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碳管的制备及场发射性质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caozhi7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壁纳米碳管(SWNTs)具有十分独特的结构特征,应用领域也十分广泛。然而,单壁纳米碳管的大规模制备和纳米碳管的定向排列却始终是瓶颈,大大限制了对单壁纳米碳管的应用研究;在纳米碳管的各种优异性能中,纳米碳管的场发射特性尤其引人注目,用于评价纳米碳管阵列场发射性能优劣的重要参数是电场增强因子。影响该参数的主要因素包括纳米碳管阵列密度、长径比、管尖端结构和尖端电子逸出功等。因此,在理论上弄清电场增强因子与上列因素的具体关系,有利于提高场发射性能;定向排列纳米碳管对实验中研究纳米碳管场发射性质、制备纳米碳管冷阴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自发研制组装的“阳极弧等离子体法制备纳米碳管的实验装置”,通过阳极弧等离子体蒸发内含催化剂(Fe、Co、Ni)的石墨棒合成了单壁纳米碳管及管束,对产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Raman光谱分析和热重分析等多方面表征,表明本实验产物是结构缺陷少、纯度高、碳管直径均匀、准直、质量好的单壁纳米碳管及管束。给出了阳极弧等离子体法制备高质量单壁纳米碳管的最佳条件为:氦气压为6.0×10~4pa,弧电流为70A,催化剂质量比为W(Fe)∶W(Co)∶W(Ni)=1∶1∶1,良好的冷却条件。并计算出单壁纳米碳管及管束的密度及单根纳米碳管的杨氏模量随半径的变化关系。通过纳米碳管阵列模型研究了纳米碳管周围的电势分布,得出纳米碳管阵列的电场增强因子与管长,管半径以及纳米碳管阵列面密度关系。提出在层流场中定向排列纳米碳管的技术,并计算了在层流场中、电场中、强磁场中重新定向排列的机理,用机械拉伸法将CNT均匀分散并定向排列在PMMA中得到各向异性且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优异的CNTs/PMMA复合材料。此实验结果证明机械拉伸法与层流场中定向排列纳米碳管的理论预测相符。
其他文献
现代通信和雷达技术的发展对微波器件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结合等离子体技术的新型微波器件,其性能可以获得巨大改善。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数值仿真计算表明,磁化等离
目前,在射频和微波电路设计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仍是微波传输线不连续性的分析,以及无源器件的精确设计,这一点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和讨论的领域。本文比较详细地论述
H.264视频编码标准是当前最先进的视频编码标准,它有码率低、压缩比高和适应网络传输等优点。视频编码芯片中的码率控制算法对编码视频序列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的应用环
本文简单介绍了光纤产品的结构和主要特性、光纤的生产流程、光纤生产重要制程抽丝制程的设备和生产过程、光纤涂覆的基本知识、光纤直径的形成过程及光纤二层涂覆直径的控制
随着我国民航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空中交通流量急剧增长,对培养高水平的空中交通管制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对空中交通管制学员的培训主要通过空管模拟训练机完成。陆空通话
经济的发展带动教育的进步,教学的改革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对于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也不例外。文章主要对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改革的相关对策,仅供参考
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依靠自主创新。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如何就地转化成生产力、服务经济建设一直是困扰我们合作发展的难题。通过介绍美国产学研合作的成功范例,学习
智能化系统指含有智能人或智能化实体在其中参与的系统。研究并开发了一套针对智能化系统进行多学科协同建模与仿真的平台,介绍了该平台的主要特征、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方案
随着超短脉冲激光技术的迅猛发展,实验室已经能够输出从远红外(FIR)到超紫外(XUV),甚至X射线波段的超短脉冲,脉冲宽度从几个飞秒到几百个阿秒,相应于几个光周期甚至一个光周期。
通过构建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对2003-2013年我国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