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信仰的“价值先导”问题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6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产主义信仰是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重要主题。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培育,要坚持“价值先导”的原则。确立起共产主义信仰的“价值先导”,能够帮助人们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把握世界发展的趋势,摸清社会发展的规律,还能够根据思想观念自身的变化特征,沿着正确的方向自主地进行引导。这一共产主义信仰的“价值先导”活动具有前瞻性和先导性,作为一种精神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着指导现实的超越性,作为一种前瞻性的认识,对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加以引导。在马克思的哲学中,理论的最终落脚点是共产主义。按照知性的思维方式进行考察,共产主义作为“未知对象”,借助于社会历史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它才得以显现。但是用辩证的反思思维方式进行考察,共产主义在逻辑上有着优先存在的地位。在逻辑先在的维度下,共产主义作为普遍公设先行存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剩余价值规律学说都是对这一预设的展开,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在现实中生成。共产主义的客观必然性,就来自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学说的论证。在知性的因果律中,历史唯物主义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作为共产主义实现的已知条件。但在目的论的反思维度下,这些规律则是共产主义理论上的呈现,因而在逻辑先在的意义上,共产主义作为预设,先行于这些规律,成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据。马克思在现实中找到了一条人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的道路,使得共产主义信仰超越以往的哲学,有着全新的模式。马克思哲学不仅限于对现存的世界加以解释,并且还能够在前瞻性的意义上,对未来世界的发展作出自己的预设。在这一理想性的悬设之下,开展实践活动,使之成为现实的存在。在共产主义信仰的引导下,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追求着理想。共产主义信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有着“逻辑先在性”。通过时间先在性和逻辑先在性含义的理论界定,确证共产主义信仰逻辑先在的价值先导地位。在马克思理论中共产主义作为目的,在人性论中体现出人既是理论出发点又是理论归宿。在世界观中,人类对于世界的改造是建立在如何能够按照自身意愿进行改造。在历史观中,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的最高体现,现实是以共产主义为目的的展开。共产主义信仰在“将来时”的视野中,是社会发展的已知条件,它作为一种“将来”具有“当下性”,共产主义信仰在目的论中作为最高理想,成为一种将来时承诺,在现实的展开中有其必然性。共产主义这一人类自由解放的最高价值悬设作为目标,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朝着这一方向的展开和呈现。因此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作为社会形态更替的最高形态,最终实现为自由人联合体,实现“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展。共产主义信仰先行为资本主义批判提供“价值澄清”。马克思揭示了资产阶级“天赋人权”的抽象价值观,资产阶级法权概念有其价值虚假性,只在抽象的意义上是真理。对资产阶级所提出的“普世价值”进行了批判,资产阶级将自身的利益作为永恒的真理,充当普世价值,掩盖了“剥削的秘密”。共产主义在逻辑上先行确立,使得资本主义制度有了被衡量的价值尺度。共产主义信仰先行对批判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价值澄清”,确立价值标准,提供价值审视。共产主义信仰先行为“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提供“价值先导”。“改变世界”和“解释世界”之间的价值关联,表现为二者在共产主义信仰的统领下有着辩证统一的价值关系。“改变世界”的同时也需要“解释世界”为支撑,“解释世界”的理论也同时就是“改变世界”的实践。共产主义信仰先行为“解释世界”提供价值方向,为“改变世界”提供价值引领。基于“价值先导”进行共产主义信仰教育,从共产主义信仰教育的内在需求看,人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追求着精神价值,因而能够确立起属于自身的信仰。共产主义信仰作为人生活的一种美好向往,以理想化的存在形式,引领着人们对共产主义的追求,为社会的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在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发挥共产主义信仰先行在人的生存和社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从而实现真正的共同体。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我国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更加系统完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更加科学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制度更加运行有效,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新时代十年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经验表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
<正>改革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新时代对我们党和国家提出新的历史考验。为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是我们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担当。如今,纵使我们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期刊
中国大运河贯通南北,逶迤曲折数千里,它是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也具有强烈的文化景观色彩,被誉为一首流淌的文化史诗。在新时代文旅融合的理念引领之下,建设于国家文化公园内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自开放以来,既突出自身的博物馆特色,也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串联成文旅线路的精彩节点,取得了较为令人瞩目的成绩。相关经验表明,在创建国家文化公园时,利用好博物馆在新历史背景下被赋予的新价值与新功能,以文化传承、创新思维
此翻译实践报告是关于描述性语法书籍《剑桥学生英语语法》的英汉翻译实践,并选取其中的十二、十三章作为实践原文,这两章主要介绍了有关于等级和非限定分句的语法知识点。这本书的作者为罗德尼·赫德尔斯顿和杰弗里·K·普尔曼,共同都致力于英语语言研究。本翻译实践报告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关于翻译实践原文本的背景资料:研究的意义,背景,作者简介和论文结构分布。第二部分主要阐述翻译过程。第三章主要针
目的:探究父母低头行为与青少年焦虑、抑郁、手机依赖的相互预测关系。方法:采用父母低头行为量表(Parents Phubbing Scale)、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7-Item Scale, GAD-7)、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简版智能手机成瘾量表(Smartphon
<正>患者女性,63岁,因发现右前臂、颈背部病灶,逐渐增大伴局部溃疡、渗液半年余。2020年7月20日患者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治疗,自诉半年前无意中发现右前臂、颈背部有“米粒”大小的结节性淡红色病灶,曾多次于我院皮肤科行“封闭注射”治疗,但病灶日渐隆起增大,范围明显增宽,并伴局部溃烂、渗液,自感疼痛、瘙痒,影响日常睡眠及生活。实验室检查无明显改变,缺乏特异性特征。
<正>一、前言悦纳自我,是我们对现实自我欣然接受的一种处事方式和行为态度,不但意味着我们能够认识到自己性格、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价值,也需要我们能够正视和悦纳自身所存在的不完美之处。许多研究者就这一课题进行了相关的探索研究,本文特从绘本角度剖析这一主题的绘本对儿童形成“悦纳自我”健康心理的价值。
期刊
在翻译过程中,为了向译文读者再现原文信息,需要理解人物所处的语境,选择合适的词汇再现情景。借用关联理论,以钱钟书《围城》的中文版和珍妮·凯利和茅国权的英译本为分析文本,选取一些场景,探究基于关联理论视角下,语境对情感词翻译的影响,旨在帮助译者获得最大关联,使读者置身小说的情景之中,从而促进中国文学在西方世界的传播。
中国电影表现出对于青年银幕形象巨大潜力的肯定。新中国电影工作者不仅形塑青年的外部形象,还让这一角色深度参与电影叙事,使其承担着不可或缺的政治功能和社会主题。在时代风貌的积极呈现中表述先进青年的成长历程,成为新中国电影史中形塑青年银幕形象的文化传统。“十七年时期”的青年银幕形象迫切需要党组织给予方向性指导,使其快速成长并融入革命主体;新时期许多影片通过展现青年形象的特殊情感体验,暗示真情实感对于支撑