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壮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和语言态度实证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m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语言是民族交际的重要工具,是民族成员之间交流信息、传承文化和维系民族认同感的媒介,它能促使民族成员之间在认知、行为、情感等各方面产生同质性和一致性。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看,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紧密相关。语言态度主要指人们对一种语言或文字的社会价值形成一定的认识或做出一定的评价,而这种评价将会影响人们对语言的使用,尤其是少数民族成员。同时,他们的语言态度又常常受民族认同、目的和动机等因素的影响。为此,可以发现民族认同、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民族认同感的程度直接影响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而大学生作为壮族这个群体中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少数人,他们的行为思想将对整个团体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研究从民族认同及语言态度的界定及构成要素入手,选取广西大学216名壮族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以民族认同发展理论和语言态度唯心主义理论作为理论框架,采用问卷法和调查法搜集数据,并利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力求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有机结合,来解读广西壮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现状、对不同语言的态度的差异,以及探究民族认同与语言态度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  1.广西大学壮族大学生对本民族认同程度较高,有着明确而又积极的民族认同,对自己的民族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并认为自己的命运和本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紧紧相联。2.广西大学壮族大学生对普通话、本民族语和英语的地位、功能以及发展前途等都持有较为肯定的看法和态度,但是程度不一,普通话程度最高,本民族语次之,英语最低。3.广西大学壮族大学生本民族认同和对本民族的语言态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本民族语水平也呈显著的正相关  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是研究背景意义目的简介,第二章是文献研究和理论框架,第三章写的是研究设计,第四章是结果与讨论,第五章是结论。希望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建设广西和谐社会以及和谐语言生态提供参考和启示,同时探讨其对广西语言教育及语言政策和计划的启发,并为相关教学和研究提供思路和灵感。
其他文献
在传统翻译研究中,由于作者中心论和原作中心论,译者长期处于“隐形人”身份之下,其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受到忽视。20世纪80年代,译论界发生的文化转向为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曙光,译
学位
本文主要以法国著名叙事学家热奈特的叙事话语理论为工具,把理论分析和文本细读结合起来,旨在对《儿子与情人》所呈现出的叙事特征进行解读。本文将从叙事时间,叙事聚焦及叙
“第二人生”(Second Life),是一个虚拟空间,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免费申请账户及登陆,并通过虚拟的化身(avatar)与其他用户进行文本或语音交互。从2007年开始,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随着2003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及高中英语教材结构的改变,模块评价已经引起越来越多学者及教师的注意。综合考量形成性评价及终结性评价已不再是关于教学评价研
本论文运用文献综述、调查问卷、访谈法对“自主学习者对教师角色的期待”这一课题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本文围绕两大问题展开:   1)自主学习者最期待哪些教师角色?   2)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学位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任务型教学法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在交际英语教学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任务型教学法强调通过设计真实的生活任务,由实施和完成任务来习得英语知识和技能,从而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