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活动模式识别的个体分类及活动预测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d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交通系统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交通模型的关注逐渐从基于出行的研究转向为基于活动的研究,而相应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过程也随之不断演变。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长时大范围出行者时空轨迹数据能够被获取并加以利用,为基于活动的交通模型提供了良好支持。手机信令数据作为其中的一种典型数据,具有许多传统数据难以比拟的优势,但也面临着诸如语义信息不足、用户隐私限制等带来的数据缺陷,因此需要与传统数据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进行融合,才能进行出行活动行为分析。
  论文首先利用2009年上海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及同一年份的美国五个大都市统计区的居民出行调查数据,经过预处理后得到各地区工作日和双休日的居民活动链。再以半小时为单位,根据活动链确定每个时段的主要活动类型,得到带时间段序号的活动类型序列。将一位居民的活动序列类比为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一篇文档,序列中的一个元素视为文档中的一个词语,利用隐含狄利克雷分布(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 LDA)主题模型,获取居民的活动主题分布,并将其定义为居民的活动模式。用居民的活动主题分布对居民进行聚类,根据聚类结果把居民划分到不同的代表性活动模式之中,同时可实现个体分类的目的。并对中美六个地区工作日和双休日的代表性活动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其次,论文对上海市的手机信令数据和居民出行调查数据进行融合,得到手机用户的活动链,利用前述方法识别出手机用户的代表性活动模式。论文还对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RNN)进行改造,引入时间窗口和活动开始时间间隔转移矩阵、活动类型转移矩阵,构建了个体用户活动预测模型。对每个代表性活动模式进行训练,得到各自的模型参数,预测用户在下一个具体时刻的活动类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
  本文为代表性活动模式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根据代表性活动模式识别的结果进行个体分类,可以精准定位目标群体并进行决策分析。在非集计层面上,活动预测的结果可为基于活动的微观交通仿真提供支持,也能在用户个性化服务及实时服务中起到辅助作用。在集计层面上,若进一步考虑用户空间位置信息,可对用户日常活动时空位置进行预测,以区域为单位集计后得到区域的出行需求。
其他文献
轨道交通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方便城市居民出行,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地铁的运用维护也需要较大的代价,其中轮轨的磨损和养护占有较大的比率,钢轨的曲线磨损、钢轨的波浪型磨损、车轮不圆磨损等问题导致车轮的频繁镟修。  本文以轮轨滚动接触的接触几何计算方法、力学分析主要理论及计算方法为基础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适用于对到交通车辆轮轨接触的计算方法。对上海地铁2号线科技馆站和江苏路站附近的踏面外形测
学位
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信号切换模式多样,可分为绿灯启亮前由红灯切换至绿灯的模式(简称“绿前切换”)和绿灯即将结束时由绿灯切换至红灯的模式(简称“绿末切换”)两大类。我国城市道路交叉口常见的绿前切换模式有红灯、红灯倒计时和红闪,常见的绿末切换模式有绿灯、绿灯倒计时和绿闪。论文研究以上不同切换模式下的驾驶行为,进而分析各信号切换模式的差异及适用性。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查、驾驶模拟实验等手段获取驾驶
学位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运量大、速度快、污染少、准时、安全和舒适的公共交通方式,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和引导城市发展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客运交通骨干,灵活性较差,难以实现“门到门”的服务,因此需要与接驳交通方式进行有效衔接,才能使其优势发挥至最大化。  在轨道交通车站接驳领域,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对车站接驳交通方式的划分,进而得出各种接驳交通方式的客流分担量,这是确定接驳设施规模
近年来,随着高速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对列车运行速度和精确控制要求越来越高,轨道车辆的运行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问题尤为突出。而活塞式压缩机作为轨道交通车辆空气制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其运行时机器内部未平衡的惯量、惯性力矩往往引起压缩机机组的剧烈振动。剧烈的机组振动不仅严重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还以向外辐射的形式引起相应位置的连接部件、车体悬梁、车厢地面的振动并产生噪声,对压缩机装置的技术性能,车体结
学位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已经进入高速时代,作为世界上高铁系统集成能力最强、营业里程最长、运营场景最复杂的国家,我国对高铁安全高度重视。高速铁路运输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可能造成安全问题的突发事件种类繁多、影响严重,及时合理地对高速铁路突发事件进行预警,对于加强高速铁路安全管理、减少突发事件事故数量、降低铁路运营危险影响、促进高速铁路安全高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依托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学位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多条线路建成通车,我国高铁进入网络化运营的新时代。研究高铁网络的结构特征以及突发事件在网络中的传播扩散机理,对保障旅客安全、快速地出行有着重要意义。复杂网络作为近年来不断发展的复杂系统问题前沿理论,在各学科领域中都被广泛应用,它的提出使得许多现实中的复杂性问题可以从一种全新的角度进行解释与分析。将复杂网络理论应用到交通运输网络这一领域是一个较为创新的课题,特别是对高铁网络能
学位
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中居民的活动密切相关。因此,描述居民的活动空间,并以此揭示城市的空间联系能够帮助决策者认知城市空间结构,理解城市空间结构形成背后的逻辑,为空间结构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近年来,大范围、长周期观测的个体数据出现为城市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机遇。与传统调查数据相比,移动通信数据覆盖范围广、精确度高,可以从时间与空间层面对个体出行活动进行连续
城市内涝、噪音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双层排水路面因具有良好的防堵塞、排水、降噪性能而广受重视。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对双层排水路面的细观结构和排水能力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在加速加载条件下的演变规律。  本文首先设计和评价了三种排水路面结构(单层OGFC-13,双层OGFC-13+OGFC-20,双层OGFC-10+OGFC-13)混合料。通过基本路用性能试验和汉堡车
学位
本文在总结传统加固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以沪嘉高速公路两座桥的加固为依托工程,提出一种以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为核心材料的加固方案,对UHPC加固桥梁的新技术进行应用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有:  1)通过文献调研与实地桥梁病害的调研,总结了当前桥梁加固方法的优缺点。  2)通过对沪嘉高速两座桥——蕰藻浜桥和新槎浦桥病害的调研与UHPC材料技术的总结,提出了一种基于UHPC的加固方法,具体为通
学位
随着城市的扩张及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延伸,不断有大量的新建工程与既有运营高铁桥梁交叉或并行。由于冲孔灌注桩较钻孔灌注桩在砂卵石、砾石地层中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因而在工程中大量应用。但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冲击钻孔产生的振动可能会对临近高铁桥梁产生负面影响。冲孔桩施工时,既要保证高铁桥梁的正常使用,又要保证新建工程的顺利建成。因此,对于临近高铁桥梁的冲孔灌注桩施工振动的影响研究很有意义,鉴于此,本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