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向充泥型溶洞超前预报技术及防灾对策——以叙大铁路仙人洞隧道为例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ya_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逐渐由中西部地区向西南山区推进,使得隧道穿越岩溶地区的现象日益增多。隧道在岩溶区开挖工程中容易产生塌陷、涌水、突泥等地质灾害,严重影响隧道的施工进程和施工人员的安全。位于川南地区叙永至大村铁路的仙人洞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亦出现了大量竖向充泥型溶洞。造成了隧道拱顶坍塌,掌子面突泥等灾害。对施工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  本文以叙大铁路仙人洞隧道典型洞段为实例,通过对地质雷达法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的深入研究,结合现场超前预报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采用有限差分法对不同含水率的书竖向充泥型溶洞进行了正演模拟研究,并结合FLAC3D数值模拟技术,模拟了三种支护措施对各含水率情况下充泥型溶洞的支护效果。主要获得的研究成果如下:  (1)对竖向充泥型溶洞的岩溶不良地质体进行现场采样,测量不同含水率时岩溶不良地质体介电常数的变化,总结得出岩溶充泥的介电常数总体上随其含水率的上升而增加,在含水率38%~46%阶段上升趋势较为平稳,其他含水率阶段上升较快,并做出其含水率与介电常数的关系图。为岩溶不良地质体在各含水率情况下的正演模拟研究提供了帮助。  (2)采用GPRMAX雷达正演软件对不同含水率的岩溶充泥进行正演模拟研究,分析它们之间的波形差异。在岩溶充泥含水率较小时,能量衰减较小,并伴有能量较强的多次波。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能量衰减变大,多次波减弱,直至含水率约51%时,出现毛刺状波形。在现场隧道施工中,便可根据雷达波形图大致判断岩溶充泥的含水率。  (3)通过对各含水率的岩溶充泥进行直剪试验,测量其力学参数(粘聚力c、内摩擦角ψ)。试验结果为FLAC3D数值模拟的参数选取提供帮助。  (4)利用FLAC3D对比分析了隧道在三种支护措施(超前小导管、管棚、超前小导管+管棚)下开挖通过不同含水率的竖向充泥型溶洞时的围岩变形特征。对比支护效果发现,超前小导管+管棚联合支护效果>单独管棚支护效果>超前小导管支护效果。  (5)当岩溶充泥的含水率小于36%时,三种支护措施下隧道位移均较小。当岩溶充泥的含水率小于45%时,使用管棚支护可使其最大位移量小于10cm。当岩溶充泥的含水率为51%时,只有通过小导管与管棚的联合支护方可有效控制隧道的变形。  (6)结合FLAC3D模拟和地质雷达正演的研究结果,总结出了一套基于岩溶充泥含水率变化,通过地质雷达波形差异特征判断隧道稳定性的新型竖向充泥型溶洞的预报技术,并对所预报的地质情况提供相应的支护对策。
其他文献
数值流形方法是近年来较新的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它在岩土工程非连续介质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岩体中各种连续与不连续面的存在使得很难用单一方法求解,而数值流形方法的有限覆
该研究根据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阶段特征和策略转变,对城市节水减污的经济原则与市场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探讨,分析了城市水服务的成本与价值、市场机制和管理体制的转变
该论文提出恒高温作用后组成钢管混凝土的钢材和核心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模型,进而利用数值分析方法确定了恒高温作用后圆钢管混凝土和方钢管混凝土轴压荷载-变形全过程关
墩基础作为一种新型基础,在工程中已广泛应用多年,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墩基础适用于七层以下砌体结构建筑,当场地地质条件上部埋深3.0m左右有较好的稳定土层时,墩
该文系统地总结了城市用水量预测的各种理论,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用水类型的特点,结合工程实例,分别提出相应的用水量预测模式.该文在灰色理论基础上,建立中长期城市用水量预
该文研究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的高温(耐火)性能,由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实用计算三部分组成,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火分析提供依据和方法.
岩体是一种由许多裂隙节理分割而成的不均匀介质,将它单纯地看作连续介质用有限元法等来计算或单纯看成离散介质用离散元法来计算都将是不准确的。因此,模拟连续与非连续介质力
该文结合目前饮用水水源的主要污染趋势,首次系统地研究了高锰酸钾及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对水中一些主要有机污染物及臭味的去除与控制效能及机理.文中主要从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际
滨海火力发电厂中,烟囱是厂区的重要建筑物,但是烟囱基础却经常位于地质条件不理想的场地土上,所以桩支圆板基础是最常见的烟囱基础.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国家规范没有相应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