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场建筑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初探——以重庆梁平县体育场项目为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fe11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场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不仅成为城市形象的代表,也为市民提供观看比赛或演出、运动休闲的空间场所,而体育场建筑公共空间是体育场中市民使用最为频繁的区域,也是体育场空间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现代化时期,它具有提高城市形象,促进人们精神生活丰富与满足的积极意义。  但由于体育场建设周期短,工程量大等特点,在设计上过度注重外观性与标志性,往往不能真正从使用者角度出发,做到以人为本,对于人性化空间与细节等的考虑显得不够深入仔细,加之我国城市用地紧张的现状,高质量、高标准的体育场地数量稀少,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日常运动健身的需要,而一些承办过大型赛事的体育场,在后期运营与管理上也呈现亏损的现象。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建设用地和资金,尽可能保障人们对体育场使用的舒适与方便,满足人们对于体育赛事的热爱,使体育场成为人们真正愿意前往的地方,是摆在每个建筑设计人员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  本文以上述观点或问题为基点,以空间理论与人性化设计理论为指导,将体育场建筑公共空间的特点与人的心理、生理行为特征相结合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把理论问题具体化、实际化,以调研与参与的实际项目为依据,进而提出体育场建筑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的方法与策略,并将策略运用于实践项目中,希望通过实践的检验,能对今后的设计有所帮助。  提问——从实际出发,通过对我国现有几座大型城市体育场的调查与研究,结合目前我国体育场设计的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我国体育场设计以形象和满足基本使用功能为主,缺乏对整个建筑的人性化设计思考,进而选取其中使用人数最多的体育场公共空间,进行研究。  分析——从提出的体育场公共空间缺乏人性化设计出发,通过对我国现有体育场公共空间的通常设计方法中的功能布局方式、空间形态设计、环境细节设计三方面进行分析,阐明体育场公共空间的基本组成形式和空间特点;再以人性化设计为前提,对处于空间中的人的心理行为、生理行为方式,以及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进而将两方面结合起来,进一步将所提问题转化为功能布局、空间形态、环境细节与人之间的矛盾问题,为策略的提出明确了方向。  总结——根据以上分析,结合人性化与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总结体育场公共空间设计的人性化设计原则,对之后的方法与策略的提出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策略——根据问题与矛盾,从所提问题的三方面出发,运用原则与方法提出体育场建筑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的建议与策略,其中以笔者参与设计的重庆梁平县体育场实际项目为依据,有针对性的尝试将建议与策略运用到实践项目中,并通过部分已建成项目为支撑,进行归纳与总结。
其他文献
理性主义设计风格是建筑学范畴非常重要的设计流派之一,历经多年多种思潮涌现,它们所提供的观念和方法,对我国建筑理论建设和现实实践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本文基于当代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力度推行绿色建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绿色建筑,随着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的颁布,北京、上海等地方绿色建筑评
学位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曾驻于武安市的冶陶镇冶陶村。在1946年到1948年期间冶陶村成为晋冀鲁豫边区秘密首府,曾一度成为晋冀鲁豫四省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
我国的传统民居建筑承载着优秀的历史文化,在这些传统建筑中不仅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思想、价值观和审美观,更是我国传统文化所遗留下来的物质财富和智慧结晶。武安地区遗存有许
士文化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中的瑰宝,更是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原动力与内驱力。士文化对上影响着统治阶级政策策略,对下影响着普通老百姓的伦理道德,渗透到了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治
随着直辖以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重庆城市化进程飞速推进,目前,城市建设已进入“二环时代”,住区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山地规模住区大量涌现。在快速城市化与土地供需矛盾日益激化
本论文属于工程实践类论文。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发展迅速,数量与规模都极具扩大。许多高校不同程度地都面临着扩大、调整、改建、新建等各项任务。其中,教学楼是其中重要的
用于军事防御的据点是由史前防御聚落发展而来,在战争时踞城作战是早期防御的主要作战形式。随着战争的发展,除了筑造城池驻守,还衍生出将这些城垒连接起来的线性防御工事--长城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正在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威胁: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制约经济发展也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生活。为了恢复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