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推动了网络交易的迅速发展,据统计,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购人数达到6.39亿,直播带货、工厂电商等新型网购模式层出不穷,作为保障网络交易顺利进行的重要工具,第三方支付方兴未艾,支付宝、财付通、扫码、刷脸等已经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第三方支付在极大提高人们支付效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问题,影响消费者的交易安全。就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虽然自2010年起,中国人民银行陆续颁布了一些政策法规来规制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但立法层级相对较低、立法内容过于笼统,对于一些争议问题,例如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市场准入与退出、客户备付金孳息的归属等,仍然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加之第三方支付的虚拟性与复杂性以及技术层面的漏洞,导致不法分子利用第三方支付进行洗钱、套现等违法行为日益严峻。若不及时加以规制,必将严重阻碍第三方支付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拟从法律的层面对这一问题展开论述,具体如下:本文设有四个章节,根据内容相关性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其中第一章是第一部分:首先对第三方支付的范围进行界定,明确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即通过公共网络或移动网络等进行资金转移的第三方支付行为。其次对第三方支付的担保性、中介性、金融性等业务属性进行分析,并介绍了三种不同的运行模式,为下文理清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其他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做铺垫。最后主要从委托、代理和保管的角度分析了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客户之间的法律关系;第二章是第二部分:以问题为导向,从消费者的信息安全、资金安全、求偿权的保护等方面,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方面,从国家金融层面可能存在的洗钱、套现等违法行为方面,总结了当前我国第三方支付领域存在的风险,表明对其进行法律规制的必要性;第三章和第四章是第三部分:介绍了美国和欧盟在第三方支付法律规制方面的一些经验做法,总结国外的制度优势,发现我国法律规制体系建设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问题,从消费者、第三方支付机构和国家金融三个角度出发,对通过法律规制手段来规范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