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语言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乃至认知学家的关注。随着语言学研究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一系列解释隐喻现象的理论。1986年 Sperber和Wilson在出版的《关联: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了关联理论,在阐释交际与认知的同时,提出了看待隐喻的新视角,揭示了隐喻理解的本质。关联理论认为隐喻属于一般话语,不需要特殊的解释能力和程序,它是言语交际中一般认知推理能力自然发展的结果。关联理论对隐喻的阐释不仅拓展了以往的隐喻研究,同时也表明: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还是一种思维方式。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认知工具,它来源于人民,能够生动的反映各民族的历史、经济、习俗以及心理等特点,蕴藏了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对隐喻进行准确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 翻译是语际间的转换,实际上却是跨文化的传达。它不仅涉及两种语言,同时也涉及两种文化。这点在译界早已成共识,人们从重视语言的转换转向更重视文化的转换。关联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两轮交际活动。第一轮由原作者与译者构成,其中原作者是交际者,译者是接受体;第二轮由译者与译文读者构成,译者是交际者,译文读者是接受体。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扮演着双重角色。在两轮交际活动中,最佳关联性才是交际成功的保证。译者一方面要付出努力寻找原文的最佳关联,形成对原文的正确理解;同时要把自己对原文的理解以最佳关联的方式传达给译文读者。因此,传递最佳关联性就成为翻译的原则。 本文以曹禺先生的著名话剧《雷雨》作为个案分析。通过对译文中一系列隐喻翻译的分析,评析了译文中隐喻的翻译质量,阐释其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探讨了比较具体的隐喻翻译方法。本研究表明,不管使用什么样的翻译方法,是直接翻译,间接翻译抑或二者相结合,只要不违反关联原则,保证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对统一隐喻信息做出同样的反应,便达到了最佳关联,就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