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介质逆时偏移角度道集提取及波动方程偏移速度分析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lc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地震勘探的不断深入,勘探的重心也已由简单的构造成像转向更加复杂的岩性反演,如何获得地下精细的介质参数模型(如速度、密度、各向异性参数等)已成为目前勘探地震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主要有两种途径来获得地下宽波数介质参数,第一种主要包括叠前深度偏移(PSDM)、偏移速度建模和振幅分析方法(如AVO/AVA)三大部分;第二种是全波形反演(FWI)方法。这两种途径都试图得到地下全(宽)波数的参数模型,然后进行储层的地震地质解释工作。虽然全波形反演是目前最具吸引力的一种精细建模技术,但因其强非线性特点,反演结果严重依赖于初始模型,如何建立准确的初始模型对全波形反演至关重要。基于双程波传播算子的波动方程偏移速度分析(WEMVA)是一种利用反射地震信息来估计宏观背景速度场的成像域自动化建模技术,该方法通过衡量偏移后成像道集之间的一致性(如聚焦性和拉平程度)来进行速度更新。但该建模技术也面临一些问题:(1)常规逆时偏移(RTM)结果中含有假象,该假象不仅影响成像道集的质量,同时也对后续解释工作造成困扰;(2)基于RTM的成像道集输出计算量巨大,即使针对实际的二维情况,计算代价也难以承受,不容易拓展到三维;(3)传统基于微分相似最优化(DSO)目标函数的WEMVA容易受噪声影响,产生梯度假象。这些问题都限制了WEMVA在背景速度建模中的应用。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就如何获得高质量的RTM成像结果、快速稳定地输出RTM成像道集以及构建具有凸函数特性的WEMVA目标函数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当前反射波成像的理论框架下,从成像和速度建模一体化出发,为了获得地下高质量成像和宏观背景速度场,本文基于双程波传播算子,首先利用逆时偏移得到高质量的成像结果(成像道集),进而以成像道集作为数据输入,通过波动方程偏移速度分析迭代反演得到地下宏观背景速度场。论文研究工作主要在声介质假设下,围绕逆时偏移成像道集提取和波动方程偏移速度分析两个方面展开,重点研究了逆时偏移中假象的成因及回转波假象去除方法、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VTI介质中基于逆时偏移的角度道集快速提取、基于DSO目标函数的成像域WEMVA以及基于最佳输运(OT)目标泛函的WEMVA。论文通过成像域基于声介质逆时偏移的一系列工作,试图为后续的数据域波形反演给出一个合理且较好的初始速度,为全(宽)波数带速度建模提供低波数部分。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具体如下:(1)采用波场分解成像条件,分析了逆时偏移中低频假象及回转波假象产生原因,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假象去除方法的优缺点。针对逆时偏移中的回转波假象,采用基于解析波场的上下行波分解方法实现了该假象的去除,同时提出了基于波长平滑算子的逆时偏移回转波去除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地震波长的因素,通过对速度模型进行波长平滑,使得波场在强速度梯度处的传播特征更接近于真实速度中波场的传播特性。数值实验表明,提出的波长平滑算法能够很好地压制逆时偏移中的回转波假象,并且保持对高陡构造的成像,可在经典的逆时偏移成像框架下进行高效的成像。(2)针对基于局部平面波分解、拓展成像条件和方向矢量的逆时偏移角度道集提取策略,分析了不同策略的优缺点。针对逆时偏移角度道集输出效率低、角度估计不准等问题,发展了一种高效稳定的基于旅行时梯度的角度道集提取方法。与局部慢度分析方法对比表明,旅行时梯度可以给出准确稳定的震源端传播方向,联合构造法向可直接获得地下反射/方位角信息,且具有很高的角度分辨率。理论与实际数据表明,该策略可快速稳定地输出角度域成像道集。(3)采用纯准纵(qP)波波场传播算子实现了具有垂向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VTI)介质逆时偏移,并将基于旅行时梯度的逆时偏移角度道集提取策略从各向同性介质拓展到VTI介质,相较于各向异性弹性波方程,该方法无需波型分离,且计算量小。对传播方向分析表明,VTI介质旅行时场梯度同样可给出准确稳定的震源端传播方向。理论数据结果表明,基于旅行时梯度的角度道集提取策略针对VTI介质是可行的。(4)分析了基于微分相似最优化(DSO)目标函数的反演速度分析(IVA)。相较于传统的波动方程偏移速度分析(WEMVA),反演速度分析将偏移过程中Born正演算子的伴随算子替换为Born正演算子的近似逆,该方法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成像道集。(5)将最佳输运(OT)理论应用于成像域WEMVA目标函数的构建,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佳输运目标函数的波动方程偏移速度分析方法。对该目标函数特性分析可知,即使在较大速度范围内,目标函数仍具有良好的凸函数性质。理论数据与实际资料表明,该方法能够得到较好的地下宏观背景速度模型,可为后续的全波形反演提供良好的初始速度。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提出了基于波长平滑算子的逆时偏移回转波假象去除方法。该方法无需波场显式分解后成像,通过引入波长平滑算子,使得波场在强速度梯度处的传播特征更接近于真实速度中波场的传播特性,进而压制回转波假象,可以较好的兼顾计算效率和高陡构造成像。(2)提出了一种高效稳定的声介质下基于旅行时梯度的逆时偏移角度道集提取策略。该策略首先采用震源端旅行时梯度获得稳定的震源端局部平面波传播方向,通过稳定的成像结果估计反射界面法线方向,然后联合震源端传播方向与界面法向获得地下反射角和方位角信息,最后应用基于激励准则的角度域成像条件输出角度域成像道集,方法高效且稳定。(3)发展了基于最佳输运目标泛函的波动方程偏移速度分析。该方法将最佳输运理论运用于成像域偏移速度分析目标函数的构建,首先将成像道集转换为符合最佳输运理论的可能性分布,然后通过Wasserstein距离衡量角度道集中相邻道对应的可能性分布差异来构建目标函数。该目标函数弱化了振幅的影响,在较大速度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凸函数特性和单峰属性。
其他文献
中国大陆的强震受控于活动地块的运动和变形。活动地块边界带上集中了中国大陆的主要构造变形和强震,块体内部分布少数较低震级的强震。活动地块的运动与变形导致了中国大陆强震分布广泛、西强东弱、动静交替和分块成带的特征。研究活动地块边界带上古地震和历史强震的活动特征与机制对揭示中国大陆内部强震的时空演化模式与机制、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西缘边界带位于南北地震带北段,是鄂尔多斯活动地
近年来,随着大地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地震领域的广泛应用,结合新兴InSAR技术进行断裂带同震-震后-震间不同阶段的运动变形特征,同震破裂模型,震后变形机制及震间长期应力加载的动力学过程等科学问题的研究成为世界科学家关注的焦点。被誉为“第三极”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地壳活动性最强烈的陆陆碰撞带,在青藏高原周边及内部形成一系列大型逆冲及走滑活动断裂带,孕育了一系列强震事件,特别是在青藏高原南缘印度板块
长期以来,地震热红外异常的研究,尤其是基于卫星遥感的地震热红外异常研究一直受到地震界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卫星热红外地震监测手段的研发以及相关系统的建设也为我国地震相关部门所高度重视。然而,由于受到时间、地域以及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地震热红外异常的现象在个例之间存在很大程度的差异性,数据关系中存在大量的随机因素,仅仅进行一些个例研究很难避免偏差。因此,必须对大规模的、连续的历史数据进行时间、空间综
优化营商环境成为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内容,通过分析我国营商环境的特点和短板进一步了解其现状。标准化是加强营商环境各主体、各要素有机融合、系统发展的有力工具,本文从需求分析、构建原则、框架研究与设计等方面思考优化营商环境标准体系,供相关单位参考。
学位
马克思、恩格斯从《德法年鉴》时期开始探索人类的解放,明确把新哲学作为人类解放的"头脑",把无产阶级作为人类解放的"心脏",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奠定了基础,《共产党宣言》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形成。《共产党宣言》确定了马克思主义是共产主义政党建设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共产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先进性政党;指明了共产主义政党"最近目
网络流行语是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是意识形态引领的主要载体。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传播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起着建构、消解两个方面的作用。网络流行语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建构主要体现在流行语的创新性建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先进性、网络流行语的对话性建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亲民性、网络流行语的大众性建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普及性、网络流行语的现实性建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合理性等四个维度。在互联网时代,要利用网络流行语
广西河池市大化县和田玉是我国近期出现的具有一定开采规模和市场影响力的品种,主要颜色有白、灰白、浅绿、暗绿、浅黄色和黑色等,以及市场特称的“花斑玉”品种。本文对该矿区所产和田玉样品进行了现场考察、样品采集、肉眼鉴别、宝石学性质、显微结构特征、光谱学特征、矿物组成以及化学成分的系统研究,应用了宝石学常规测试、傅里叶红外光谱、激光拉曼光谱、X射线粉晶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仪等现代技术
黄铁矿是砂岩型铀矿床中最常见的还原介质之一,对铀具有吸附与还原作用,可有效记录铀成矿的地球化学过程。因此,黄铁矿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详细分析对于阐明铀富集机理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对砂岩中黄铁矿复杂的发育特征缺少系统性调查研究,且不同地区地质背景的差异导致了黄铁矿多元化的成因机制。鄂尔多斯盆地北部赋存于直罗组中的古砂岩型铀矿床,黄铁矿分布广泛,与铀矿物紧密共生,为其多阶段形成过程与演化规律的研
随着我国油气勘探理论及技术的日益发展,描述油气藏地质环境、成藏因素、含油层位等特征的各类地质资料迅速积累,且体量不断增大,给资料管理和信息化服务带来挑战。油气领域的资料种类繁多,其中多数为是非结构化数据如调查报告、生产记录和研究文献等,多以文档形式管理,可供查询的文档特征不多且缺少知识描述与关联。仅通过关键词匹配和粗粒度主题相似查找,无法快速精准地从繁杂的资料中获取信息,很难满足海量地质文本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