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问询监管对分析师预测行为的影响——基于三安光电被上交所问询的案例研究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gyues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5年以来,沪深证券交易所积极开展“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体制改革。以问询函为代表的“非行政处罚性监管”与以处罚公告为代表的“行政处罚性监管”相互配合,共同推进政府监督体系的发展完善。问询函主要针对上市公司在会计准则应用和财务信息披露方面的问题,逐步将监管从事前转向事中事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目前,问询函制度已经发展成为交易所一线监管的重要方式,研究价值日益凸显。作为信息中介,分析师通过搜集挖掘等方式获得公司的公开和内部信息,结合历史经营业绩,基于自身专业储备和对公司所在行业的了解,对公司进行基本面分析,进行盈利预测,并提出投资建议。但是,证券分析师并非完全理性,受战略性和非战略性动机的影响,分析师发布的研究报告和使用的文本语气均有过度乐观的偏向。作为资本市场一线监管手段,问询函制度能否发挥外部溢出效应,提高分析师预测行为的谨慎稳健程度?问询监管通过哪些作用机制影响分析师的行为?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从外部利益相关者视角对问询监管经济后果进行的研究多集中在审计机构、审计师和债权人的行为决策上,鲜有学者从分析师角度进行研究。年报问询函监管能否对分析师预测行为产生影响尚不明确。一方面,问询函的发放是个“坏消息”,证券分析师接收到负面信号后,在声誉机制的压力下会主动调整对公司的乐观程度和对公开信息的依赖度,进行预测时更加稳健谨慎。但另一方面,年报问询函是一种“软性”、“非处罚性”的监管,监管力度显著弱于处罚公告,上市公司部分回函、延期回函和与交易所“函来函去”的现象时有发生,削弱了问询函的震慑作用。因此,定期报告问询函能否影响分析师预测行为尚待检验。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以三安光电遭上交所问询为例,从跟进情况、盈利预测乐观程度和研究报告语气三方面探究证券分析师预测行为在问询前后的变化,并从认知偏差和利益冲突的角度对问询监管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显示,交易所问询监管具有外部溢出效应,能够提高证券分析师预测行为的谨慎稳健程度。第一,上市公司遭问询监管后,被研报关注度、被分析师关注度等指标显著下降,与行业趋势相悖;部分历史预测准确度高,预测谨慎稳健的分析师选择停止跟进,资本市场对公司的关注度减少,不利于公司在证券市场上进行融资融券活动;第二,从个体和群体层面来看,分析师的短期盈利预测乐观程度均显著减弱;第三,从研究报告文本语气来看,分析师研报中的积极语气有所减弱,攥写研究报告时遣词造句更加谨慎。问询监管主要通过认知偏差和利益冲突两个机制对分析师行为产生影响。一方面,交易所发函传递出三安光电定期报告信息披露存在瑕疵缺陷的消极讯号,损害公司的对外形象和声誉,使得分析师更加谨慎地评价公开信息的可信度,调整对公司未来前景的乐观程度,提高自身审慎稳健的从业态度,做出更加谨慎的跟进决策和盈利预测。另一方面,问询监管后机构投资者会主动降低对收函公司的持股比例,缓解证券分析师面临的利益冲突,削弱分析师为迎合机构投资者而主动发布利好报告的动机,降低报告的非理性程度,使预测行为变得稳健。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采取案例研究的方法探究定期报告问询函对证券分析师预测行为的影响,丰富了外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问询监管经济后果领域的研究。在实践意义方面,本文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交易所问询监管等角度提出建议,希望能够缓解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充分发挥问询函制度的震慑作用,并对分析师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和监管。
其他文献
现阶段,企业在营销中通过一种方式建立起消费者与品牌的联系,这种方式将真人所具有的一些社会关系特质,如情感状态、精神、意识行为等对品牌进行赋予——即品牌拟人化。过去的产品或品牌的拟人化主要追求“形似”,而企业在媒体及网络的发展中也在不断升级拟人化的手段,从产品包装、到品牌故事或者视频广告,全方位地将品牌打造成一个“有血有肉”的“真正的人”,这种转变不仅传递了某只产品的特征,更传递了品牌的个性。目前,
学位
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猛,社会生产生活的总体水平不断提升,这也促使人民的财富积累不断增加,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使人们开始注意到投资理财的重要性,这也促使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保持着前所未有的增长趋势。但是,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近乎疯狂的野蛮式增长模式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与不足,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层出不穷,基于此,国家出台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
学位
分拆上市是企业收缩性资本运营的一种重要方式。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分拆上市就在欧美国家发展成熟,其对于企业资源配置、公司治理等方面可以产生积极作用。分拆上市在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2004年我国出台境外分拆上市条例后,直至2019年12月证监会正式颁布境内分拆上市新规。鉴于目前国内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筹划分拆子公司上市,本文旨在通过案例研究探析企业分拆上市的路径选择及经济后果。本文选取的案例研究对
学位
2020及2019年《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均得到修订,投资机构参与并购重组成为资本市场中的浪潮,资本市场中的并购活动空前活跃,投资机构兴致高涨。一方面,随着注册制的放开,越来越多上市公司获得资本市场的入场券,获得了自身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在中国经济新常态化的大背景下,供给侧改革在各行各业有条不紊随行业周期展开,作为企业在产业整合中进行升级以及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方式,近年来并购交易数量
学位
2020年适逢我国资本市场成立三十周年,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对资本市场的一系列讲话为其发展提供了指导纲领与建设性意见。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资本市场建设对于金融系统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将我国的资本市场建设成一个有序、合规、透明、有韧性的企业成长的沃土。2020年在我国境内A股IPO的企业不论数量还是融资规模都创下了十年之最,非但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资本市场反而高歌猛进。与此同时I
学位
可交换债券是由上市公司的股东依法发行的,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为上市公司股东所持有股票的债券。可交换债券相较于一般公司债券,在退出市场的方式上更加的多元化,在债券到期前可以通过转股、赎回、回售实现提前退市。经wind数据库统计,目前已退市的可交债中,有近半数是通过100%转股的方式退市的。可交换债券的债券持有人一旦转股,对于债券发行人,即标的股票的股东,实质上构成了“被动”减持。2015年下半年,中国
学位
去杠杆是目前防范金融风险的重点工作内容,政府逐步退出对国企的隐性担保,促使国有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化解债务危机。伴随着整体收紧的融资环境,过去众多企业依赖“高杠杆”野蛮生长的企业面临债务集中到期并难以继续维持融资规模的危机,债券市场信用风险点出现转变,国企信用债违约余额快速增长,2020年11月地方国企华晨集团、永煤集团以及校企紫光集团接连发生债券实质性违约,国企信用债刚兑“信仰”被打破,给市场造成极
学位
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我国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混合所有制改革很长时间内都是是我国的热点话题,历年的国家政策都在积极推进改革的进程。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决定的通过,赋予混合所有制经济十分重要的地位,标志着国企混改进入新阶段。混改的重要任务是做大做强国有企业,我国作为全球重要经济体,积极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增强国企自身活力,提升企业绩效以及保障国有经济实力
学位
中国债券市场违约频繁发生,从超日债首次打破刚性兑付到引发连锁违约的永煤控股违约事件,如何预判企业发生债券违约的概率成为学界和业界重点关注的话题。同时,以海航集团、乐视网为代表的大型多元化企业集团的债券违约事件也反映出多元化经营程度在企业的违约事件中起到一定助推作用。那么,多元化经营是否会对企业债券违约带来系统性的负面影响呢?有鉴于此,本文采用案例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企业经营业务多元化
学位
2019年6月,科创板正式开板,我国试点注册制这一重大改革任务落地实施,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与主板相比,科创板具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的特点,对人力资本,尤其是核心技术人员的依赖度更高。为此,科创板推出了创新性与灵活性并存的股权激励制度,旨在提高科创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能力,从而为企业核心技术的研发提供智力保障。科创板股权激励监管制度的创新为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提供了更为灵活的环境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