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国外针灸已经非常普遍,广受欢迎,但是对于中国古代针刺法的研究极少,尤其是《黄帝内经》刺法研究更少。本人通过对《黄帝内经》中刺法的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分析、探讨,结合导师张建斌教授对《黄帝内经》刺法深刻理解,总结《黄帝内经》刺法理论,以更好地将针刺手法在欧洲推广。研究方法:首先,主要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对《黄帝内经》中针刺刺法的相关内容进行全面整理、对比研究、分析古文献,考究相关条文,分析考辩,从而探析《黄帝内经》对刺法理论所作的论述,总结并升华其针刺理论。其次,电脑检索结合于手工检索,对《黄帝内经》涉及到针刺刺法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完成资料库的构建,对相关理论来源及实践应用进行了分析。再次,检索在线数据库,收集20年相关临床研究的资料。总结国内学者关于刺法的最新研究情况。最后,本论文在对《黄帝内经》刺法理论溯源的基础上,结合张建斌导师临床经验,对针灸刺法、得气与补泻等提出综合性观点,指导临床应用。研究结果:经脉理论是针刺治疗的理论基础,针刺治疗需要依经脉理论而刺,确定疾病的病位、明确疾病的病性是针刺前必要知晓的,需要通过对经络的诊察来实现,从而进行针刺。针刺前亦应该根据前期明辩的不同的病位、病性选择有效的针具,并进行施术方法的操作,针刺过程中要依天道运行的规律、从而把握好时机进行进针和出针的治疗,目的是调气治神。以上为理论纲要和实践指南,实践中要做到:1.依经脉识病而刺:“凡刺之理,经脉为始”,经脉是针刺的理论基础。针刺选择经脉的依据和选择经脉的方法在《黄帝内经》中有大量记载,总结记载条文发现有以下几种方法:针刺定补泻需根据脏腑经脉的虚实通过外在的表现;而虚实状况的确定通过感受寒热来反映;寸口脉定经脉虚实;经脉的盛虚是通过人迎寸口脉诊法进行辨别;通过识别、诊察经脉、络脉情况判定疾病的邪正虚实;通过识别络脉进而反映患者机体疾病的病情,其中刺络放血操作法是祛邪的有效治疗手段。2.依补泻手法而刺:主要针刺补泻的方法有:呼吸补泻、徐疾补泻和开阖补泻。呼吸补泻法的具体操作如下:在病人呼气的时候医者持针而刺为进针,在病人吸气的时候医者持针而出为出针,此乃是补法;在病人吸气的时候医者持针而刺为进针,在病人呼气的时候医者持针而出为出针,此乃是泻法。徐疾补泻法的具体操作如下:进针为在针刺患者进针的过程中徐缓而刺入穴位所处深度,出针为在得气后出针的过程中手法疾速将针退至皮下,此乃补法;进针为在针刺患者进针的过程中疾速而刺入穴位所处深度,出针为在得气后出针的过程中手法徐缓将针退至皮下,此乃泻法。开阖补泻的具体操作如下:开阖指的是在出针过程中的运用操作手法来进行补泻,补法乃出针后立即按闭针孔的操作方法,泻法操作为出针时摇大针孔,且在出针后不需用按闭针孔,为开阖补泻。《黄帝内经》所记载的这三种补泻方法,在临床操作过程中不是单一施术,要想达到补不足泻有余的目的,往往需要结合这三种补泻方法,特别是呼吸补泻和开阖补泻法的操作过程中要进行徐疾补泻法使得治疗效果的最大化,三种补泻方法的结合使得补泻灵活,从而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另外,《黄帝内经》中记载的迎随补泻,其实并不是某一具体手法,而是一种统称,乃统指补泻法,即迎为泻法,随为补法,补泻手法中必须遵循迎随操作的内涵。3.依治神调气而刺:《黄帝内经》中记载认为,治神是通过辨气、得气、补泻等方面来实现的,正确的诊断识病之后针刺,针刺之后得气,得气之后辨气,辨气后乃施行针刺补泻手法,这针刺过程无时不刻需要治神调气。通过针刺补泻使得机体阴阳气血平和,此为气至,针刺过程需要达到气至的阶段,气至而有效,乃可出针。《黄帝内经》强调先治神后调气贯穿针刺整个过程中,刺前需治神,心理调节在治神中起主要作用,进针后需要候神守神,补泻操作时需要动神制神,在针刺操作后需要养神,补泻方法均是以治神为前提,最终目的是使机体神气相随,使得疗效最大化。研究结论:《黄帝内经》刺法依经络为基础,提出医者要先治神,针刺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凝神候气守机,针下邪气以及正气到时再采用针对性的补泻手法治疗。针刺调气指调畅气机运行进而调整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提高对留针时间以及针刺深度的重视程度,有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张建斌教授认为合理的取穴,是针刺取效的基础。在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等基础上,以察经络之气的虚与实,熟练应用各种针具及刺法,临床中需细心体会补泻、得气,细微之处最见功夫,勤于练习。分析九针理论关注形态结构的特点,与当代许多针对组织形态结构的新针具、新针法相呼应,针灸学术不断发展,学科理论不断的更新,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更加重视“守形针刺”。提出“针灸促通”等现代针刺理论广泛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