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地油蒿对沙埋和风蚀的生态适应:存活、生长和繁殖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vwen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丘生态系统是植物生存的一个极端环境。在该生境下,养分贫瘠,年降雨量低,风沙活动频繁。在该生境下沙埋和风蚀是植物常常遭遇的事件。在长期的沙埋和风蚀进化中,一些沙生植物形成了各种适应风蚀和沙埋的生态适应对策。通过研究这些物种对沙埋和风蚀的反应,有利于揭示沙生植物耐受沙埋/风蚀的机制,以及对沙丘环境的适应策略。本文以毛乌素沙地的优势半灌木油蒿为材料,应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深度的单次和多次沙埋和风蚀对其幼苗存活、生长和繁殖的影响。本项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果:   (1)油蒿幼苗存活率在中度沙埋处理下没有受到显著影响,但在深度风蚀或完全沙埋处理下显著降低。幼苗的叶面积、高度及生物量增长仅在深度风蚀或完全沙埋处理下有所降低。沙埋处理提高了油蒿幼苗对枝、叶生物量的分配,而风蚀处理则相反地促进了油蒿幼苗对根部生物量的分配。在风蚀或沙埋处理下,特别是深度风蚀或完全沙埋处理下,较大的幼苗比较小的幼苗有更高的存活率。   (2)两年生油蒿个体在风蚀处理下的高度生长显著降低,但在沙埋处理下能保持稳定的高度生长。深度沙埋降低了油蒿的生物量增长,但中度沙埋对于生物量增长没有显著影响。通过当年生营养枝的生物量体现的营养生长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沙埋或风蚀并没有显著加快或延缓油蒿开始繁殖的年份。油蒿的繁殖能力在深度风蚀下降低。在风蚀处理下,油蒿通过减少对种子和整个繁殖枝的生物量来的分配来减少对有性繁殖的生物量投资,但当年的营养生长没有受到影响。当年生营养枝的生物量在30cm沙埋处理下较对照显著降低,但沙埋处理对繁殖枝的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当年的有性繁殖的生物量与营养生长的生物量的比例在风蚀处理下较在沙埋处理下低。   (3)在重复风蚀和沙埋处理下,油蒿的最终高度、总生物量及所产生种子的生物量没有受到显著影响。油蒿的高度相对增长率在重复沙埋后增加,而在重复风蚀处理下没有明显的改变。在重复沙埋下,油蒿的生物量分配方式保持不变,而在重复风蚀条件下,油蒿对地下生物量的分配显著提高。   以上结果表明油蒿幼苗对中度的风蚀或沙埋有着较强的耐受性。不同同生群幼苗对风蚀和沙埋的不同反应表明较大的幼苗个体有利于其在沙丘环境下的幼苗的成功建立,同时该研究结果也表明在沙地植被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对于刚刚萌发的油蒿幼苗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其遭受深度风蚀或完全沙埋是非常必要的。当年的有性繁殖的生物量与营养生长的生物的比例在风蚀处理下较在沙埋处理下低,这表明油蒿在风蚀处理下更倾向于营养生长。沙埋处理后,对地上生物量分配的增加利于支持植物茎部的伸长,帮助植物脱离深度沙埋以及补偿沙埋过程中丧失的光合组织,从而恢复植物的光合能力;而在风蚀条件下,油蒿对地下生物量的分配显著提高。风蚀后生物量向根部的转移有利于增加对根部的生物量投资来恢复其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从而更好的适应沙丘环境。以上不同的生物量分配策略有利于油蒿适应沙埋和风蚀频繁发生的流动沙丘生活环境。
其他文献
自噬是对细胞存活和稳态维持至关重要的一种的代谢过程,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1(mTORC1)的抑制可以激活自噬。我们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尽管氨基酸饥饿和小分子抑制剂对mTO
脉冲超宽带(IR-UWB)系统使用宽度极窄的脉冲信号进行通信,传输信号的频宽很宽。在超宽带无线电的占用频段内存在大量的无线通信信号,所以将不可避免地与其它无线通信系统之间产
运动方向的检测对于哺乳动物的生存有着重要意义。在视网膜上存在着方向选择性神经节细胞(DSGCs),它对于沿某一特定方向的运动反应强烈,而对于相反方向的运动刺激则几乎没有动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发展至今,已经深入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在航空航天及军事等很多应用领域,对接收机的灵敏度和动态性能等指标提出了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短距离高速无线通信已成为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脉冲超宽带技术由于具有低功耗、高传输速率、保密性好等特点,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由于脉冲
4H-SiC MOSFET具有开关频率高、功率密度大、耐高温、抗辐照等优点,在军用和民用领域前景广阔。但由于4H-SiC/SiO2界面态密度高,导致沟道迁移率降低,阈值电压不稳定,严重阻碍了4H
本文以惰性气体Xe为研究对象,针对Xe原子440nm附近的多光子共振电离过程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探索惰性气体多光子过程中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反应动力学机制,为稀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科学界与公众的强烈关注。据预测,CO2浓度倍增后的全球平均地面气温可能上升1.9-5.2℃,且在中高纬度地区升温最为显著;全球年降水量
太赫兹波技术在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领域,以及医学成像、安全检查、产品检测、空间通信等应用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太赫兹波辐射源技术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