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氨基乙酰丙酸对油菜幼苗硫代葡萄糖甙等代谢产物的影响与种子硫甙葡萄糖甙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80612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菜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作物,其主要用途是榨取菜籽油,而榨油剩余的菜籽饼可以作为优质动物饲料。油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的叶子与种子富含硫代葡萄糖甙(glucosinolates,GSLs;简称硫甙)。硫甙是一种具有抵御害虫侵害与病菌感染的特殊次生代谢产物,它对于人体还具有抗癌的功效,有着重要的药理学意义。然而,种子中存在的硫甙却不利于菜籽饼用作动物饲料,因为高含硫甙的菜籽饼被动物食用后会引起甲状腺疾病。因此,了解一些外部生长调节剂对硫甙含量以及其它一些代谢物质的影响,有助于通过育种和栽培手段调控硫甙的含量,改善十字花科油菜的营养价值。这项研究旨在探讨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油菜幼苗中硫甙合成的诱导作用,以及外源ALA对各项苗期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通过对大约297份源自世界各国的核心油菜种质资源遗传群体单碱基多态性(SNP)与硫甙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association study,GWAS),探索调控油菜种子各类硫甙合成的分子机制。得到了如下结果:
  (1)适当浓度(0.5-1mg/L)的外源ALA有利于油菜幼苗的生长,并且能够提高可溶性糖、生育酚、抗坏血酸和硫代葡萄糖酸盐等多种化合物的含量。喷施适量ALA后,BnUGT79B1,BnMYB12,MYB28等一些调控酚类化合物合成的基因、BnRBCL和BnRBCS等固碳途径基因表达量的显著增加,说明外源ABA通过促进一些化合物合成途径上关键基因的表达,促进了油菜一些关键的生理生化步骤。
  (2)高浓度的(5-10mg/L)ALA对油菜幼苗造成氧化胁迫,引起除生育酚以外的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降低,从而导致油菜幼苗生长速度减慢。生育酚因能起到缓解胁迫作用的,它的含量不降反升。
  (3)低浓度的ALA增加了半胱氨酸和谷胱甘肽等硫醇的含量,能上调调控硫元素吸收与代谢的BnSULTR1.1,BnSULT2.2和BnAPK1等基因的表达;由于增加了硫元素的吸收并改进了硫的代谢效率,低浓度的ALA能显著地提升硫甙总含量,特别是其中脂肪族硫甙的含量。低浓度的ALA还有利于硫甙合成途径的不同阶段各类化合物(包括硫甙)主干结构的形成;通过提升BnUGT74B1和BnUT74C1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硫甙脱硫糖基化过程。
  (4)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到一些基因,比如涉及脂肪族硫甙合成的转录因子BnaCNNg43220D(MYB28),又如,调控硫甙运输的BnaC02g42260D(NRT1/PTR FAMILY2.11),它们与油菜种子硫甙总含量的变化显著关联;还发现其它一些与各类硫甙组分的含量紧密关联基因,其中包括具备调控作用的典型蛋白复合体特征、且与抵御病原体侵害密切相关的BnaC02g41580D(CPK12)基因。
  这些发现丰富了对ALA作为信号分子的认识,即,适度ALA对于提高油菜幼苗逆境胁迫适应性的有利影响、对于硫甙等化合物合成的促进作用;加深了人们对于油菜种子内不同类型硫代葡萄糖甙形成的复杂基因调控网络的认识与理解。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黑曲霉是酶制剂发酵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微生物菌种之一,能产生丰富的酶类,是重要的细胞工厂。发酵过程中形成的生物热积累造成高温环境会诱导微生物细胞形成活性氧自由基(ROS)降低微生物细胞生长繁殖速度及胞内代谢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作为主要的抗氧化酶类,是抵御ROS损伤的重要屏障,因此研究SOD、CAT对防御细胞损伤与耐高温的特性,探索黑曲霉高温胁迫响应机理,将为黑曲霉耐
学位
α-亚麻酸(ALA)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在人类健康和营养强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自身具有三个不饱和双键,容易被氧化,极大地限制了应用,而含有独特亲水和疏水多间隔结构的水包油包水(W1/O/W2)型微乳液,在包埋和递送不稳定活性营养物质及药物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本研究采用“两步变温法”制备W1/O/W2型微乳液,首先通过伪三元相图在45℃下构建油包水型(W/O)微乳液,
学位
微乳液能否作为高效的口服递送载体是近几年来微乳液应用研究的方向之一。本文基于前期筛选出的两种不同结构的微乳液,探究其作为口服递送载体的可行性,同时对负载α-亚麻酸(ALA)微乳液的释放动力学数据进行系统研究,旨在为其应用于营养因子的递送提供理论基础。首先通过测定两种载体在消化环境中粒径、多分散指数(PDI)、透射电镜图(TEM)和核磁图谱(NMR)等,表征两种微乳液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微观结构的变化。
学位
土壤盐渍化是制约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威胁粮食安全的一种重要非生物逆境。揭示作物耐盐机理是当前作物科学的研究热点,对于培育耐盐作物品种、促进盐碱地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植物种间耐盐性存在显著的差异,在禾谷类作物中,水稻(Oryza sativa)较弱,而大麦(Hordeum vulgare)较强,但两者耐盐性差异的分子机制迄今仍不清楚。本论文首先从离子组、代谢组、转录组和可变剪切水平上
学位
干旱和盐害是严重制约农作物产量和威胁粮食安全的世界性问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频率和高强度干旱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对世界粮食安全带来严峻挑战。干旱和盐害具很大的相关性,均会导致植物细胞缺水,引起植物细胞渗透胁迫和离子胁迫;而且,在自然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中这两种逆境常同时发生,形成旱、盐双重胁迫,对植物造成更严重的危害。提高作物的耐/抗盐和干旱能力是解决缺水干旱、有效利用盐碱地资源,应对
学位
盐胁迫是全球普遍存在的农业生产问题,严重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培育和种植具有较强盐耐性的作物品种,是有效利用盐碱地的重要途径之一。不同作物对盐胁迫的响应具有显著差异,一些作物具有主动的响应机制,能够提高作物对盐胁迫的适应性,而另外一些作物的生长则会受到极大的抑制。小麦和大麦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是禾谷类粮食作物中对盐胁迫最敏感的作物之一,而大麦的耐盐性常优于其它禾谷类作物。本研究以前期鉴定到的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