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利的追寻:《凯利帮真史》中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m0056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尝试基于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身份的定义,探讨小说《凯利帮真史》中的主人公内德·凯利的身份认同问题。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也是一个有着流犯流放史的国家。自从这些流犯被迫踏上这块新大陆后,身份问题就一直困扰着他们。爱尔兰澳大利亚人生活在澳大利亚的最底层,因为历史、文化背景的缘故,尤其受到澳大利亚英国主流文化的歧视和排斥。作为爱尔兰人后裔,凯利一家是这一群体的代表人物,他们始终面临着生存的困境和身份危机。内德·凯利是前爱尔兰裔流犯的儿子,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本土生澳大利亚人。凯利穷其一生,苦苦追寻自己的新澳大利亚人身份。对于小说中凯利身份问题的研究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让我们看到澳大利亚早期移民如何努力适应这片新的土地,也让我们进一步看到澳大利亚民族身份形成的侧影。以前的研究(就本论文作者所阅读的有关材料来看)主要从福柯的话语权力,新历史主义,以及狂欢化精神角度展开,很少有研究者集中探讨内德·凯利为实现自我价值所作的奋斗以及对其新身份的殊死追求。围绕着凯利的身份问题,本论文分为三章进行论述。第一章分析了凯利的身份困境。凯利的父亲摆脱不掉“流犯”的标签,拒绝新环境,凯利的母亲看似包容,接受新环境,最终两者对生活和身份的追寻都以失败而告终。凯利继承了爱尔兰最具特色的反叛精神,在遭受种族歧视与各种不公后,终于揭竿而起,开始了其艰苦卓绝的澳大利亚身份追寻之旅。根据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文化身份关乎“存在”,同时又关乎“变化”。它属于过去同时也属于未来。针对凯利对澳大利亚身份的追寻,本篇论文分为两个维度进行探讨。第二章重点谈论凯利的爱尔兰文化记忆和爱尔兰性如何加以调整,之后融入到其澳大利亚身份中。第三章论述凯利对其澳大利亚性的追寻和定义。澳大利亚,受制于其特殊的移民历史环境和薄弱的文化底蕴和基础,澳大利亚人身份的建构与其它任何国家都不同。本篇论文通过挖掘凯利所追寻的澳大利亚身份的内容和实质,得出如下结论,生活在19世纪末的内德·凯利亟需建构,并且可以建构自己的澳大利亚文化身份,这个身份是融合了其爱尔兰身份,融合了澳大利亚人以及这片土地的新的和谐的身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凯利对其自身澳大利亚身份的追寻,也是无数个澳大利亚人对其民族身份追寻的缩影。彼得·凯里重写凯利的故事,赋予凯利足够的力量和毅力去追寻自己的身份,在日趋多元化社会的今天,也鼓舞着澳大利亚人去重新审视自己的民族身份。
其他文献
《跟着错误女神回家》是新加坡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英语女作家之一的林宝音的又一畅销作品,尽管充满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国内目前还没有就这一作品进行专门的
作为新加坡英语文学的先驱者之一,吴宝星非常关注新加坡后殖民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他的第一部小说《假如我们梦太久》关注人类的异化和孤独,被认为是新加坡英语文学的第一部
《红星》报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的机关报,1931年12月11日在江西瑞金创刊。红军长征后,在敌人前堵后截的险恶环境里,《红星》报仍坚持不定期出版,手刻蜡纸油印,先后由
模因论是在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基础上形成的解释文化进化的新理论,该理论源于牛津大学著名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道金斯于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一书。自该
随着信息产品的日益丰富,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深度要求越来越高。笔者在“9·3”阅兵报道中,对这一大场景中新闻事实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度挖掘,从四个模块的受阅编组方式、70面抗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批评话语分析(CDA)的研究对象是公共语篇中的话语。公共话语中的具体语言使用通常被操控和控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批评话语分析展现出广阔的研究前景。一方面它持续吸收来自社
托妮·莫里森是美国文坛上一位杰出的黑人女作家,在当代文学界享有盛誉。她的作品主要关注在白人文化主导下黑人痛苦压抑的生活和经历,集中体现黑人与白人的文化冲突以及黑人受
问:高校党支部的职责是什么?答:(1)宣传、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团结师生员工,保证教学、科研等各项任务的完成。(2)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定期召开
近30年来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翻译中的文化问题倍受译者的关注。文化和语言的关系密切;文化是语言的内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如何恰当有效地翻译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