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警察职务犯罪是职务犯罪的一种表现形式。唯因警察权是一种需要通过命令和强制甚至合法暴力的方式行使的国家权力,若使用不当,则国家和人民两受其难。因而警察权滥用在公职人员滥权行为后果中其社会威胁最大、危害最为严重。因此,警察职务犯罪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犯罪现象,其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然而,在我国社会转型期,警察职务犯罪现象表现如何,特点原因为何,预防理论基础如何,实践中又如何预防?在国内尚欠深入系统研究。本文立足于我国警察职务犯罪现象分析,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全面分析警察职务犯罪发生原因,并结合主流犯罪预防理论学说予以针对性论述,借鉴美、英、澳三国防治警察职务犯罪主要做法,提出我国警察职务犯罪防控的初步设想。
首先,从警察概念探源入手,逐一明确警察职务、警察职务行为、警察职务犯罪的概念范畴,围绕警察职务犯罪的刑法学上一些争鸣问题,如构成要件中的犯罪主体问题相继展开论述,认为合同制民警、警察机关均不构成警察职务犯罪主体,同时,从有利于防治的角度,将警察职务犯罪划分为贪利型、渎职型和专权型三种。
其次,以实证分析方法,从我国警察职务犯罪的现状研究出发,通过官方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发现,我国警察职务犯罪发案数呈现出波浪起伏特点,其中2003年后呈逐年下降趋势。将我国警察职务犯罪形式归纳为六个特点,结合法律秩序、社会价值和国家政权三个方面对警察权行使的要求,对警察职务犯罪的危害进行了深入分析。立足于我国转型时期的社会状态,紧密结合我国公安机关实际,引用大量案例,对我国警察职务犯罪的原因,从宏观的经济、文化、政治、法律等和微观的警察个体身边的家庭、同事、人际交往等,以及警察职业特有的主观生理、心理方面特征逐一展开深入分析,展现出我国警察职务犯罪原因中特有的中国转型时期特点。
第三,借犯罪预防理论视角,充分借鉴当今世界主流犯罪学理论,以社会控制理论、理性选择的观点、组织理论、寻租与代理人理论、情景预防理论等理论为支撑,对警察职务犯罪的相关理论进行论述,揭示了警察职务犯罪的深层次原因和相关预防策略的理论基础。社会控制理论从警察的自我控制及外在控制机制两方面探寻职务犯罪的发生及控制机理;理性选择的观点侧重解决警察何以形成对外在环境的负面价值观并选择职务犯罪行为的问题;组织理论将警察置于组织文化、组织气候等组织环境的影响中考量警察职务犯罪的原因,反衬出警察所在组织防控警察职务犯罪的重要性;寻租与代理人理论则从警察权的本源与资源稀缺性以及警察为个人目的滥权的角度,特别揭示了警察贪利型职务犯罪的原委;情景预防理论将遏制引发警察职务犯罪发生的情景,如增加犯罪困难、减少犯罪回报和犯罪机会作为预防职务犯罪的途径。各种理论在揭示警察职务犯罪规律方面各有所长,但均相互依存,互为补充。
第四,用比较研究方法,通过介绍美、英、澳国家防治警察职务犯罪的针对性措施来揭示与我国警察职务犯罪的共性问题,不难发现,以上各国防治警察职务犯罪各有特色,但最重要一点就是实事求是,针对性较强。如美国针对警营次文化中的沉默规则努力形成警察对忠诚的正确认识,其普遍建立的早期预警系统则从警察职务犯罪前的征表出发,处处加以科学评估预防;英国针对警察职务犯罪工作内和工作外原因侧重内部和外部控制;澳大利亚注重警察的道德教育,并从警察职务犯罪风险评估到明确针对职务犯罪调查的强力性和权威性,力图将警察职务犯罪苗头扼杀。
第五,于我国反腐败大局中考量,我国转型时期警察职务犯罪原因极为复杂,相对应警察职务犯罪防控体系构建也较为困难,况且,目前职责不明、防控乏力的预防监督体系在客观上也是警察职务犯罪的原因之一。为此,基于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防控的指导方针,从警察职务犯罪的大的社会环境下努力构建法律体系的防控措施,包括职务犯罪整体防控和警察权力限制防控。结合犯罪学理论的指导和我国目前警察职务犯罪监督体系现状和实际,从警察内部机制、人事、督察管理上加强控制,从外部党、政监督力量和法律监督机关、社会监督等外部加强控制,充分依托现有力量,发挥优势,优化配置,形成合力,各种不同的监督或制约关系在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发挥预防警察职务犯罪的作用。我国警察职务犯罪产生原因的复杂性和公安执法实际的特殊性,决定警察职务犯罪防控对策必须是一个由多种手段构成,与时俱进并综合运用的复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