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基础设施质量与FDI区位选择——基于中国铁路提速的实证分析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QWSX1234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承载着高端技术与先进管理经验的FDI对于东道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已在学术界达成了普遍共识。中国自改革开放后更是凭借“以市场换技术”,大力引进外资的方式搭上了经济发展的顺风车。与此同时,一个更为基本的事实是,在这一时期,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状况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那么二者是否存在某种关联,具体地,交通基础设施质量的提升会对FDI在我国城市间的区位选择产生何种影响?
  我国政府历来都高度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全国范围内交通运输网络密度与质量,不断增强中西部与东部城市的可达性,陆续缩短各地主要城市间的行程,一直是我国政府推行的重大举措,以期改变当前中西部相对匮乏且良莠不齐的基础设施现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考虑到当前我国不同地区间 FDI及其所带来的技术溢出与示范效应存在着的巨大差异,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与产业合理布局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提升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来影响 FDI区位选择,就成为中央及地方政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策略选择;而通过铁路提速来考察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也自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命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本文结合中国铁路大提速的背景,考察铁路提速带来的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提升对沿线城市 FDI的影响效应。以铁路提速为切入点,有利于对现有影响FDI区位选择的文献进行补充,同时为地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吸引FDI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直接性的经验支持。
  本文重点关注京广线和京沪线途径省份的地级市,利用城市层面的微观数据系统研究铁路提速对沿线城市 FDI的影响效应。具体而言,构造提速站点城市和非提速站点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倍差法考察提速对站点城市的FDI影响效应,将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提升对 FDI影响效应从城市固定效应中识别出来。
  本文的研究表明,铁路提速对沿途站点城市的FDI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控制了物质与人力资本、产业结构等变量以及站点城市的内生性问题之后,这一结论仍然显著。此外,本文发现:(1)相对基础设施质量而言,由铁路里程所代表的基础设施数量对 FDI流入量的影响效应并不显著,暗示交通基础设施在数量上的扩张并不能够提高一个城市对 FDI的吸引力。(2)交通设施质量的提升对 FDI向沿线城市流入的促进效应,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经过时间沉淀的一种长期性影响效应。(3)铁路提速后,超级中心城市对其他城市的FDI并未产生“虹吸效应”,而港口城市对周边地域的FDI流入发挥了较强的辐射作用。
  本文尝试从以下几点对现有文献进行突破:一是视角上,以铁路提速为切入点,系统地考察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提升对途经城市 FDI流入的影响。与本文研究比较相近的是 Sone 等(2013),后者较早地关注了由日本铁路提速所带来的基础设施质量改善的影响效应。但他们侧重于探讨基础设施质量对铁路运营商财务状况的影响效应。本文则在该文献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基础设施质量提升对 FDI区位选择的影响效应。二是方法上,使用倍差法将由铁路提速所代表的基础设施质量提升影响效应从城市固定效应中识别出来,这就避免了传统计量模型估计所产生的基础设施效应与城市固定效应相混淆的问题。三是数据选取上,有别于以往文献使用的省级或国家层面的数据,本文利用微观层面的城市数据,能够相对有效避免宏观数据加总偏误,从而增加主要结论的可靠性。四是铁路的内生性问题处理上,本文采用新颖的工具变量,有效地控制了铁路提速的内生性问题,使得本文的结论更具稳健性。
  本文尽管考察了两条具有代表性的铁路干线提速对站点城市 FDI的影响效应,但由于数据的限制,本文并未进一步扩大样本选择范围。此外,这一促进效应的作用渠道和微观机理也是值得后续关注的研究命题。
其他文献
随着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社会用电量持续上升等问题的不断凸显,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产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支持该产业的发展,过去的十年间,中国政府推出了大量的扶持政策。从最终效果来看,这些政策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在电力产业中,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机组数量,发电量绝对额以及占比不断上升,对于化石能源的依赖逐步减轻。然而,以上这些成就的取得最终离不开行业技术进步的作用,持续不断的绿色技术进步才是产业发展的
重庆扼长江、嘉陵江汇合口,处四川盆地东南部,物产丰富,人口稠密,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就是川东地区政治和商业重镇。清末,中国受西方国家影响,在通商口岸出现很多新式工业,作为西南重要贸易口岸的重庆,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电业。“1906年,重庆绅商刘沛膏、赵资生、尹德钧等人,为当时重庆巨商——云南天顺祥票号李耀庭七旬庆寿,在上海购置 100 千瓦蒸汽直流发电机,装在重庆太平门仁和塆普安堂巷集义公会地界,初供
学位
“国计民生”是每个国家都面临的重要问题,现代社会一般采用人均GDP来衡量各个国家人们的生活水平,因为人均 GDP 便于统计和计算。 如若追溯到我国古代社会,则由于缺乏规范和系统的调查统计资料,无法得到长期、完整的人均GDP数据,因此很难准确地估算当时社会人们的生活程度。为了反映古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学者们选取了诸如粮价等更加细化的指标代替人均GDP来说明这个问题。  生活水平的衡量目前还没有一个
学位
农业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农业现代化作为从生存农业向商品农业的转变,需要有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撑。为此,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1。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要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培育各类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开展农超对接、农社
中国经济自进入“新常态”以来,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迫在眉睫。为应对经济增速放缓,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来提高供给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
学位
中国是人口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托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成为“世界工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改变、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其他因素,我国的生育率持续下降。同时,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人均寿命延长。2000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2015年我国的人口抚养比达到最低点,转而上升,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枯竭。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中的一个方面,就是人口新常态,主要是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转变,表现在劳动力市场上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区域协调发展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关键抓手之一。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建立更为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总书记的论述指出了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协调不够“有效”甚至在某些方面“无效”的现实。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梳理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历程,分析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及随后欧元区主权债券危机引发了人们对于经济金融化影响的广泛关注。其中,经济金融化是否影响收入分配格局是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的研究回归至居民个人收入的决定因素,结合美国经济的经验表现,系统考察经济金融化作用于个人收入的理论机制,最后给出对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与居民收入分配改革的建议。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金融市场快速发展,行业影响力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三农”问题。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还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以及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农村集体经济是建立在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的,集体经济的发展不仅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还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集体经济组织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载体,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良好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当生产力水平发展到能使人们生产除了自己生产、生活所需物品之外的其他物品时,分工和交换出现,用于交换的物品被称为商品。商品具有二重性,即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生产者须将使用价值让渡出去以实现价值,即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这一过程被马克思形象的称为商品的“惊险跳跃”,之所以“惊险”是因为商品的内部矛盾导致该“跳跃”并不容易实现。  为解决该矛盾,商品价值形式首先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