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经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治疗后,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及后极部神经节细胞层厚度变化,分析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对于脉络膜层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厚度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纳入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确诊为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27例共44只眼作为研究对象(DR组),与患者年龄匹配的正常人25例50只眼作为对照组。DR组均接受4次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总光凝点数1500-2000点,应用海德堡频域相干断层扫描的深部增强成像技术(EDI SD-OCT)分别对对照组、DR组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进行深部增强模式下的后极部非对称性扫描(EDI-PPAA),分别比较DR组与对照组,DR组治疗前与治疗后黄斑区脉络膜平均厚度及神经节细胞层平均厚度变化,观察视网膜激光光凝对黄斑区脉络膜层厚度及神经节细胞层厚度变化的影响。 结果:DR组治疗前黄斑区脉络膜平均厚度(253±22.66) um低于正常对照组(267.33±27.56) u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组PRP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分别为(316.97±29.53) um、(284.67±28.82) um、(285.37±29.81) um,均较治疗前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分别较术后1周相比,脉络膜厚度减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脉络膜厚度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DR组治疗前后极部神经节细胞层平均厚度为(27.64±15.1) um,低于正常对照组(35.91±19.54) u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DR组PRP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后极部神经节细胞层平均厚度分别为(33.21±12.11)um、(31.26±9.8) um、(33.37±12.45) um,均较治疗前增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RP术后3个月、1个月及术后1周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脉络膜厚度低于正常眼,经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后,黄斑区脉络膜厚度早期增加,而后降低但仍高于治疗前,考虑为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有效增加黄斑区脉络膜血供所致;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后极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厚度低于正常眼,经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后厚度增加,而后无明显变薄趋势,表明激光光凝不会造成后极部神经节细胞层的变薄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