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以来,糖皮质激素在癫痫临床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多项研究证实了糖皮质激素的抗癫痫及神经保护作用。但糖皮质激素在癫痫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却尚未完全阐明。肌动蛋白纤维(filamentous actin,F-actin)是由肌动蛋白单体构成的稳定的细胞骨架成分,也是突触前轴突终末及突触后树突棘的主要结构。前期研究证实,F-actin重构与癫痫脑内突触重建引起的神经兴奋性异常密切相关。糖皮质激素也被证实可以直接作用于突触和树突棘,调节F-actin和突触结构的重塑。因此,F-actin可能是糖皮质激素抗癫痫治疗的关键靶位。研究糖皮质激素与肌动蛋白骨架稳定性的关系,探讨稳定F-actin骨架阻断癫痫发生及发展的可能性,将有望为糖皮质激素治疗癫痫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为以维持海马肌动蛋白骨架稳定性为基础的新型抗癫痫药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癫痫脑内海马突触肌动蛋白骨架的保护性作用,为糖皮质激素治疗癫痫提供理论基础,为癫痫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本研究选取健康成年雄性ICR小鼠,采用匹鲁卡品诱导的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模型,分别探讨地塞米松对模型慢性期及急性期海马突触F-actin重构的影响。(1)慢性期模型:本实验分为Control组,PILO组,PILO+DEX组。其中PILO+DEX组小鼠于SE后第1、2、3天给予地塞米松10mg/kg腹腔注射。以癫痫持续状态后28天作为慢性期模型时间点,观察小鼠自发发作的行为学变化;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及激光共聚焦扫描技术检测各组海马各区F-actin、神经元数量、突触前/后标记物的变化。探讨地塞米松对匹鲁卡品诱导的癫痫模型慢性期海马突触F-actin重构的影响。(2)急性期模型:本实验分为Control组,PILO组,PILO+DEX组。PILO+DEX组小鼠在腹腔注射匹鲁卡品的同时给予地塞米松10mg/kg腹腔注射;观察各组小鼠癫痫持续状态模型急性期发作;以癫痫持续状态后1小时为急性期时间点,观察海马F-actin、神经元数量、突触前/后标记物的变化,研究糖皮质激素与癫痫持续状态急性期脑内海马突触F-actin骨架稳定性的关系。应用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米非司酮(RU486)进行预处理,进行F/G比值测定及p Cofilin蛋白分析。探讨抑制糖皮质激素受体对癫痫脑内海马突触F-actin骨架动力学的影响,明确糖皮质激素在脑内的作用途径。结果:(1)地塞米松对匹鲁卡品诱导的癫痫模型慢性期海马F-actin重构的影响:(1)匹鲁卡品诱导的癫痫慢性期模型小鼠出现自发发作,与PILO组相比,PILO+DEX组自发癫痫发作的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5);(2)地塞米松治疗可有效减轻匹鲁卡品癫痫模型慢性期海马神经元F-actin损伤;(3)地塞米松治疗可减轻匹鲁卡品癫痫模型慢性期海马CA1区和CA3区锥体细胞缺失(p<0.05),但是对齿状回颗粒细胞增生无明显影响(p>0.05);(4)地塞米松治疗可有效减轻海马PSD95和Zn T3荧光强度的降低,但不会阻止新的突触联系产生及异常突触环路的构建。(2)地塞米松对匹鲁卡品诱导的SE模型急性期海马F-actin重构的影响:(1)与PILO组相比,PILO+DEX组小鼠的3级发作潜伏期显著增加(P<0.01);但两组在3级或3级以上抽搐发作次数和发作级别方面没有差异(P=0.40,0.23);(2)地塞米松治疗可显著减轻癫痫持续状态后海马神经元的F-actin损伤(P<0.01),而且该作用可以被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RU486拮抗;(3)PILO组和PILO+DEX组在癫痫持续状态后锥体神经元的数量均未发生明显变化;(4)地塞米松减轻了PSD95在海马CA3区和CA1区的下降,稳定了突触后结构。结论:(1)地塞米松剂量为10 mg/kg时,可以延长匹鲁卡品诱导的SE模型3级发作潜伏期;而在癫痫慢性期,可以减少自发性癫痫发作持续时间;(2)地塞米松治疗能够减轻癫痫模型慢性期脑内海马锥体神经元的死亡;(3)地塞米松治疗在癫痫模型急性期和慢性期均对海马突触肌动蛋白骨架产生保护作用,并有助于维持突触结构的稳定;(4)地塞米松可能通过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糖皮质激素受体调节海马神经元突触F-actin动力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