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西地区是研究华北岩石圈减薄的重要地区,费县早白垩世玄武岩中携带的大量幔源捕掳晶和辉石岩包体为研究华北的减薄机制和时间提供了难得的样品。Mg#在88-92之间的斜方辉石捕掳晶具有很宽的A12O3含量,其成分类似新生地幔橄榄岩中OPX成分,可能来自新生的岩石圈地幔,而少部分大于92的斜方辉石的化学组成与鹤壁再平衡古老橄榄岩中OPX组成相似,OPX捕掳晶指示此时地幔中存在着新生地幔和古老再平衡的岩石圈地幔,通过对OPX捕掳晶的平衡温度计算,发现捕掳晶的平衡温度高于晚白垩世,高于新生代地幔温度,指示高热流的地幔在早白垩世时形成,以后逐渐冷却的过程。斜方辉石岩包体具有很高的Ni含量,我们认为可能是富SiO2熔体与橄榄岩反应生成,其可能继承了橄榄石的高Ni特征,同时也反应了源区无橄榄石或很少橄榄石存在,支持了寄主玄武岩源区是无橄榄石或很少橄榄石的辉石岩源区。而二辉石岩包体中CPX具有环带结构,其核部的微量元素特征与新生代玄武岩中高压结晶CPX巨晶相似,计算与核部平衡的熔体的Mg#为66.3-71.1,我们认为其核部可能是从软流圈来源的岩浆中结晶形成,其边部化学组成与单斜辉石岩相似,具有强的轻重稀土分异,这些CPX在主量元素上类似榴辉岩熔体-橄榄岩反应过程中生成的CPX,我们认为其可能是榴辉岩熔体与橄榄岩反应之后的岩浆堆晶。结合前人反环带CPX捕掳晶数据,我们识别出榴辉岩熔体结晶的核部和古老下地壳麻粒岩来源的核。而幔部成分与榴辉岩熔体-橄榄岩反应过程中结晶的CPX相似,且轻重稀土分异强烈,可能是从反应的熔体结晶形成。CPX捕掳晶指示了古老下地壳的存在,同时也揭示了在岩石圈深部榴辉岩熔融和榴辉岩熔体与橄榄岩熔体反应的存在,榴辉岩熔体与橄榄岩的反应生成了寄主玄武岩的辉石岩源区,反应后的岩浆在地幔浅部堆晶出单斜辉石岩。我们认为榴辉岩下地壳的拆沉作用可以很好的解释新生地幔的存在和包体、捕掳晶的形成,拆沉作用引起软流圈的上涌,软流圈冷却形成了新生的岩石圈地幔,而刚性的古老岩石圈地幔在拆沉过程中发生脆性断裂形成的残余的古老橄榄岩块体,这些块体在拆沉岩石圈翻转后残留在上涌的软流圈中,与软流圈达到新的温压平衡,形成了古老和新生岩石圈地幔共存的现象,且存在于相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