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野生种Solanum demissum与栽培品种杂交后代的遗传分析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fa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栽培种的遗传基础狭窄是阻碍其品种改良至关重要的限制因子,已为各国的育种实践所证实。然而,幸运的是还有丰富的马铃薯近缘栽培种和马铃薯野生种的存在,它们是改良现有品种潜在的种质资源,并已逐步在马铃薯育种实践中应用。马铃薯野生种Solanumdemissum作为重要的晚疫病抗性资源已为一些育种家所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育种效果。该野生种为六倍体种,原产于墨西哥。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含有该野生种血缘的育成品种已有200多个。该野生种除了高抗晚疫病外,还具有抗癌肿病、抗疮痂病,抗PVY、抗PVA、抗PLRV、抗马铃薯甲虫、以及高淀粉和高蛋白质含量等有利性状。以往的育种实践表明,以该野生种为母本易与栽培品种杂交,其杂种后代再与栽培种回交2~3次,能有效地将结薯多、比重高等丰产性状逐渐转入栽培品种,有效改良马铃薯的产量性状。然而,利用野生种来改良栽培种是一个周期较长的过程,如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良好的改良效果、提高育种效率一直是育种家所关注的。   本试验研究采用三种交配设计模式,配制了种间杂交和回交组合40个,旨在探索马铃薯种间杂种回交群体的改良效果,探求有效克服野生习性的方法、优化种间杂交育种的程序和提高育种效率的途径。其最终目的是加速马铃薯种间杂种的改良进程,提高野生种在栽培品种改良上的利用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对杂种群体进行回交可大幅度削弱野生种与栽培种性状间的连锁与互作。为此,利用马铃薯野生种Solanum demissum资源不会遇到性状重组的障碍。   在种间杂种和各回交群体世代中,某些性状间存在动态相关关系,表明基于不同世代的相关系数间不可混用,否则可能引出错误的结论。   采用配合力分析的方法,对利用普通栽培品种的早熟性直接克服种间杂种群体匍匐茎长、结薯晚等野生性状的试验结果表明,栽培品种在平均单薯重、商品薯率、匍匐茎长度等性状上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在单株产量、单株结薯数、生育期、比重、蛋白质含量、Vc含量、还原糖含量等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种间杂种群体在主茎数、茎粗、商品薯率、蛋白质含量等性状上存在极显著差异,在单株产量、单株结薯数、平均单薯重、匍匐茎长度、生育期、比重、还原糖含量等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双亲互作效应仅在块茎比重上表现为极显著差异。配合力效应估算结果表明,同一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在不同亲本间差异较大,并且同一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在不同组合间差异亦较大。本试验结果还表明,栽培种的早熟性能有效地克服马铃薯野生种Solanum demissum所具有的匍匐茎长、结薯晚等野生性状。   应用细胞遗传效应分析方法,对正反交两种组配类型的回交一代群体的遗传参数的分析结果表明,亲本的细胞质效应、组合的细胞核效应及质核互作效应均对后代群体有显著的遗传效应。亲本的细胞质遗传效应在所有测试性状上均表现出极显著的差异;组合的细胞核效应除在株高、主茎数、芽眼深度、比重等4个性状上不显著外,其他9个被测性状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组合的质核互作效应在株高、茎粗、单株产量、蛋白质含量等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单株结薯数、还原糖含量、Vc含量等性状上存在极显著差异。同一性状的细胞质效应值在不同亲本间差异较大,并且同一性状的细胞核效应值和质核互作效应值在不同组合间差异亦较大。本试验结果还表明,亲本间正反交两种不同回交改良方式对后代群体主要农艺性的表现有较明显的影响。   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效应及贡献率分析模式,对改良回交二代群体的遗传参数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主茎数、单株结薯数、平均单薯重、匍匐茎长度、蛋白质含量、还原糖含量、Vc含量和芽眼深度等性状的遗传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可通过早代选择来改良这些性状。而生育期和块茎比重的加性方差比率低于其显性方差比率,表明改良此类性状时应考虑利用其杂种优势的作用。所有测试性状对商品薯率的表现型方差贡献率CRP(C→T)不同。在所有测试的农艺性状中,除茎粗、单株产量对商品薯率的加性贡献率不显著外,其他11个性状对商品薯率的加性贡献率CRA(C→T)均达1%显著水平,并且单株结薯数、平均单薯重、比重、蛋白质含量、还原糖含量、Vc含量、生育期等性状对商品薯率的加性贡献率CRA(C→T)均高于其对表现型的贡献率。通过对平均单薯重、单株结薯数的间接选择可有效改良回交二代群体的商品薯率;所有测试性状对商品薯率的显性贡献率CRD(C→T)不同,选择生育期、茎粗显性效应高的组合,容易获得较高的商品薯率。   根据对回交群体的遗传分析和不同改良方法的应用,提出了加速种间杂种群体的改良策略,以及提高马铃薯种间杂交育种效率的方法,可供参考。
其他文献
1961年1月20日,约翰·肯尼迪早餐吃了几条熏肉.那几条熏肉意义重大,倒不是熏肉本身有多好吃,而是这一天是星期五,罗马教廷规定天主教徒不准在耶稣基督受难的星期五吃肉,肯尼
小麦是全球主要的种植作物,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主要粮食种植是小麦。长期以来,广大育种工作者都致力于提高小麦作物的产量、品质及抗性。在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中,采用CMS途径进行强
我们依附的蓝色星球来自哪里,是我们自主创造出来的吗?rn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雨水、阳光、土壤、山川、河流、森林,是我们有史以来的杰作吗?rn是我们成就了天地宇宙的和谐,
我曾经戏言,再过五年,把王府井大街南北口一堵,挨个问,都是博士.rn在凯歌高奏文凭大跃进当中,博士队伍迅速扩大,可谓浩浩荡荡,集团成军,产出速度和规模堪比海啸.根据教育部20
会争的人,无意中失去了很多朋友;不争的人,却常获得友谊。交一个好朋友,胜过耕一片好田。  这是我高中时代,与父亲蹲在芦笋园里挖芦笋时,父亲叮咛我的一句话。从此,我就带着这一句话,在我的生活领域中,作為我待人处世的标杆。  与人“争”,常伤和气;与己“争”,可以转化激发潜能的动力,而成为争气的人。父亲所谓不争的人,其“不争”,指的是不与人争的修己功夫。  待我步入社会,我常修养自身,提醒自己待长辈“
人类的知识或许从未有过如此的发达,让人能够充分地认识并了解周围的事实.我们能够轻松地接触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事物,也能够瞬间与世界互联.基于我们对动物的了解,我们积累
在未来持续发展和不可预测的市场环境中,灵敏制造成为保持企业竞争地位与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阐述了灵敏制造的特征、内涵,并基于对中国国情的认识,从技术、组织与人三个方
本试验于2014-2016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试验站进行,基于12年长期保护性耕作定位试验(始于2002年),系统测定了2014-2015和2015-2016年度冬小麦和夏玉米生长季的各项光合参数、荧光参数、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设秸秆还田(S)和不还田(0)两种方式,副区为传统翻耕(CT)、免耕(NT)和深松(ST)3种耕作方式。通过分析秸秆还田和不同耕作方式对冬小麦和夏玉米
紫叶稻因其直观的颜色表型在水稻育种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用途,常用作标记性状,受到遗传研究的关注。本研究利用籼稻紫叶材料PZ10分别与粳稻品种日本晴和Sasanishiki杂交,对紫叶性状进行了紫稻经济农艺性状和光合性状表现等进行了研究分析,以及遗传分析、基因定位群体的构建和基因的精细定位,研究结果如下:(1)紫叶稻光合作用指标分析。用Li-6400光合仪对F3光合作用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发现,F,紫叶和
对PWM气动位置控制系统在目标值附近的低频振荡现象做了解释,提出了设定位置控制死区,在控制死区内将对气缸活塞位置的控制转为对气缸两腔压差的控制,从而消除了这种现象。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