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连作障碍的微生物学机制研究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r_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参栽培产业是吉林省农业生产的特色产业之一,目前,种植面积稳定在4000-5000万平方米,总产值已经达到550亿元(2017年)。由于人参是忌连作作物,土壤经过一茬参苗(一般2-3年)或一茬做货参(一般4-6年)栽培后,土壤不能继续栽参,民间熟称“老参地”。与新林土土壤相比,“老参地”土壤已经无法保障人参的正常生长,主要表现为:人参保苗率低,根须大量脱落,病害严重,产量和品质下降,土壤学称之为土壤的作物连作障碍。目前,“老参地”问题制约人参种植产业的发展,致使吉林省适宜种植人参的土地资源逐渐耗竭。若该问题持续发酵,必将成为未来困扰吉林省非林地人参种植的技术难题。因此,开展人参连作障碍机制的微生物机理研究,从根源上揭示“老参地”成因,对今后在人参栽培生产实践中杜绝“老参地”、实现吉林省人参产业的永续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
  本论文分别以长白县新开森林土壤、老参地土壤(休耕2年林地人参土)、新开林栽培人参土壤(2年)和农田栽参土壤(2年)为供试土壤,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土壤的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代谢途径和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本研究共获得操作分类单元原核微生物5561个,其中新开林土壤1013个,新开林人参土壤1150个,老参地1101个,非林地农田人参土1027个;真核微生物操作分类单元2463个,其中新开林土壤326个,新开林人参土壤538个,老参地612个,非林地农田人参土494个,样本文库的覆盖率达到99%以上,可以反映土壤样本真核微生物种群的实际情况;
  2.相对于新开林土壤来说,栽培人参后,林地与非林地土壤原核微生物多样性增加。人参栽培只改变了原核微生物的物种丰富度但未改变原核微生物的物种均匀度;但是,真核微生物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均匀度均被改变,开始出现优势种群;
  3.通过主成分及主坐标轴分析,人参栽培改变了土壤原核微生物和土壤真核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组成,新开林土壤、新开林人参土、非林地农田人参土壤具有不同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4.在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上,林地与非林地土壤在门分类水平上绝大多数具有相似的物种: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Acidobacteria(酸杆菌门),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Verrucomicrobia(疣微菌门),Gemmatimonadetes(芽单胞菌门),Chloroflexi(绿弯菌门),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Nitrospirae(硝化螺旋菌门),但林地土壤与非林地土壤仍然在两个门上存在较大差异,其中Cyanobacteria(蓝细菌)、Candidate_division_TM7在非林地土壤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林地土壤;新开森林土壤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的原核微生物相对丰度(30%左右)要低于人参栽培后土壤,人参栽培对土壤Proteobacteria种群具有刺激作用,导致非林地土壤和老参地土壤具有相对较高的丰度(40%左右);新开垦林地包括Edaphobacter等的注释物种81个属;老参地林地有Acidobacterium等注释的物种104个属;农田人参土含有Telmatobacter等注释物种106个属;林地与非林地农田土较新开林地土壤新增加了Acidobacterium、Telmatobacter、Holophaga、Geodermatophilus、Angustibacter、Phycicoccus、Aeromicrobium、Crossiella、Flavisolibacter、Niastella、Pedobacter、Nitrolancea、Methylorosula、Methylovirgula、Pseudolabrys、Acidiphilium、Inquilinus、Ralstonia、Herminiimonas、Nitrosomonas、Dyella、Luteimonas等22个属。
  5.在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上,森林土壤与非林地农田土壤在真菌的种群组成上差异显著,森林土壤Basidiomycota(担子菌)的相对丰度高达80%,其次是Ascomcota(子囊菌)和Zygomycota(接合菌),而Chytridiomycota(壶菌)、Glomeromycota(球囊菌)Rozellomycota(芽枝霉)、Cercozoa(新美鞭菌)的相对丰度较低;在非林地农田土壤中Basidiomycota(担子菌)的相对丰度只有10%,Ascomcota(子囊菌)的相对丰度较高(约45%左右),其它未注释物种的相对丰度也高达40%;老参地Basidiomycota(担子菌)的相对丰度高在10%以下,而栽培人参后土壤中Basidiomycota(担子菌)的相对丰度的下降是共性,说明人参栽培对Basidiomycota(担子菌)和Ascomcota(子囊菌)的影响最大,对担子菌表现为抑制作用,使其相对丰度降低,但可以促进或诱导土壤子囊菌相对丰度的增加。森林土壤的含有Archaeorhizomyces等注释物种60个属;非林地农田土壤包括Cladosporium属等70个属;老参地土壤的包括Cenococcum属等82个属;人参栽培后共有25个相同的属,分别是:Cladosporium、Exophiala、Penicillium、Staphylotrichum、Tetracladium、Xenopolyscytalum、Geomyces、Chaetosphaeria、Pochonia、Hypocrea、Trichoderma、Acremonium、Ilyonectria、Fusarium、Nectria、Chaetomium、Humicola、Apodus、Monographella、Malassezia、Mrakia、Cryptococcus、Cryptococcus、Dioszegia、Trichosporon等;老参地与非林地农田的共有属包括Pseudogymnoascus属等50个属。
  6.栽培人参后,新开林地土壤、林地人参土壤与老参地土壤中微生物种群和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原核微生物群落仍以Acidobact-eria(酸杆菌门)和Proteobacteria(变形杆菌门)的细菌为主;土壤真核微生物仍以Basidiomycota(担子菌)和Ascomcota(子囊菌)的真菌为主,表现出子囊菌之间增多、担子菌不断减少的趋势。无论土壤原核微生物还是土壤真核微生物,优势种群都发生了改变,原来土壤中相对丰度较高的种类相对丰度显著降低,而相对丰度较低的物种相对丰度升高,并发生了种群更替。值得注意的是:从森林土壤土著微生物物种缺失(绝灭)方面来讲,进行人参栽培后,新开林地土壤向老参地土壤转变过程中,土壤中原核微生物缺失9种,真核微生物缺失了29种,而老参地较新开林土壤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物种分别缺失了41种和46种,从新开林森林土壤到老参地土壤原核微生物物种共缺失50种,真核微生物物种共缺失75种。原森林土壤125个物种的缺失灭绝,导致原森林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是导致外来物种增加的内因。
  7.通过KEGG分析发现,土壤微生物群落从土壤摄取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氨基酸、辅助因子及维生素等,其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氨基酸是机体的主要能源。在人参栽培后,新开林向老参地转变过程中,代谢基因的上调和下调几乎找不到趋势性变化,但在能量代谢及代谢总览两个方面,新开林土壤均高于新开林人参土壤,而新开林人参土壤高于老参地。由此可见,老参地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土壤生态系统群落能量降低的过程,这就意味着老参地形成过程中,土壤生态系统能量不断降低,导致土壤原有功能逐渐丧失。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本文总结人参连作障碍的微生物学机理:(1)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原森林土壤大量物种的缺失灭绝,导致原森林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导致与人参病害有关的外来物种的入侵;(2)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和能量代谢的下降,造成土壤原生态系统原有功能逐渐丧失和改变,最终导致人参的连作障碍。
其他文献
知识图谱的发展日新月异,被广泛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的各个领域,如知识库补全、问答系统等。知识图谱表示学习在许多人工智能应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词向量嵌入的方法类似,图嵌入方法是一种与任务无关的、无监督知识表示方法。对于知识图谱的嵌入向量而言,在语义上的相似度越高,在向量空间中的距离越小。同时,向量化的表示方法通过利用丰富的数学表达式极大提升了知识图谱的可计算性。但目前大多数研究工作较为分散,底层实
学位
作为给水处理常用基质,麦饭石应用于污水处理,特别是含重金属废水时,面临自身吸附容量低、易吸附饱和等问题。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比表面积大、吸附性能好,但若将晶体粉末状的LDHs直接应用于人工湿地等生态修复工程,会导致后期固液难以分离、易于堵塞等问题。因此,为拓展麦饭石基质和LDHs的应用范围,提高其对水体中Cr(Ⅵ)的净化效果,本实验利用
学位
节理对岩体强度特性与变形特性均有重要影响。地应力作用下深部岩体节理表现为闭合隐性特征,在地震、爆炸等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张开与滑移,对岩体的稳定性极为不利。考虑天然节理粗糙性,本文结合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应力波在不同地应力下粗糙节理处的传播规律,具体研究工作如下:  (1)通过与理论对比,验证了采用离散元软件UDEC模拟剪切波在充填节理处传播的可行性,采用中线截距平均值Sm和起伏均方根Rq生
学位
下击暴流定义为雷暴天气中强下沉气流猛烈冲击地面后形成的极具突发性和破坏性的近地面短时强风。论文通过物理试验和数值模拟两种方法研究了余弦形山体和阶梯型山地等特征地形下击暴流风场特性尤其是不同位置处风剖面特征和山顶处加速比曲线的变化特征。此外,以余弦形山体工况为例进行了特征地形下击暴流风场的瞬态模拟,研究了下击暴流在翻越山体时的风场变化情况。  (1)对余弦山体下击暴流风场进行了物理试验和数值模拟。结
近年来,绿色建筑、智慧建筑、智能建筑等新建筑理念层出不穷,对建筑业的设计水平和施工、管理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管理信息化,是未来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建立以BIM技术为载体的管理信息化,可以降低工程生产成本、提升项目生产效率、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并减少项目的交付时间。中国的BIM技术发展起步较晚,尽管近年来国家先后颁布了相关规范和标准,并鼓励建设项目采用BIM技术
学位
我国的交通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交通拥堵、安全以及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然而现有公交系统因为其自身灵活性较低,无法满足乘客需求,在与私人交通的竞争中愈来愈乏力。由于城市蔓延现象发展的郊区或城市夜间等时段出行的乘客具有出行密度相对较低且出行集中度较为分散等特征,公交企业若进行公交线路布局,企业运营成本大幅度上升,整体效益下降;这些区域不布设公交线路,城市居民
学位
在公交都市、公交优先等城市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为提升常规公交的基础设施公交站的服务水平,从公交站实际吸引范围与覆盖水平两个层面进行优化。在研究公交站实际吸引范围层面,考虑出行者、站台、环境三方面因素,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公交站点进行分类;利用调研数据对各分类下的站点建立距离衰减模型,获得公交站步行接驳的合理距离;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寻找公交站步行吸引距离与出行者、站台、环境三方面因素间的数理关系;借助G
学位
公路是一条三维空间带状构造物,几何设计是对这条三维带状物几何性能的研究,对提高公路运行质量和保障公路运行安全十分重要。公路设计全过程中应融入迭代的设计过程,不同设计阶段的需求影响几何设计三维线形,几何设计三维线形也影响车辆运行时间、车辆运行能耗和公路安全性能等公路使用性能。公路设计阶段是工可阶段方案的细化,针对目前设计阶段仅以路线长度、工程造价作为路线方案比选的现状,未考虑车辆在不同几何设计方案上
介质吸附胶体主要是通过相互作用力、低流速或流动停滞区和物理堵塞(堵塞和楔)。孔隙空间及水流停滞等物理因素对胶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滞留至关重要。大小不同和形状规则、不规则的孔隙空间对胶体的滞留能力不同。地下水中流速为零的区域是污染物胶体滞留的重要场所,水流停滞时间长度对胶体滞留和释放存在影响。本研究用玻璃珠与石英砂做土柱填充介质,使胶体在不同的溶液化学条件与流速下通过饱和土柱,研究孔隙空间和流动停滞时长
学位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碳库,矿山开采产生矿区废弃地导致土地退化及土壤碳库损失。植被恢复可解决土壤退化、土壤碳损失等相关问题。本研究针对煤矿复垦区不同植被配置模式恢复后土壤有机碳变化的问题,以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屯兰煤矿复垦区为样地,选取31种植被配置模式进行植被恢复。固定监测植被恢复区(0.62ha)和周边自然恢复区(0.5ha),固定监测数据与实验数据相结合,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对20152017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