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道路与新经济政策的终结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si_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经济政策是1920年代苏联所实施的一项国家经济政策。1921年,列宁为挽救“战时共产主义”所带来的政治、经济危机,宣布实施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把市场经济引入到社会经济当中,使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联出现少有的繁荣和繁荣的局面。新经济政策在实行过程中也远远超过了其最初的本意,它已由国家经济政策层面上升到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但此项政策在当时并没有在党内达成共识。随着新经济政策的推行,国家原有的社会经济关系发生变化,特别是农村土地占有关系的变化略显发生,导致1925年以后农村逐步出现两极分化。这种分化使得苏联决策者们关于新经济政策政治上的合法性、实践中的合理性争论日趋激烈。1927年底粮食收购危机的出现,打破了国家原有的经济秩序和政治平衡,进一步引发党内关于新经济政策的争论,并将争论上升到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高度。与此同时,这种争论又与党内斗争紧密交织在一起,最终导致新经济政策被斯大林模式所取代。本文试图根据近年来俄罗斯最新解密的档案文献,从农业角度对新经济政策终结的过程、原因与意义进行剖析。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介绍了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视角。第一部分:新经济政策终结的农业背景探析。通过论述新经济政策出台的原因以及给农村带来的变化和影响,揭示出党内各派对这一变化和影响所持的不同态度,暗示出新经济政策未来的走向。第二部分:探讨了粮食危机对新经济政策的冲击。1927年冬的粮食危机严重威胁到苏维埃政权的生存,由此引发党内的争论和分裂。粮食危机改变了国家原有的政策,这些政策变化又引发苏联总体农业发展战略的改变。粮食危机成为新经济政策终结的引线。第三部分:论述了党内斗争对新经济政策转轨的影响。粮食危机最终引发了1920年代末最后一次党内斗争。斯大林在权力角逐中最终获胜,联共(布)中央正式提出了农业全盘集体化和直接工业化方针,从而取代了新经济政策。第四部分:阐述新经济政策被终结和取代的过程。为将农业纳入工业化体系,斯大林强制推行农业全盘集体化以取代农业领域内的新经济政策,成为新经济政策被取代的开始。与此同时,新经济政策在各经济领域也被逐步取代。随着农业全盘集体化与消灭富农运动的展开,从农业开始的新经济政策最终也从农业而终。第五部分:总结了新经济政策终结的原因以其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和意义。并将新经济政策的终结与世界各国制度选择联系在一起,揭示新经济政策的终结对其他国家产生的影响。
其他文献
<正>一、问题的提出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听到这样的抱怨:"平时课堂上都讲过、强调过,但是学生还是会出现相同的错误."这种现象表明,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经常处于机
<正> 依据临床的发现,作者观察“血液粘滞综合征假说”。介绍了血液粘滞综合征的定义、病因和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包括分类、分型和分级),治疗原则和措施以及临床应用。认
会议
<正>中国画,简称国画,它是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技法分为工笔和写意两种;题材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鸟,由此形成中国画的三大类别:人物画、山水画、
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看,社会需求是推动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市场和政
目的观察两种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技巧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3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分为电切电凝组(17人)和分离打结组(17人)。比较两组术后清
高校教师是高等学校办学的主体,是高校发展的首要资源。在新时代背景下,长安大学面临新的新的发展机遇与压力。要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重中之重。本文立足于长
中国安全外交的界定具有内涵与外延不断演进的历程,反映了中国应对国内安全问题时所承受的外交压力,并因此而采取的因应新安全观治理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政策措施。中国安全外交
故事梗概:小军是一个从河北乡下到北京来投奔表哥林大地的农村青年,他满怀着对城市的向往和憧憬,在表哥介绍的建筑工地上开始了梦想中的城市生活。在工地上,小军熟识了在工地开杂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高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的大量投入,而不是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途径实现的,对于这种依靠要素的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许多学者认为随着我国低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