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当今社会正面临着日趋严峻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基于环保、可再生的功能材料结合相变储能材料实现太阳能转换和储存,不仅可以缓解能源短缺的压力,还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因此,本论文以生物质材料——纤维素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三种多孔载体吸附不同有机相变材料(PCM),合成了结构独特、性能良好的三维复合相变材料,用于光热利用研究。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以细菌纤维素(BC)凝胶为碳前驱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正面临着日趋严峻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基于环保、可再生的功能材料结合相变储能材料实现太阳能转换和储存,不仅可以缓解能源短缺的压力,还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因此,本论文以生物质材料——纤维素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三种多孔载体吸附不同有机相变材料(PCM),合成了结构独特、性能良好的三维复合相变材料,用于光热利用研究。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以细菌纤维素(BC)凝胶为碳前驱体,通过共溶剂浸泡膨胀、定向冷冻、冷冻干燥、高温碳化过程构建了三维定向纤维素基碳气凝胶(CBCA)。叔丁醇/去离子水共溶剂制备的气凝胶显示出高比表面积以及低结构收缩率。三维定向石墨化多孔网络保证了良好的宽带吸收、高效的传热途径和有效的储热能力。将硬脂酸(SA)和石墨烯熔融混合,然后通过真空浸渍工艺形成三维复合PCMs。复合PCMs的储热能力大于96%,添加0.5 wt%石墨烯的最高热导率为1.17 W/(m·K)。此外,最高的光热转换效率可以达到90.3%,最大光-热-电能转换输出功率为1.80 mW。(2)采用定向冷冻法将羟基化碳纳米管(CNTs)分散在细菌纤维素(BC)和聚乙烯醇(PVA)混合溶液中,制备了柔性气凝胶载体。通过浸渍吸附将聚乙二醇(PEG)渗透进柔性载体,合成了整体式柔性PCMs。富含-OH的PVA,可与羟基化CNTs和BC纳米纤维产生氢键作用,形成聚合物网络,进一步提高了气凝胶的机械强度。柔性PCMs结晶能力高达93.84%,在结合碳纳米管后,整体热响应更为均匀,与纯PEG相比导热系数提高了164.3%。得益于良好的光吸收能力,柔性PCMs展现出了优越的光热转换性能。此外,还探究了在热管理领域的应用潜力。与空白组对比,覆盖柔性PCMs的发热装置热缓冲平衡ΔT接近12℃;在光照下,贴合柔性PCMs的人体模型部位温度更高,且在光热测试的凝固阶段可以在47℃附近维持近30分钟,提供一定的热疗效果。(3)采用物理成孔法,以无水Na2CO3为成孔剂,微晶纤维素(MCC)悬浮液经低温固化成型及浸渍洗涤后,形成了三维纤维素泡沫。以氧化石墨烯(GO)为导热填料,采用真空浸渍法,制备了纤维素泡沫/GO/PEG复合PCMs。在各组分间的氢键作用下,复合PCMs表现出良好的封装性能。在热泄漏测试中,仅有透明度的变化,无泄漏现象产生,且施加一定外力仍可保持整体性。此外,复合PCMs拥有良好的热性能,当添加2.4 wt%GO时,导热系数可达0.83 W/(m·K)。在100 mW/cm~2的模拟光强下,复合相变材料最高温度可达89.3℃,光热转换效率最高为83.8%。
其他文献
对二维材料的研究要追溯到十九世纪初期,它是由单层或少几层原子层组成的晶体材料。由于二维层状材料中普遍存在着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因此近些年来,石墨烯由于优秀的光学、电学、电化学、传热等特性,获得了许多科学工作者的关注。石墨烯的发现,掀起了原子级薄膜材料研究的热潮。同时,石墨烯的零带隙也大大地限制了它在光电方面的发展。因此,人们开始不断寻找能够代替石墨烯的二维材料,MoS2开始进入大家的视野。MoS2是
近年来,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频繁的交通运输活动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成为污染环境和能源消耗的主要源头。新能源汽车的出现改变了能源消费结构,有效缓解了环境压力,其发展与回收利用颇受党和政府的重视。我国新能源汽车自2014年进入爆发增长阶段,根据交通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高达784万辆。新能源汽车发展较为迅速,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市场潜力巨大。但我国的废旧动
全无机卤化物钙钛矿材料(CsPbX3,X=Cl,Br,I)具有元素组成和粒径可调的特点,同时具有载流子迁移率长、光吸收系数高、发射光谱窄等优异的光学性能。此外,均匀的形态、大的激子结合能和低的陷阱密度能够实现高光致发光量子效率。但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对水、空气等外界环境特别敏感,不利于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因此,如何提高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的稳定性是其能否商业化的关键。本文通过离子掺杂、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数量的增长以及大量工业技术的引进,垃圾的数量也逐年增加。这些垃圾对生态环境和人们的健康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影响。针对上述现状,我国开始实施垃圾分类政策。垃圾分类不但可以实现垃圾减量化,还能将垃圾资源化。但传统垃圾分类大多通过人工分拣方式进行,该方法存在费时费力等问题。而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给如何高效的进行垃圾图像分类提供了一种新颖的
软硬互层顺层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且失稳机理十分复杂,难以进行针对性的防治。针对软硬互层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通过FLAC3D进行数值模拟,从岩层倾角、软硬岩层厚度比和岩性组合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岩层倾角的增大,顺层边坡从整体呈推移式破坏转向沿软硬岩接触面分层滑动;软岩和硬岩厚度的增加均会导致边坡稳定性下降,但是硬岩厚度大时,边坡主要沿软岩夹层滑动;黏聚力对边坡稳定性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所引起的大气污染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关注与重视。紫外光催化氧化耦合生物滴滤工艺对于生物法难以降解的VOCs和高浓度VOCs治理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本研究以甲苯为目标污染物,通过紫外光催化氧化与生物滴滤塔耦合技术降解甲苯气体。探究紫外光催化氧化作为预处理技术对于生物滴滤降解甲苯气体的影响与作用,对进气浓度、进气量、相对湿度等参数对去除
我国早期电子废弃物的不规范拆解造成了拆解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和植被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土壤依靠自身条件很难快速地进行植被恢复。污泥高温处理渣是污泥无害化的产物,可用作土壤改良剂和重金属钝化剂,这既实现了污泥资源化利用,也为加速土壤植被恢复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首先以两种污泥高温处理渣(热解渣和好氧发酵渣)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理化性质、有机质和矿物组成;然后以浙江台州市某电子废弃物拆解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
随着室内空气污染而引起的疾病越来越多,具代表性的室内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甲苯,备受关注。然而光催化技术作为目前绿色、理想的净化VOCs的技术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并且含有1%或者更多TiO2粉末状混合物已在2020年2月被欧盟正式列为2类致癌物。因此本论文提出构筑三维多孔的整体式光催化剂的思路,以提高气-固传质效率和回收利用率;并通过引入光催化助剂或修饰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以改善半
近年来,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凭借其近净成形、快速凝固、“自由制造”等诸多优势,受到学术界及工业界的高度重视,已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诸多领域实现典型应用。尽管如此,增材制造在上述领域的广泛使用仍然面临着增材制造材料存在成形件精度不足、组织缺陷及性能不足等共性技术问题。针对上述共性技术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出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高性能Inconel718合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垃圾围城现象日益严重,社区是城市生活垃圾的重要产生源。在北京市全面推行垃圾分类背景下,本文以北京大兴区为例,聚焦三类典型社区(城市高层社区、城市多层社区、农村平房),分析其家庭源生活垃圾的产量与组分特征,在此基础上探究源头分类对末端处理垃圾理化性质及其综合处理效益的影响,最后对社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估。家庭源生活垃圾产量与组分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社区类型不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