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汉语作为我国的官方语言在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促进各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方面起到极为重要作用。在普及汉语的同时实施本民族语言教育为目的的双语教育一直是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中的重要一环。但是,由于各方面因为,不少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感到吃力,甚至出现抵触汉语学习的现象。本文以为,文化适应问题是导致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困难的重要因为之一。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对汉语中蕴含的价值观、生活习惯、做事方式等文化因素不了解和不适应,会对汉语教育内容感到理解困难,进而影响他们的汉语学习效果。研究汉文化适应因素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及理论意义。西藏自治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宗教等因为,藏族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呈现出的“文化不适应”问题比较突出,有必要深入、系统地了解汉文化适应因素对藏族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从而从政策、教育环境等角度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有效提高学生的汉语教育效果。鉴此,本文选择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的萨迦县中学为个案,以文化适应理论为指导,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文献等方法来调查和分析该校学生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哪些是文化适应问题?而学生在汉文化适应过程中经历哪些阶段?各阶段的特征是什么?等问题,以期为改善学生的汉语学习效果提供些许参考。
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包含了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设计;第二章主要对学生的汉文化不适应对汉语学习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第三章对学生在汉文化适应阶段中的具体表现进行了相关分析;第四章是对汉文化适应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第五章是为促进藏族学生的汉文化适应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萨迦县中学的藏族学生由于受家庭宗教影响、父母文化价值取向、学校环境等因素影响,出现一些汉文化不适应问题,影响了他们汉语学习效果。而且,学生们在努力适应汉文化的过程中出现五大阶段,每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总的来说,尽管他们在汉文化适应的过程中充满着艰辛,但汉文化适应态度还是积极的。所以,本文认为,必须从学校环境、社会环境、课程内容、教师教学等方面创造条件努力提高学生的汉文化适应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加快他们对汉文化的适应速度,减少汉语学习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