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茵黄解毒汤抗HBV有效部位和成分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h1978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以复方茵黄解毒汤(茵陈蒿汤十黄连解毒汤)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转染乙肝病毒(Hepatitis BⅥrus,HBV)的2.2.15细胞作为体外药效学模型,对复方茵黄解毒汤主要提取部位的有效活性成分进行体外抗乙肝病毒实验。以体外抗乙肝病毒药效学结果为依据,对其进行药效学跟踪研究,并对活性部位用各种现代分析仪器和色谱分离技术,研究其成分以及指纹图谱。将中药药效组分的指纹图谱定性和有效成分的定量研究相结合,建立复方茵黄解毒汤的在药效学指导下的指纹图谱和质量标准,并筛选出主要活性成分。   复方茵黄解毒汤的组方是茵陈蒿汤十黄连解毒汤组合而成,茵陈蒿汤包括:茵陈、大黄、栀子;黄连解毒汤包括:黄芩、黄柏、黄连、栀子。共6味药物组成。其功效为清热利湿退黄、疏肝利胆和胃,主治肝胆湿热证,临床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肝炎、胆囊炎等病。   本研究采用目前体外抗HBV药物筛选和评价较好的细胞模型2.2.15细胞作为体外抗乙肝病毒的实验模型,探讨复方茵黄解毒汤对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的抑制作用。先将复方茵黄解毒汤按极性由低到高分别用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水饱和正丁醇分段萃取化学成分,得到各极性段的标准提取物,然后用2.2.15细胞进行体外药理活性筛选各萃取部位的抗HBV活性。通过分析,发现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部位均有活性,三氯甲烷部位则凶细胞毒性较大而未获得明确结果,但仍作进一步活性筛选和分析,乙酸乙酯部位活性较强,其在浓度为2.5mg/mL、1.25mg/mL、0.625mg/mL、0.3125mg/mL的HBsAg和HBeAg的抑制率分别为89.12%、85.81%、53.84%、44.3 i%和82.14%、62.43%、56.35%、44.20%。其抑制率分别高于阳性对照药物干扰素在10x103 IU/mL、5.0x103IU/mL、2.5x103 IU/mL、1.25x103 IU/mL时的HBsAg和HBeAg的抑制率。干扰素的抑制率分别为50.63%、43.83%、34.79%、21.96%和57.09%、44.20%、32.97%、15.47%。这为开发抗乙肝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复方茵黄解毒汤中有效成分进行鉴别,初步建立复方茵黄解毒汤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选择λs=275nm,λR=365nm双波长扫描与λ=435nm单波长扫描,均为反射法锯齿扫描,Sx=3,Swing Width=10,狭缝0.4mmx0.4mm。对制剂的展开斑点进行全程扫描,对盐酸小檗碱、咖啡酸、阿魏酸、大黄酸的斑点及空白进行部分或全程扫描。比较紫外双波长扫描图谱,得到供试品的扫描图在与盐酸小檗碱标准品峰的位置(约40mm~50mm)、咖啡酸标准品峰的位置(约125mm~135mm)、阿魏酸标准品峰的位置(约145mm~155mm)有相对应的峰。另外,成品在大黄酸的位置(约155mm~165mm)的峰很明显,但大黄标准品由于受前沿溶剂荧光带峰(约165mm~180mm)的影响较大,峰不明显,但还仍可看到由大黄酸引起的肩峰。比较可见光单波长扫描图谱,可见供试品的扫描图在与盐酸小檗碱标准品峰的位置(约40mm~50mm)、大黄酸标准品峰的位置(约160mm~170mm)相对应,空白峰对于大黄酸的影响已消除。   采用HPLC法对乙酸乙酯提取部位的有效成分咖啡酸和阿魏酸进行了分析。用HypersiL BDS C18作为分析柱,流动相为甲醇-0.01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调pH为3.7),得到的峰形较好,并且在18分钟内出峰完。三个批号的含量分别是咖啡酸:70.30、69.62、75.35ug/mL和阿魏酸37.25、35.68、38.72ug/mL;加样回收率的咖啡酸和阿魏酸平均值分别为99.29%、99.38%。结果表明,本方法简单、可靠。可作为复方茵黄解毒汤中咖啡酸和阿魏酸的含量控制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此基础上采用毛细管电泳法(HPCE)对其进一步分析。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在现今的药物分析中,比HPLC具有柱效高、分析速度快、进样体积小、易清洗等优点;而且HPCE更适合于直接分析水溶液及未经纯化的样品,不需要消耗大量的高纯有机试剂,节约了运行费用。在同样电泳条件下,测定咖啡酸和阿魏酸对照品,并与复方茵黄解毒汤的HPCE图谱相对比,在8分钟和6分钟的时间段上相对应;同时,采用阳性对照法对样品中咖啡酸和阿魏酸进行定性,确认了8分钟的峰为咖啡酸和6分钟的峰为阿魏酸。   采用高效快速、集灵敏度和高选择性于一体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进行分离分析。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获得了液相紫外图谱和总离子流色谱图,并采用MS和LC-MS/MS扫描模式分析,从乙酸乙酯部位鉴定了其中9个活性成分。分别是:咖啡酸、阿魏酸、大黄酸、芦荟苷、乙酰紫草素、木兰花碱、原儿茶碱、岩白菜素、异栀子苷。从正丁醇部位鉴定了其中8个活性成分:分别是:轮环藤酚碱、栀子苷、铃兰毒苷、野鸢尾苷元、黄芩苷、千层纸苷、白杨素苷、汉黄芩素苷,这些活性成分的确定,为其临床应用和迸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对三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提取部位进一步分离获得8个成分,分别为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小檗碱、咖啡酸、阿魏酸、大黄酸。并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体外抗HBV细胞活性评价。上述各成分和IFN的各剂量组HBsAg和HBeAg的OD值均有明显的抑制,且对HBsAg的抑制强度与IFN相当,尤以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小檗碱较强。各成分对HBsAg和HBeAg的抑制率并不完全呈剂量相关性,仅小檗碱和大黄素呈一定的剂量相关性,且同时对HBsAg和HBeAg的具较强的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高校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等四大任务,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在大学发展中始终处于核心位置,要充分发挥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促进作用,通过科教互
本文利用Logistic生命旋回模型推导出SZ油田不同含水阶段年产油量与年注水量的相关式,该相关式以油田开发规律为基础,对注水量的预测更为合理,利用相关式对SZ油田注水量进行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命题,加强内涵建设是高职院校乃至整个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逻辑基点。文章从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出发厘清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它直接决定着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在当前社会发展方式转型的背景下,社会质量理论为我们破解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难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通过学校保
  常州科教城本科与高职衔接培养高技能人才是江苏省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的有益探索。在试点中,实施特色化实践环节是培养过程的突出特点,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是成功的关键。常
  在实施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国家战略的新形势下,本文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阐述区域内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根据目前办学状况,从政府和学校两个层面提
  "工学研融合"是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具体操作实践,也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紧扣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重新审视了人才培养目标,系统构建
摘 要:通过样本分析、文献研究与符号学原理结合,以公众号受众主体的心理视觉特征为据将其分类,探寻情感类微信公众账号头像选择趋向规律,拆分头像组成符号,论述各类主体符号共性特征,结合影响头像选择的各关联要素,由此分析归纳头像的选择与设计规律。  关键词:设计符号;微信公众号;头像;传播  微信公众账号作为当今发展日益完善的新媒体运营方式,兼具信息推送与用户互动功能,微信公众账号头像作为账号主体的识别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高校同质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高校在组织结构、目标定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相似,高校同质化出现不仅给高校毕业生带来就业压力、引发了
钢筋腐蚀是造成钢筋混凝土结构过早失效的首要因素,是当今世界腐蚀科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由于混凝土相是典型的多尺度不均一体系,混凝土中钢筋腐蚀过程总是表现为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