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对中韩贸易结构变化的影响分析——以制造业为主要研究对象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ong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中韩经贸交流的日趋频繁,中国对韩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可以说中国已经成为韩国经济发展与产业调整的极为重要的因素。韩国对中国出口零部件及原材料等中间产品长期获得“中国效应”。然而,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许多学者怀疑这种中国效应能否持续。这是因为随着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加强,在中间产品产业上国内生产增长较快,进口替代也日益加速。实际上,近几年以来两国贸易结构之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造成中韩贸易变化的因素很多,包括对加工贸易的规制政策等中国产业对外政策的变化、由发达国家经济萧条引起的外需减少及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引起的进口替代增加等。其中,中国的产业结构高度化具有长期及结构性的特点,除了引起中韩贸易结构的变化以外,还影响到未来韩国经济与产业结构。即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通过贸易,直接影响到韩国的贸易收支的变化,并且对韩国产业发展及结构变化产生极大影响。因此,详细研究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与相关产业政策对预测韩国未来的产业结构变化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尤其是,在中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过程中,分析中韩贸易结构的变化以及中国各个产业生产规模增长对中韩贸易的影响对未来应对中国产业的变化时韩国采取相应对策方面也有研究意义。   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首先对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趋势进行分析,并考察对产业结构变化起决定性影响的中国政府的产业政策变化内容与特点。然后,对中韩两国的贸易结构变化进行深层探讨,进而考察两国之间的贸易竞争关系与产业内贸易关系的变化与特点。为了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对在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过程中,中国各产业生产规模增长对中韩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基于分析结果,为两国贸易持续发展及新的合作提出政策建议。在产业结构变化过程中,制造业除了具有驱动整个经济的核心部门的作用以外,也是在中韩贸易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一个部门,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对象领域限定于制造业。   根据三次产业结构演变、高附加值结构变化和要素密集度变化等衡量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几种指标,对中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如下:在三次产业结构方面,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化基本上符合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即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从制造业内部结构分析来看,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产业结构从低附加值产业向以重化工、电子通信等高附加值产业为主进行高度化。另外,从要素密集度变化看,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持续上升的趋势,而劳动密集型产业曾显出下降的趋势。根据OECD技术分类标准,对中韩产业结构变化的比较分析表明,两国都正在进行着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过程。与韩国相比较,中国90年代后期以来在高端及中端技术产业方面的增长比较缓慢,在低端技术产业出现了缓慢下降的趋势。   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因素很多,其中产业政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直接影响到整个产业结构转变与发展方向的主要因素。本文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产业政策划分阶段与政策内容加以区分,研究产业政策的主要变化趋势与未来的政策方向,其主要内容包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政策经历了三个变化阶段。第一阶段为从1978年至1991年的以轻工业为主的产业调整阶段。第二阶段为从1992年至2001年的支柱产业等推动扶持产业政策的阶段。第三阶段为2002年以来的新型工业化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追求把成长方式转变为持续发展与集约化,通过信息化带动传统重化工的现代化,推动产业内素质的改善。从此可以知道,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中国产业政策是主要以重点发展轻工业与支柱产业为主的选择性产业政策,而21世纪以来的产业政策主要以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为主,尤其是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等。   在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过程中,对中韩贸易结构变化的影响分析如下:   第一,从按产品加工阶段分类来看,随着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进展,中韩贸易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从1998年到2009年,韩国对中国出口的半成品与零部件等中间产品的比重逐渐下降,而对中国进口比重却在逐年增加。在中间产品中,尤其是零部件的出口比重自2005年以来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对中国进口比重逐年上升,这说明韩国对中国中间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持续下降。另外,最终产品对中国贸易主要以资本货物为主进出口增长。这表明,韩国对中国最终产品的贸易转变为以资本货物为主高度化发展。   第二,从按不同技术水平分类来看,韩国对中国进出口结构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中高端技术产业转变为2000年以来的高端技术产业为主。特别是,在以电子通信行业为主的高端技术产业上中韩进出口比重大幅增长。这表明,随着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加强,两国的贸易结构也以高技术产品为导向呈现出明显的高度化。   分析中韩两国贸易竞争关系与产业内贸易关系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两国之间的贸易竞争力与产业内贸易关系上出现许多变化。韩国对中国出口的产品中,半成品、零部件等中间产品对中国具有贸易竞争优势,但是贸易竞争指数逐年下降。资本货物对中国贸易竞争力指数保持上升和下降的不稳定的状态。这表明,在这些产品方面中国对韩国贸易竞争力持续提高。这种现象也表现在中国对世界出口的中间产品与资本货物的贸易竞争力持续上升。另外,在零部件、半成品以及资本货物的中韩产业内贸易特点较为突出,而初级产品与消费产品则具有单向贸易的特点。   第二,按技术水平分类产业来看,在中高端技术产业与高端技术产业方面,韩国对中国处于贸易竞争优势,而从2005年前后以来贸易竞争力指数持续下降。中低端技术产业对中国贸易竞争力下降较为迅速,自2007年以来转换为净进口局面,低端技术产业从2001年以来贸易劣势加深。从两国产业内贸易结构来看,在高端技术产业方面两国产业内贸易非常灵活,中高端技术产业从2006年以来出现产业内贸易的特点。中低端技术产业与低端技术产业自2005年以来出现产业内贸易指数持续减少的趋势。由此可见,中国产业结构向高端及中高端技术产业转移,两国的产业内贸易也向以高端及中高端技术产业为主转变。   第三,从分析中可知,韩国对中国具有贸易优势的中间产品与高端技术及中高端技术的贸易竞争力持续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在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过程中本身生产能力的提高,出现进口替代现象。零部件与半成品方面对中国贸易竞争力快速下降的趋势反映出,中国的这些产品的进口替代的速度加快。而且,高端技术及中高端技术产业方面中国出口产业化速度加快。尤其是,韩国在中高端技术产业的机械与交通运输等行业对中国贸易竞争优势逐渐下降,即在这些行业中中国出口产业化进行得较快。这表明,韩国作为中国生产制成品所需要的零部件与原材料的供应国,多年以来享受的中国效应会持续减弱。   在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过程中,具体产业的生产规模增长对韩国进出口影响是未来韩国经济对应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及生产规模的增长的主要因素,具有相当重要的研究意义。对从1997年到2007年,按照不同技术水平分类的中国产业增长对韩国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进行的实证分析的结果如下:   第一,在韩国对中国出口方面,四类不同技术水平的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对韩国向中国出口影响的估计结果为:除了低端技术产业以外,高端技术产业、中高端技术产业、中低端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增长对韩国向中国出口增加起正向推动作用。尤其是,高端技术产业的增长对韩国出口的影响程度(弹性)最大。从按细分组的18个个别行业来看,除了低端技术产业的纺织及衣服、毛皮行业以外,所有行业都影响到韩国出口的增长。其中,分别属于高端技术与中高端技术产业的电子通信行业与交通运输设备行业的规模增长对韩国出口增长的影响力较大。这很可能是因为韩国对中国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这些行业,而且零部件等中间产品的本土采购率不高。中低端技术产业的橡胶与塑料行业的影响力较强,而在低端技术产业的木材及造纸行业则有负向作用。   第二,从时间因素固定效应结果来看,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时间固定效应系数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以及中国国内生产水平的提高,一些行业出现进口替代现象,即对韩国出口造成影响的中国产业增长因素的贡献度逐年下降。   第三,在韩国对中国进口方面,四类不同技术水平的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长对韩国从中国进口的影响的估计结果为:高端技术、中高端技术、中低端技术、低端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增加对韩国从中国进口的增长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但是,从18个行业的细分分析中可以看出,中高端产业的机械行业与中低端产业的非金属矿物行业及低端技术产业的印刷等行业具有统计显著性。其中,机械行业是韩国对中国具有贸易竞争优势的行业,然而自2000年初以来,其贸易竞争力指数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中国该产业的增长对韩国从中国进口的增长具有较大影响。   第四,中国产业规模的增长对韩国进口影响的时间固定效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实行产业结构高度化及技术进步政策,韩国对中国进口的零部件等中间产品数量逐年上升。这种估计结果与近几年韩国从中国进口的零部件等中间产品数量增加的现实非常吻合。   从本文的分析中可知,韩国对中国出口的中间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并且在对中国具有优势的产业上中国的出口产业化速度迅速加快。实证分析结果也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产业增长对韩国出口影响的时间固定效应逐年下降。这些都反映出,中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趋势加强,中国国内生产能力的提高,进口代替增加的现实。因此,韩国要持续发展对中国的出口,并且寻找在中国产业结构变化过程中与产业政策变化中给韩国带来的机遇。一是,韩国要将现有的以加工贸易为中心对中国出口结构转变为以针对中国内需市场为主的出口结构。中国政府自2006年以来采取加工贸易抑制政策,这种政策的变化导致在华投资的韩国企业面临经营上的困难。此外,从本文实证分析中可以看到中国的化学制品、钢铁等内需为主产业的生产规模增长对韩国向中国出口促进作用较大,这说明针对中国内需产业的出口战略很重要。二是,韩国必须提高零部件以及材料部门的技术水平,开发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中国政府近几年以来强力推进对核心零部件及原材料的发展政策,强力推进该产品的进口替代与产业化。因此,韩国应该通过高附加值、高技术的零部件等中间产品的开发与生产,保持与中国的产品分工关系。三是,韩国企业要强化中国的本土化战略。韩国企业为了提高中国内需市场的占有率,应该强化R&D投资、生产、销售、流通、服务等本土化战略。   对中韩两国的建议如下:一是,为了保持中韩经济和双边贸易的快速发展,两国有必要在未来展开更密切的关于经贸关系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合作。政策制定者们不仅需要着眼于本国经济,更需要积极关注外部世界的变化。二是,中韩两国应寻找及开拓共同合作的领域。尤其是,两国在可再生能源、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寻找相互合作的机遇。通过互相共同研究、技术人力与信息的交流,促进该产业的发展,进而在全球上占有利的地位。三是,为了中韩经贸关系的进一步扩大,两国共同努力创造有利的贸易环境。中韩FTA可以给两国贸易、投资等经贸关系带来良好环境与条件。中韩两国签订FTA面临着农业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两国应通过充分协商,克服障碍,慎重签订中韩FTA,在基于共赢的原则上将有利于创造出更加便利、高效的贸易环境。
其他文献
本文对云南省发展生物能源产业做了经济学的分析,并且对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也做了评价。生物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主要用于替代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具有广
[考点概述]  名词性从句包括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它既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又是高考的热点。对于名词性从句高考侧重考查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对该类从句的语序、从句连接词的运用以及主从句时态的呼应等知识点的掌握。其常见考查方式有:1.考查引导名词性从句的连接词;2.考查what与that,whether与if,whether与that的使用区别:3.考查名词性从句的语序,
近年来本院收治数十例尘肺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病例,其中1例较为典型,报道如下。1职业史患者1956年至1999年于某电机厂铸造车间任木模工,累计接尘作业34年,于1999年经南京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促进区域产业与世界生产体系的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成为当今国际产业发展的亮点及主旋律。产业集群亦是一个不断演进的生命体,一方面,它
本文通过对北方黑河地域不同季节的油画风景创作进行表现手法的分析;结合四季油画风景创作过程中不同美的感知,探究黑河地域性油画风景创作中的情感表达;最后针对油画风景创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随着我国开放式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大,基金已经成为广大个人投资者理财投资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非机构专业的投资者,如何对基金的业绩和风险等内容进行评价,已经成为其作出投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近些年,我国新课改教育理念深入推广到全国各大中小教育机构,语文作为我们中华民族传承的重要基础科目,也受到了教育行业的重点关注。新课改指出,小学语文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