人员已经通过实验的方法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多道次普通旋压成形件的壁厚分布,起皱现象,旋压力分布等多种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