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视角下萨尔曼·拉什迪《午夜的孩子》中的印度历史书写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xdai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午夜的孩子》是英国籍印度裔作家萨尔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的代表作,获得了包括英国最高文学奖布克奖在内的多项大奖。拉什迪虽出生于一个伊斯兰教的印度家庭,但成长环境却深受西方文化影响,这种复杂的生活环境给拉什迪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无限发挥的空间并体现在了《午夜的孩子》中。目前,不少学者已从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本文尝试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对《午夜的孩子》中的印度历史书写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从后现代主义视角聚焦《午夜的孩子》中印度历史书写的问题,试图由小说主人公萨里姆历史书写的不可信性探索得出印度历史书写的真相,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拉什迪对印度历史真实性的质疑和他对印度历史书写的反思,以体现《午夜的孩子》对历史思考的启发意义。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拉什迪的生平及其作品《午夜的孩子》,并回顾了国内外对《午夜的孩子》的研究现状,说明了本文的结构和论点。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小说主角萨里姆的历史书写的不可信性。该章从他全知能力的丧失,他清醒的自我揭示到他复杂的身份问题三方面证实了他的历史叙事书写的不可信性。第三章探寻印度历史书写的真相。结合后现代主义历史观及萨里姆的不可信历史书写分析可得知印度历史书写事实上是主观的人为构建物,并且是强权意识形态的反映。在小说中,印度历史作为官方历史,在殖民时期与独立后英迪拉执政时期分别是对西方意识形态与独裁意识形态的反映。第四章在得出印度历史书写真相的基础上分析了拉什迪在《午夜的孩子》中如何以颠覆历史的方式质疑了印度历史的真实性,以表达他对印度历史书写的反思。但他对历史的质疑并不是要否定历史,而是一种对历史真相的探索与追寻,并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第五章总结了前文的论述,再次强调印度历史书写是主观的并且带有官方意识形态色彩。拉什迪通过在《午夜的孩子》中颠覆印度历史书写达到了质疑历史的目的并带给读者对历史启发性的思考与审视。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空气中汞的滴定分析方法。[方法]以碘化钾作滴定剂,I-与Hg2+形成稳定的[HgI4]2-,当滴定到终点时,微过量的I-迅速催化三氧化二砷和硫酸铈的氧化还原反应而放出热量
随着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目的的变化,例如,越来越多的学生将英语作为寻找理想工作和取得更好受教育机会的工具,英语的实用技能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技能当中,听力技能,因其重
BroadLight认为2006年的热点应用将是IPTV和VoIP,这一看法受到全世界电信领导者的支持.IPTV和VoIP需要有大量的宽带带宽和成本有效的架构才能变成现实.唯一能够真正实现它们
这难道是上帝的又一个玩笑?人类的麻烦已经够多了,恐怖主义、气候变暖、能源稀缺,金融危机……这一次,猪流感在墨西哥大爆发,并有蔓延全球的趋势。 Is this another joke fr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1965年Zadeh教授在其论文“模糊集”中提出了模糊概念与理论,随后美国著名生成语义学者Lakoff受其影响,首次提出了“模糊限制语”这一术语。作为
QuantumResearchGroup作为全球领先的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开发并销售用于转换和控制应用的电容式感应IC,这些产品使用了我们自有专利电荷转移(QT)电容式感应技术。所以我认为在2006年中,移动电话上的新一代触摸屏技术、电容式触摸屏和其他2D输入设备将是技术和产品的热点。同时,大批量的消费类应用(包括家用电器和音频/视频系统)、家庭安全、医疗、汽车、无线应用、RFID和大大简化触摸屏
传统的翻译理论把“忠实”、“对等”作为评判译文优劣的标准,将作为翻译活动主体的译者置于边缘地位,忽略其主观能动作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翻译理论界的“文化转向”
3G网络在中国的推出将有望扩大对多媒体移动电话的需求,这些移动电话将能够提供广泛的、内容丰富的声音和图像。这对整个手机制造行业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全球市场对这些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移动设备的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通了移动图书馆服务,移动图书馆APP的推广与应用也相应增加。分析了当前我国移动图书馆APP的应用现状,指出存在
隐喻在我们的概念系统中,对我们的思维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二语习得过程中不仅存在着语言的迁移,而且存在着概念和隐喻的迁移。动物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概念图示,几乎人们熟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