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防腐抗菌剂的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o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谱、高效、安全的天然防腐抗菌剂的开发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壳聚糖由于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生物无毒性和抗菌活性等特点,使其成为天然防腐抗菌剂开发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利用壳聚糖的化学活性位点对其进行化学改性,围绕提高抗菌活性和溶解性这二个关键点,合成得到了三类新型的壳聚糖衍生物防腐抗菌剂——壳聚糖有机酸盐、具有双抗菌功能基团壳聚糖衍生物和对羟基苯甲酸壳聚糖酯,并对它们的合成路线、产物性质和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为了提高壳聚糖的水溶性,对其进行了成盐制备,通过测定壳聚糖在各种有机酸溶液中的溶解情况,发现乳酸溶解效果最佳。壳聚糖完全溶解于乳酸溶液时,壳聚糖中氨基的质子化度约为0.55,[CH3CH(OH)COOH]/[Chit-NH2]=0.6,所以选择该条件下制备得到的壳聚糖乳酸盐中乳酸不过量。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壳聚糖乳酸盐中的乳酸含量,该方法回收率为100.2%,因此,该法可用于判别壳聚糖乳酸盐中的乳酸是否过量。DSC曲线结果发现壳聚糖乳酸盐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溶解性试验表明壳聚糖乳酸盐可快速溶解于中性水(0.5-1小时),乳酸壳聚糖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浓度分别为0.05%和0.1%,可开发为食品防腐剂。为了进一步提高壳聚糖的抗菌活性,通过在羟基和氨基上引入抗菌功能基团的方式对壳聚糖进行了化学改性。通过席夫碱生成、还原、甲基化以及O-季铵化等步骤合成得到了一系列具有单一抗菌功能基团和具有双抗菌功能基团壳聚糖衍生物,包括O-季铵化-N-壳聚糖醛席夫碱、O-季铵化-N-烷基二甲基壳聚糖氯化铵、O-季铵化-N-烷基壳聚糖;通过FTIR、元素分析和季铵化度的测定证实壳聚糖发生了相应的衍生化反应。溶解性试验发现带有亲水基团的壳聚糖衍生物在水中的溶解性均有所增加。对合成得到的具有单一抗菌功能基团壳聚糖衍生物的抗菌试验结果表明,具有亲水性的季铵盐基团能赋予壳聚糖衍生物较强的抗菌活性,抗菌活性强弱取决于季铵化度;壳聚糖席夫碱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但由于水溶性差,限制了其应用。对合成得到的具有双抗菌功能基团壳聚糖衍生物的抗菌试验结果表明,具有双抗菌功能基团壳聚糖衍生物其抗菌活性普遍强于对应的具有单一抗菌功能基团壳聚糖衍生物;合成得到的具有双抗菌功能基团壳聚糖衍生物抗菌活性顺序为:O-季铵化-N-壳聚糖醛席夫碱>O-季铵化-N-烷基二甲基壳聚糖氯化铵>O-季铵化-N-烷基壳聚糖,其中具有双抗菌功能基团壳聚糖衍生物——O-季铵化-N-壳聚糖肉桂醛席夫碱抗菌活性最佳,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新疆产Kabuli型鹰嘴豆(Chickpca)为原料,优化了碱溶酸沉法鹰嘴豆分离蛋白(CPI)的制备工艺。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CPI进行分离纯化,研究了CPI及其各主要组分的结构和功能特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奥美拉唑10mg,qd×14d和克拉霉素250mg
针对微信公众平台营销策划与管理的特点进行分析,突出表现在精准营销、多媒体营销及体验式营销等方面,且结合微信公众平台的特点,提出营销策划与管理的具体方式。微信公众平
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是我国发明和制造的一种双组分化学纤维,简称大豆纤维。它具有手感柔软、光泽柔和、吸湿导湿性好、服用舒适、强伸度高等优点,但也存在保形性差、易
银杏是珍贵的经济树种,果、叶、材等用途广泛,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银杏是裸子植物中古老的孑遗植物,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我国银杏古树资源较为丰富,但受环境变化等诸多因
《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思考”、“情感与态度”、“知识技能”与“解决问题”并列为四大目标,体现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对体验和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视,反映出时代精神.在对目标的
一、概述。飞机装配是根据尺寸协调原则,采用装配工装、工具、设备等将飞机零件依据设计图样和技术要求,按规定的装配流程进行定位、组合、连接形成更高一级装配件或整机的过
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羊毛/涤纶混纺织物一浴法染色仍然是选用两类染料染色,例如分散和毛用染料,由于羊毛和涤纶纤维的性能,特别是染色性能差异较大,染色中存在许多问题,因而并未大量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谷物中的酚酸类物质对慢性疾病的预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阿魏酸是谷物中含量最丰富的酚酸,它通过酯键与细胞壁中阿拉伯木聚糖侧链上的一些阿拉伯糖
直接序列扩频技术由于其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更高的测距精度,在航天测控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空间电磁环境日益复杂,军事电子对抗技术的不断发展,测控链路的安全性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