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中产阶层的路径研究——基于对代际流动的考察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plast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后,社会形态、经济体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阶层结构也随之转变.直到今天,虽然经济体制已基本确立,但是中国还需不断完善经济转型,披荆斩棘,扫除经济发展过程的体制障碍;从社会的发展水平来讲,与1978年相比,中国的社会结构的发展虽然也己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社会体制改革的进程缓慢,已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在社会资源匹配不平衡、户籍制度壁垒、社会阶层结构、等社会问题上,还需要不断深入改革进程.从社会阶层结构方面来看,社会分层结构两端的阶层群体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同时中产阶层规模较小,并未在社会结构中占据主体位置,而没有中产阶层做支撑的"空心"社会,会产生社会创新能力不足、人力资源浪费等社会性问题;"空心"社会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使得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衰落和经济疲弱.在低水平的消费和产能过剩时不成规模的中产阶层无法通过拉动消费带动经济增长,供给和需求之间难以平衡,经济增速下滑.在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要实现全民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快社会转型的步伐,使得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速度相匹配.而中产阶层的扩大和"橄榄形"社会的形成正是完成这一目标的重要标志.
  基于代际流动视角研究扩大中产阶层路径的原因:
  首先,源于两者的逻辑关系.社会流动包含了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代际流动主要从动态视角反应社会流动性的强弱,与代内流动性相比,代际流动性更能反应出社会结构的开放性;而中产阶层是社会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中产阶层对社会和经都有着重大影响,因此从代际流动视角研究社会阶层中的中产阶层问题是十分有必要的.
  其次,源于社会阶层固化的成因.个人的社会阶层主要受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先赋性因素,如家庭背景人际关系、权力要素等,二是后致性因素,如个人后期的努力.自经济转型后,先赋性因素在社会阶层流动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成为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的关键因素.同时"人格化交易"影响,"关系"在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扮演着重要角色,使得处于优势地位的社会阶层,代际间社会地位的继承占主导地位,后致性因素对子代经济收入、权利、社会声望的影响力减弱,而处于弱势的社会阶层难以向上流动.整个转型期间,代际的社会资本不平等对社会阶层流动的影响最为突出."富二代""官二代"的代际资源本身就优于中、底层群体的子代,加上官、商勾结,公共权利寻租等更是编织了一张密实的关系网,更是加剧了这种代际不平等.社会底层群众没有了家庭背景、人际关系及权力资本等先赋性因素的帮助,仅依靠个人才能以及努力流入中产阶层及以上社会阶层.所以弄清楚代际流动对扩大中产阶层有何影响是十分有必要的.
  所以,本文是从从代际流动视角研究中产阶层存在的问题,并应用制度经济学解释扩大中产阶层的路径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供制度性建议,理论结合实证更容易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源所在.
  本文研究主要分为八个部分:
  绪论主要包括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相关文献综述等,其中梳理国内外研究动态时,在对中产阶层的概念进行界定后,梳理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与代际流动的关系;同时本章还包括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主要研究的工具与方法、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等内容.
  第一章扩大中产阶层的原因,本章论述了中产阶层的社会政治功能、经济功能,以及中产阶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制度、制度变迁与社会阶层,本章是扩大中产阶层的理论分析基础是贯穿全文的基调,主要包含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以及社会分层理论与社会流动理论
  第三章中产阶层的路径分析,主要从代际收入、代际职业两个角度,测算其对子代社会阶层的影响,由此提出扩大中产阶层的两种路径,代际职业流动,代际收入流动性.使用AMOS软件测算了社会阶层的传递路径,实证结果发现:(1)就后致性影响因素而言,子代受教育程度、子代收入、以及子代工作单位类型都对其社会阶层有正向作用,子代的生活压力感知虽然不直接影响社会阶层,但是可以通过影响其收入而对其社会阶层产生影响.(2)就先赋性影响因素而言,父辈是否是中产阶层将直接影响子代在社会阶层中所处的位置,以及连同父辈的收入、父辈的受教育程度等变量通过影响子代的特征变量而间接影响子代的社会阶层.
  第四章路径一:中产阶层的代际职业流动性分析,本章主要使用STATA软件测算了中产阶层子女的代际流动指数和代际继承指数,利用mlogit模型测算并对比分析了各个因素对中产阶层和整体社会阶层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用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中产阶层代际职业固化的原因.实证结果发现:(1)中产阶层子女的代际职业继承指数大于代际职业流动指数,劳动力市场存在"子承父业"现象.中产阶层职业的代际流入指数和代际流出指数的数值均小于1或者约等于1,反映出中产阶层对其他社会阶层成员的开放程度较低,各职业阶层间存在垂直流动的障碍.(2)子辈的职业深受父辈职业的影响,与整体社会相比,中产阶层的子女面临着向下流动风险更高,向上流动机会更小的困境.(3)存在二元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且农村的劳动力市场开放程度更低,与城镇相比,农村子女也面临着难以向上流动,更易向下流动的窘境.(4)就整个社会阶层而言,仍然存在单位壁垒.受有限准入秩序制度以及"人格化交易"劳动市场环境的影响,"圈外"的人难以进入"圈内","圈内"的人通过代际职业继承的方式,将其现拥有的经济收入、权利、社会声望等地位传递给子女.(5)我国居民的受教育程度目前还不到"知识失业,体脑倒挂"的时期,教育程度越高,对代际向下流动抑制作用和代际向上流动的促进作用的贡献越大,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不仅可以扩大中产阶层规模,而且对整个社会阶层都有利.(6)劳动力市场存在地位准入差异以及地位结构差异的性别差异,女性面临更高向下流动的风险.
  第五章路径二:中产阶层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分析,本章在分析父辈收入对子代收入的影响基础上,又考虑了代际职业传承(即父子同职)对中产阶层和社会整体阶层的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农村子女代际收入弹性高于城镇,农村的代际收入流动性较低,其子女更容易受父代收入的影响.对比整体社会阶层和中产阶层发现,中产阶层子女的收入比整体社会阶层更容易受父辈收入的影响;(2)中产阶层通过父子同职,以职业为载体更是提高了收入在两代之间的传递.也就是说,代际职业继承指数的飙升,降低了代际收入流动,进一步造成了代际间收入差距的传递.代际职业流动性较低时,不仅使得职业阶层趋向固化,还使得子代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第六章国际视角,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转型国家在协调城乡发展、促进中产阶层的形成与成熟发展等方面经验与教训,得出对中国中产阶层发展的重要借鉴启示.
  第七章结论与建议.在主要结论方面,本章系统总结了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实证研究的结论,而政策建议是在总结第六章其他国家对中国中产阶层发展启示的基础上,又加入了新制度经济学中"人格化交易"与"有限准入秩序"方面的思考,并基于代际流动的视角提出了以下建议:加大对公共权力的监督、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取消户籍制度,逐渐实现向"开放准入秩序"转轨;建立公平的法律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实现"人格化"提供良好的环境;引导教育发挥对社会流动的推动作用;打通各阶层就业通道.
其他文献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三农”问题。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还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以及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农村集体经济是建立在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的,集体经济的发展不仅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还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集体经济组织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载体,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良好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当生产力水平发展到能使人们生产除了自己生产、生活所需物品之外的其他物品时,分工和交换出现,用于交换的物品被称为商品。商品具有二重性,即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生产者须将使用价值让渡出去以实现价值,即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这一过程被马克思形象的称为商品的“惊险跳跃”,之所以“惊险”是因为商品的内部矛盾导致该“跳跃”并不容易实现。  为解决该矛盾,商品价值形式首先经历
承载着高端技术与先进管理经验的FDI对于东道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已在学术界达成了普遍共识。中国自改革开放后更是凭借“以市场换技术”,大力引进外资的方式搭上了经济发展的顺风车。与此同时,一个更为基本的事实是,在这一时期,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状况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那么二者是否存在某种关联,具体地,交通基础设施质量的提升会对FDI在我国城市间的区位选择产生何种影响?  我国政府历来都高度重视交通基础设施
改革开放30年来,出口贸易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为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但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许多国家为保护本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纷纷对我国设置贸易壁垒,我国依靠低成本发展外贸的模式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迫在眉睫。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率先实行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的发展战略,我国中西部地区也把握此次机会,积极承接东部地区
学位
1982年党的十二大将“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历经三十四年的时间,“计划生育”政策按照党的指示层层推进,有效的缓解了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1970年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为36‰,而到2013年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下降至12.08‰,这一数据证实了“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效果,人口的减少使得人民生活显著提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政策带来的许多不良影响也显现出来,比如:人口老龄化、男女比例失调、独生子女养
学位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以来,金融监管的重点便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宏观审慎监管成为了金融监管的主流方向。基于这种对系统性风险管理的需求,我们引入了相关的系统性风险溢出的测度指标来衡量A股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实施宏观审慎的金融监管的先决条件在于对系统性风险的有效识别和测度。基于此,文章选取了2005年1月-2017年 12 月之间的中证行业指数以及沪深 300 指数的收益率数据
学位
晋升激励被学界认为是解释中国地方政府行为的关键,相关的文献大多将中国不同的地方政府看作一个拟人化的整体,因此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就可以简化为在上级委托人给定激励机制下不同的行为主体之间的竞争。这种简化的假设虽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但是由于缺乏对于政府内部结构的分析,难以回答非正式制度在政府行为中的作用。本文则将目光聚焦在中国独特的党委书记-行政首脑二元结构上,探讨地方领导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如何塑造
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是城市根据其自身发展状况、发展需求进行的物质环境基础建设与完善过程,也是城市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物质载体与基本条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均实现大幅提升,城镇化发展将从以速度为主转向速度、质量并重的发展阶段,并逐渐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变迁。党中央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并将基础设施发展作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以及
资源错配是现阶段制约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寻找中国制造业发展新动力的切入点.Hsieh&Klenow(2009)的资源错配理论认为市场上存在资源错配时,一些企业以更低的价格占据更多的生产要素,另一些企业的生产要素相应减少,占据更多生产要素的企业要素投入增多产出上升,要素减少的企业产出下降,在凸性生产技术假设下要素投入增多导致产出的上升,不能完全弥补要素投入减少导致的产出下降
学位
经济增长始终是经济学领域最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一方面,国际贸易可以促进一国的就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国际贸易可以带来先进技术、设备及产品,促进一国的技术进步。而随着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不断深入研究,经济学家开始认识到把技术进步看做是中性的假设与现实经济情况并不相符,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并不是盲目进行的,而是有目的性的,从而导致了技术进步存在偏向性特征。那么中国是否也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