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适老视域下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能力提升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 ——以兰州市X社区“文化反哺”教育小组为例

来源 :甘肃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aoyu2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纵深发展,给科技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智能化服务逐渐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然而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老年群体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国家和企业都纷纷关注“数字适老”领域,高度重视智能化服务对老年群体造成的影响,相继出台数字适老政策与研发数字适老功能,尤其在新冠疫情发生后,数字化服务更是频繁使用。但因老年人存在获取信息渠道少、生活环境单一、新媒介使用能力不高等问题,导致对数字适老应用并不了解,使用并不熟练,老年人逐渐被边缘化。因此,在数字适老视域下、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提升老年人智能手机的使用能力具有积极地研究意义。首先,作者采用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X社区老年人从年龄、身体状况、居住方式、智能手机使用时长、智能手机使用障碍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问卷与访谈信息综合分析出X社区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需求,并对教育性小组工作介入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其次,作者立足于社会学习理论、优势视角理论与增权赋能理论,通过开展以“文化反哺”为主题的六节小组活动来提升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能力。最后,采用前测和后测、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小组活动介入X社区老年人智能手机能力提升问题的成效进行了评估。并对社会工作介入X社区提高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能力进行总结与反思,发现社会工作者经验不足、难以保证小组工作效果的持续性、小组工作服务范围小、服务内容有限等问题;讨论了数字适老发展现状中存在操作不放心、宣传不到位、功能不简介的问题;老年人需要培养兴趣、提高警惕更好地适应数字化社会;探索了建立老年人终身数字学习平台、制定数字适老标准化应用模板、建立数字适老长效机制的数字适老化改革路径。本文在参考社会工作领域关于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数字适老、新媒介使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组织开展老年人智能手机能力提升的小组实践。不仅丰富了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智能手机能力提升的研究,为以后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智能手机能力提升的研究提供实务经验,也讨论了数字适老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老年人如何更好地适应数字化社会并为数字适老化改革探索新的方向。
其他文献
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大浪潮中,养老问题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我国现存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种基础养老模式。但随着养老压力不断扩大,居家养老成为主流养老模式。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为居家养老赋予新的技术力量,智慧居家养老成为各地养老实践的新态势,为我国缓解养老压力和积极应对老龄化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但是作为新兴的养老模式,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社会工作在
学位
随着乡村振兴政策的不断推进,以及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残疾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逐步引起了社会层面的重视。但是,由于农村的基础设较差、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年轻照料者外出打工等,导致农村残疾老年群体社会支持网络的残缺,以数字形式反馈扶贫成效也将农村残疾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掩盖在数字之下。学界对于此复合型群体的研究较少,多围绕单独领域展开。基于此,笔者决定介入农村残疾老年群体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当中,
学位
目的 分析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3月-2020年11月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急诊科收治的230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抢救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 230例呼吸心脏骤停患者急诊肺复苏抢救成功率为19.57%;单因素分析显示
期刊
养老问题的处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要想切实缓解我国日渐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必须不断完善和发展养老服务,寻找切实可行的养老服务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了缓解我国养老压力的现实选择。目前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比较缓慢,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以单一主体居委会为主,居委会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重视程度不高,社区内的居民、社会组织、志愿者以及企业资源没有充分链接,社区整体参与意识淡薄。本研究以实践研究为基
学位
黄河是全国流域治理的重点区域,其生态保护补偿类型复杂、涉及省内省际双重补偿、补偿需要随时空调整、补偿省份发展的不均衡等特征已成为流域生态保护补偿中亟须克服的深刻障碍。首先,通过对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概念的梳理,选择“法益调整补偿说”并确定生态补偿为单向补偿,仅包含正外部性补偿的受益者对生态环境的建设者和保护者进行的保护补偿。其次,通过对全国、地方和流域专项立法与政策演进的梳理,分析我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学位
能源是人类文明得以存续、发展的动力,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能源安全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在能源领域也无法孤立地发展,促进能源合作、保障能源安全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能源宪章条约》(Energy Charter Treaty,以下简称ECT)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由欧洲国家发起并开放签署,是目前能源领域唯一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多边国际条约,对保障能源安全、维护投资者利
学位
人类社会的发展伴随着灾害,尤其当灾害的严重程度超出受灾国家的救助能力范围,这就需要国际社会的救助。但是到目前为止,规制国际灾害救助的国际法规则分散在各种条约、决议和其他无法律约束力的文件中。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造成了严重灾害,使国际社会更加重视国际灾害救助。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对现有的与国际灾害救助有关的国际法律的梳理以及对国际灾害救助概念的界定。主要是
学位
文章从案例入手,结合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检索到的裁判文书,对网约车运营安全问题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引出对网约车平台公司信息披露义务问题的关注。该信息披露义务不是传统意义下对其公司经营状况等的披露,而主要为网约车平台公司因提供网约车服务而对相应信息披露权利人产生的信息披露义务。然后,从信息披露义务的基础理论出发,阐述其概念,从经济学角度和法学角度对信息披露义务的依据进行论述,讨论网约车平台公司的定义以及网
学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时代农村生活的智慧积累和乡土文化的精华,更是乡村振兴的文化驱动力。面向少年儿童开展非遗文化教育有利于保护我国文化多样性、实现非遗传承可持续性、提升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H镇是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乡镇,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从物质生活和意识形态急剧变化的乡村社会中获取存续的给养,失去了自身的活力,正在
学位
品牌形象论是大卫·奥格威(David Ogilvy)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品牌创意观念。品牌专家Aaker指出,品牌形象是品牌联想的组合。随着新消费需求的涌现和数字时代的到来,品牌虚拟形象逐渐成为引起消费者品牌联想的新的线索。由于其既独立于品牌又代表品牌,因此能更好地拉近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从而提升购买意愿。因而,品牌虚拟形象逐渐引起企业的重视,成为企业争相采用的品牌传播工具。我国的虚拟形象设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