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伦理性的后现代重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应当使道德的目的在一切教学中——不论是什么问题的教学,普遍存在并居于主导地位。”按照这种说法,如果我们把课堂教学比喻为一个有机体的话,那么伦理的性质就好比是这有机体的灵魂,而其它的一切属性就是这有机体的躯体。从本质上讲,看不见的灵魂比看得见、摸得着的躯体更加深刻。为此,研究教学之魂——教学伦理——便具有了极为重要的意义。教学是具有伦理性质的,从历时态来看,教学的起源宣示着教学伦理性质的始点,教学的历史见证着教学伦理性质的足迹:从共时态来看,有关教学的概念阐述着教学伦理特性的内涵,教学的特征界说着教学伦理性质的意义。但是,启蒙以降,现代性所累积的各种弊病和困境都在现代性的教学理论中得到反映和印证。启蒙运动以来,西方社会逐渐从浪漫主义的世界观向祛魅的、机械论、技术化的世界观转变;作为现代性核心价值的——理性——一种异化的、分裂的工具理性将人从价值的核心推向了边缘:现代性所秉持的科学认识论及其视野下的实体性知识观将个人的主观经验和生命体验从认识中剔除出去;而出于对自然科学中科学化和标准化方法的崇拜,现代性更是将普适性作为自己的方法论基础。与此相对应,在现代性的影响下,课堂教学在本质上被广泛的视为一种技术性的活动。这种教学本质的技术化嬗变导致了教学伦理性的弱化乃至遮蔽。在价值观上,现代教学秉持的是功效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将公平作为效率的的陪衬,将学生作为被规训的工具,将教师作为悲壮的牺牲者。在认识论上,现代教学继承了现代性科学性质的认识论,这种认识论由于过分强调知识的权威而不可避免的导致学生的齐一化和呆板化。在方法论上,现代教学崇尚的是具有规训性质的普适性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将教师异化和降格为“匠人”性的存在,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教学中“马基雅维利主义”的盛行:为善的目的可以使有害的手段和方式合理、合法化。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现代教学的挤压和排斥下,教学的伦理属性已经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了少有人问津的荒芜之地。面对教学伦理性在现代教学中所遭遇到的困境和危机,教学论研究者纷纷给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法:复兴传统教学理论;深化现代性教学谋划;走向后现代主义教学。在综合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认为退回到现代性之前的教学、进一步深化现代性教学、走向激进的后现代主义教学三种主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学伦理属性的回归提供了某种思路和有益的借鉴,但是均不具有现实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首先,退回到现代性之前的教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吸纳传统教学中丰富的伦理思想,但是这种伦理思想缺乏在现代社会生根发芽的现实条件,并且这种植根于传统社会的教学伦理思想具有等级性、封闭性和空疏性等特点。其次,哈贝马斯所设计的继续深化现代性这个尚未完成的谋划,虽然以交往行为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理性(这里指的是异化的理性)对个人的压迫,但是他终归将经过交往而形成的理性放置在人的生存活动之前。最后,激进的后现代主义给现代性教学以致命性的一击,但是其主事解构、否定、批判和怀疑,而缺乏应有的建构和肯定的维度,这使得其缺乏承担起重建教学伦理属性的气质和能力。而兼具批判性和建设性两个维度,并吸收借鉴前现代性、现代性和激进后现代性优秀品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教学理论是最佳的突围路径。后现代主义特别是作为其重要分支的德性理论将人类的活动分为创制和实践两种,并认为人类活动在本真意义上应该是一种内涵德性的实践性质的活动。这就将在现代教学中被技术化的教学活动所忽视乃至悬置的教学的伦理属性凸显了出来。后现代主义将人类的价值追求分为“内在利益”和“外在利益”,并引导人们致力于追求教学的内在利益,这就将现代性视野下教学的功效价值转化到“以人为本”上来。这种以人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是对功效价值的反思和超越,并在反思和超越的过程中实现了学生从“材”到“人”的全新定位,实现了教师从“奉献主义”到“生命本位”的全新诠释。在认识论上,后现代主义将现代性教学所倡导的科学认识论转化为生活认识论,这种生活认识论对知识的属性进行了重新的解读和界定,并实现了知识的师生共同创读,这种共同创读完成了学生从一种“知性”的存在到完整生命存在的转变。在方法论上,后现代主义将现代性教学视野下的普适性的教学方法改造为情境性的教学方法,并强调教学方法的生成性、留白性、主动性与向“善”性,这就将被现代教学所遮蔽的教师作为伦理性存在和资源开发者的角色挖掘了出来。在批判了现代性教学导致伦理属性的缺失并具体阐述了自己的教学主张的基础上,后现代主义还必须积极的寻求建构自己理论主张的具体路径和相关措施。这是后现代主义在恢复教学的伦理属性的道路上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重要使命,也是后现代主义教学主张贴近教学实践、永葆活力的必要条件。首先,恢复教学的伦理属性,建构后现代主义教学主张,应该以理念的变革作为内在的依据。这种理念的变革主要包括个人本位下自由与责任的统一、崇高追求下奉献精神与生命本位的统一、和谐关系下主导与主体的多样化和动态化等。其次,应该从教师身上着手。为此,我们倡导要提升教师教学的伦理敏感性、凸显教师教学的方法论意识和强化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角色。最后,应该以教学制度建设作为外在的保障。为此,我们提倡教学制度建设的人本意识和生命意识。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要求:教学制度要尽量满足师生不同层次的需求;学校要秉承道德领导的理念;评价制度切实减轻师生的负担。本研究以实践中生发的问题为着眼点,遵循实然困境——原因探析——应然走向——突围方法这样的研究路径,运用伦理学的理论视角对现代教学进行了全方位的审视和反思。在此基础上对教学的应然走向进行了谋划,对具体的突围路径进行了建构。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召唤教学研究之魂。主要从教学实践中生发的有违道德的教学事件和现代教学的异化两个方面入手,探讨了本研究的问题之源;对伦理、教学伦理、现代性、后现代主义等概念进行了辨析;从对教学认识论的反思、教师的职业伦理、教学具有道德性、规范伦理学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已有研究在教学伦理方面的所见与未见;对研究的方法、思路和研究的主要问题做了简单的介绍;从理论和实践视角两个方面阐述了本研究的价值之维。第二部分,教学何以具有伦理性。对劳动起源说进行了反思,对伦理起源说进行了辩护;从教学史的角度对前现代性、现代性和后现代的教学进行了梳理,对教学的伦理足迹进行了寻觅;从反面的视角,对教学的几个概念进行了反驳,阐述了教学的伦理特性;从教学的特点入手,对教学的伦理性进行了解说。第三部分,现代性的教学主张及其所遭遇到的伦理困境。从哲学的四个领域: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探讨了教学在现代性的话语体系下伦理属性缺失的表现、过程、原因,并对现代性教学所导致的伦理属性的缺失进行了批判。第四部分,重建教学伦理属性的路径。将重建教学伦理属性的路径总结为三种;就三种路径的主张及其利弊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在比较、分析和鉴别的基础上论证了走向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教学理论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第五部分,后现代主义的教学图景及其重建伦理性的努力。从哲学的四个领域: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探讨了后现代主义的教学主张,并分析了后现代主义的教学主张在重建教学伦理属性方面所做的努力。第六部分,教学伦理性后现代建构的具体路径。我们认为理念、教师和制度是教学伦理性后现代建构的三条重要进路。其中,理念是教学伦理性后现代建构的内在依据;教师是教学伦理性后现代建构的生力军;制度是教学伦理性后现代建构的外在保障。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和进步,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我国社会发展道路的自信心。这条道路是党和人民艰辛探索出来的,来之不易
日本人的投票行动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王新生所谓投票行动,是指选民通过参加投票或不参加投票而对政党、政策、候选人作出选择的政治行为。本文分析的是日本选民之投票行
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健康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影响其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健康的人际关
众所周知互联网企业不同于以往的传统企业,传统企业与客户的面对面的沟通更加方便。在企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京东强烈的需要一个形象代言。而最合适完成这个代言任务便是一只
城市是商品交换行为最多、最频繁、最集中的流通中心,商贸功能自然成为现代城市经济中的核心功能,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其它经济功能,影响着城市的规模和发展。作为现
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都有两种不同的性别,发育过程中都涉及到性别决定。因此,性别决定与分化及其分子机制是最基础的生物学问题之一。哺乳类性别决定与分化是由一系列转录因子和
临床资料 患并女,53岁。因右下肢红斑、水疱,伴痒痛3天来我院就诊。3天前W右侧胫骨骨折复位后感觉障碍白行采用民间偏方(肉桂粉30g,香油调糊)外敷膝关节及手术刀口区每日1次,每次外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能以亚硝酸盐为唯一氮源生长的异养硝化细菌53,根据其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分析结果,将其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
<正> 痹即闭阻不通的意思。《金匮要略》命名历节,巢氏称日历节风,后世称日病风,自虎历节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属于现代医学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的范畴。无产阶级文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